改变与成长

2022-10-13  本文已影响0人  孔繁竹

(1)在郝晓东老师的新著《教师成长力》中,有这样一段话: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

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据说是刻于威斯敏斯特教堂地下室英国圣公会主教的墓碑上的话,作者不详,但韵味悠长。

他首先写出了年少轻狂。看看我们有多少诗句,道出了少年的轻狂?有“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篙人”的轻慢;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大气;更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放。

接着道出了碰壁后的改变。把目光缩短,其实还是没有认清自己的表现;随着时光的流逝,少年变成了老年,大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慨叹。

最可叹的是行将就木时,发现自己打开世界的方式全错了。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年轻时对自己认识不清,觉得自己力大无穷,轻慢的时光中,才渐彻渐悟自己的渺小。如《西游记》中的斗战胜佛孙悟空,起始时的无所不能,到后来遇到很多困难,在战胜困难中成长,也认识到自己不足。

人的成长是一个从不知到知的历程,也是一个由“傲慢”看世界到“平凡”待世界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在改变中成长,在成长中改变的过程。

(2)特别欣赏:

郝晓东老师曾说过:“读书是‘吃饭’,不是‘吃药’”。吃药,是医治当务之急的病症,关键是“速效”;吃饭,是满足一个人生长所需要营养,不可能立竿见影,而是长期滋养;吃药,少一次便会影响治疗;吃饭,少一顿也不见得会对身体造成什么损害;吃药,是短期行为,病好了便不吃了;吃饭,则是持续不断的伴随终身的必须……如果把读书视为“吃药”,必然追求短期功利,流于形式主义;如果把读书当作“吃饭”,那阅读自然变成了一生的习惯。

反思:我也在读书,问问自己,我的读书是“吃药”还是“吃饭”?还真的分不清。因为我有时感觉读书像吃药一样难以下咽,有时感觉读书像夏天喝清泉一样甘甜。所以我的读书只能说有时是“吃药”,有时是“吃饭”。

“吃饭”和“吃药”,不仅是两种不同的感觉,也是两种不同的境界。我们日常所遇事情也是一样,有的会给我们带来舒适感,有的却会给我们带来不舒服的感觉。原因是什么呢?美国管理学家Noel Tichy 提出了 舒适区三圈理论:即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

最里面一圈,舒适区: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没有学习难度的知识或者习以为常的事务,自己可以处于舒适心理状态。且追求舒适是人的本性。但长期处于这个区域的人,日子会因安逸而颓废,不思进取。

学习区在舒适区的外层,紧贴着舒适区。身处学习区的人,精神上兴奋,心理上适度焦虑,大脑开放,因学习成长而对未来充满期待。所以对于学习区来说,学习有一定挑战,因而会感到不适,但是不至于太难受,反而会感到身心愉悦。

最外面一圈,“恐慌区”,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太多的事务或知识,心理感觉会严重不适,思维、情绪和行为都会比较混乱,压力已超心理承受范围,可能导致崩溃以致放弃学习。

如果我们一步从舒适区跳到恐慌区,那很可能带来的就是因为巨大的压力和焦虑而放弃。所以应该从舒适区先跳到学习区,过一段时间再挑战自己,实现跨越。这样会使心理进入“最佳焦虑区”。如何才能进入最佳焦虑的心理状态呢?需要给自己一个压力略高于普通水平的目标,就是洛克定律的“跳一跳,够得着”,这个目标既要有未来指向,又要富有挑战性,而它正好在舒适区之外。

实际工作生活中,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交叉运行,它们之间没有严格界限,但它跟个人追求和环境有关。

总之,判断自己身处哪一个区域,心理状态是不是处在“最佳焦虑区”,才能促成自己的改变和成长。我的“吃饭吃药感”或许就在“最佳焦虑区吧”,因为我每天忙忙碌碌,要克服很多困难,可是没觉得自己会做不到,也享受了生活给与自己的馈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