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升级了又能怎样?
写在前面的话
加入007以来所写的文章,基本都是用来教育(鞭策)自己的。发表出来也不是为了说教,而是想和自己感同身受的人共同成长进步。
你的姿势对了吗?
儿子参加了一个右脑开发培训,最近有一项新增培训内容叫“标准图像”,要求每天把描绘“标准图像”的文字内容读10遍,读的同时务必要想象自己的画面。
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儿子总是把“读”10遍当成作业似的来完成,并没有真正领会做这件事的目的。我提醒他,不是要你读10遍就完成任务了,而是要把读的内容所描绘的画面植入自己的大脑,以此来校正自己的不足。
这时会感觉得到,儿子能够听进去,读的过程中会想那些画面。但是,又发现一个问题。他是撇着腿,头歪着在“读”,姿势不对啊!
往往到这个时候我会控制不住情绪,不是好声音地说他几句。
事后我不断反思,考虑如何才能让儿子尽快“学到”!
想起《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里的一段话:
道理这东西,说再多也没有用,貌似理解了却实际上左耳进右耳出是最普遍的现象。践行,才是改变的根本——把道理想明白,按照那道理去做,看似简单,做到的人却少之又少,可做到的人,就必然已经升级更新,甚至脱胎换骨了。
从“想学”到“学到”需要几个阶段?
我一直在思考学习这个过程,总结如下四项:
1、执行“读”这个动作
2、“想”所读内容的画面
3、“行”画面中的行为
4、“内化”成自己的行为
思考后觉得,经历上述这四个阶段才能“学到”。这里的“学到”不能误读,它仅是把“标准图像”内容要求的行为学到了而已。并不是学了它,儿子的学习就可以“一劳永逸”不用操心了,这仅是一个高效学习的基础方法,能否有效运用或升级运用到学习上,还得需要不断的践行和更高的认知。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又来了,上述只是“我”反思的结果,关键问题是怎样才能让儿子也拥有这样的认知?
改变别人的认知(思想),可能是最难的事了。如果他不想,你做再多都没有用!(这就话又值得延伸了思考,别误读)
认知升级有几级障碍?
1、说了也不信
2、信了也不做
3、做了也不坚持
4、坚持了也不反思
5、反思了也不总结复盘指导接下来的行动
截至目前,对我“认知升级”影响最大的有三个人:杨工(师傅)、李笑来、张三九。杨工是“启蒙”,后两位是让我“拍大腿”相见恨晚的人。
当我把《把时间当做朋友》向刚上大学的外甥推荐,感觉他真的听不进去!可想而知,这本书他拿回学校要么没看,要么看了也犯困。可是,作为舅舅的我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两位同学用书中的观念,毕业后与其他人走上不同的职业道路啊!你说我着不着急?!
可能外甥心里会想:我有自己的人生规划,不看也不代表人生会比别人差。也不是所有优秀的毕业生都是看了《把时间当做朋友》这类本书吧!
可是,这世界上总有有一些类似于大厦的基础一样的底层认知逻辑,即使你有也是兼听则明呀!而拥有这种“底层认知逻辑”能力的人:读高中时已经不在乎考不考大学了;读大学时已经不用在意毕业工作的问题了;这次的生意失败根本就不担心是否能够东山再起了。是那种让你不断产生源自于内心深处的自信力量的东西。
像许多寒门“贵子”,为什么父母没有什么学历背景会有那么好的成绩?就拿儿子学“标准图像”为例,有的孩子并不知道“标准图像”是什么,但从行为上就自动地执行了“正确的姿势”,所以成绩必然向好的方向发展。
其实,判断自己是否具备“底层认知逻辑”能力,问问自己黑体部分那三条就清楚了!
换一换角色?认知升级了又怎样?
文章开头讲了,我写的文章基本都是用来教育(鞭策)自己的。也就是说,可以把文中的第二三人称换成我自己,第一人称换成认知更高的人,来教育我。
前几天向薛虹森战友请教时,发现自己订阅和关注了好多关于学习的社群和公众号。他说这些已经足够了,关键是“内化”。
其实去年订阅《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时就“知道了”知识内化的重要性,可还是犯了“三个大坑”中心急火燎凑热闹这个错误。
想要践行写作拖延一年才开始;想链接牛人,迟迟没勇气迈出第一步;想建个群践行“教是最好的学”思前想后犹犹豫豫......
这时候说这句话最合适:小嘴叭叭叭说那么多顶个毛用,道理都懂了你不也没过好一生?!认知升级了又能怎样?!
哦!好吧,对不起!我错了!
坑,踩是踩了,路还得继续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