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想法哲思

我读张爱玲

2019-05-07  本文已影响4人  _月食

之前不了解所以没感觉,但我现在发现了,我好喜欢张爱玲。

她十八岁的时候发表的《天才梦》,那句家喻户晓的“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就出自这里面。尽管时代不同,但难以想象才刚成年的她,就对人生有如此深刻独到的见解。

对我来说更大的发现是看到了完整的原句:

“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这种咬啮性的小烦恼,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可能大部分普通人都理解不了天才的世界是怎样的,但在张爱玲的世界里,她只是一个古怪的女孩。除却她非凡的学习天赋和对文学艺术的敏感之外,她甚至不会削苹果、补袜子,怕见客,在现实的社会里就相当于一个废物。

她不认为自己的才能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东西,天才也是人,要和普通人一样正常地吃饭睡觉的,而才能只不过是与生俱来的附加品,仿佛四肢一样可以操纵自如。但伴随着这种对文字、对世界、对周围的一切的敏感,才是她真正所关注的,这让她看到了一个和其他人不一样的世界。天才之所以孤独,因为特异,因为特立独行。她的一生或许不像手握兵权的军阀们那样的轰轰烈烈,可以声势浩荡地将无数人卷入历史的车轮里,但对一个人来说,足够传奇。

她曾因为继母的挑拨离间被父亲暴打、禁足,她下定决心后偷偷逃去了母亲那里,与母亲和姑姑在租来的公寓里共同过着清贫的生活。她选择不回去享受优渥的生活,是不甘做笼里的金丝雀,人要有尊严地活着。

因为她的到来,母亲的生活质量下降了,于是整天对着她抱怨、发牢骚。后来她因为成绩优异,老师给她申请来了800元的奖学金,她拿去给母亲看,结果那笔钱第二天就被她母亲打牌花光了。在张爱玲最需要钱继续读书的时候,母亲也没有对她伸出援手,反而催促她赶紧嫁人,这样就有了生活保障。

但是她没有选择依附别人生存,她写文章、卖文章。“出名要趁早”,我曾以为这是一句赤裸裸宣扬沽名钓誉的话,是由一个醉心利益的人说出来的。后来我才知道有潜台词,因为名声和钱都是重要的,起码对那时的她很重要,她对钱有迫切的需求,因为只有经济独立了,人格才能独立。

对于母亲,她们之间最后只剩下了金钱关系,不再有一点点亲情,甚至母亲病危要她回去,张爱玲也不肯再见她一面。

她也曾轰轰烈烈爱过一个人,恨不得将所有都交给他,那就是胡兰成。他负她,甚至还让她给自己的情人画像,但她画着画着就停下了笔,再也画不下去了。回去之后,她给他寄了一封诀别信,随信附上了一大笔生活费,就此,一刀两断。此后胡兰成写信数年,她终是未理。

新中国成立后她便去了美国。因为在一次学术交流会上,她发现那里不论男男女女都着灰蓝中山装,只有自己穿了一身旗袍,外面还罩了一件网眼白绒线衫。于是她此后一直在异国他乡,没有回来过,因为她怕继续呆在家乡,会失去她自己。

她的晚年过得很清冷,比她大许多的丈夫早亡,她息交绝游,不让任何媒体打扰她的生活,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做研究。直到她死后一周才被邻居发现,她把自己收拾地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躺在床上。

她的一生,从来都是为自己而活,不去迎合世俗的眼光,也不让别人支配自己,活得清醒、干脆、利落。

她的文章,也是她人生的写照。她很早的时候就承认自己对色彩浓厚、音韵铿锵的字眼有着不一般的喜爱,也常犯辞藻堆砌的毛病。但我个人来讲,并不是那么讨厌这一点,这大概就是她的风格,是像一枚钉子一样牢牢钉在她的文章里的,如同血液之于人体一样不可替换。我们老师曾谈到作家间文字风格的不同:“张爱玲的文字就像女人旗袍上绣的花边,一层层的,繁复而精美;而汪曾祺的文字平实无华,却像一身长袍马褂,一看就是文人的文字。”当然,这是强调汪曾祺的。但这个比喻很好懂,后来我看了张爱玲的文章,体会更甚。

张爱玲的文章,被认为描绘的是“女性的世界”。她始终以女人为描写对象,揭示她们的生活状态、情感世界与丰富的内心。始终围绕一个问题,就是爱情与人格独立的矛盾。相比于脍炙人口的《倾城之恋》,她的《第一炉香》给我的印象更深刻,这还是她的处女作。我从中看到了一个女人(我记得还是未成年……)的堕落经过,而且是自甘堕落,最后女主人公为了爱的人去做交际花养家,就是这样卑微的爱,让人难以理解却又为之动容。

作者描写某一件事,某一种生活,不代表就认同它,相反,其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态度和价值导向。我觉得,一切故事的创作都是建立在“爱”上面的。不论是正面角色还是反面角色,正因为理解和接受,才能做到原原本本地、完整地将他们描写出来。我想,对于自己作品中的这些女性们,哪怕她们爱得再卑微,再落魄,张爱玲或许也是怀抱着惋惜和同情的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