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语故事翻新》

小石姬智斗盗马贼

2018-04-23  本文已影响0人  方小块的故事

山西客牵着偷来的宝马,心理别提多高兴了。

这匹马很可能是传说中的汗血宝马,本身千金难求。如果那个土豪和尚讲的故事是真的。那更是无价之宝。

“哼哼,叫你不卖,现在血本无归了吧哈哈哈哈。”

山西客得意忘形的大笑起来。被蒙住眼睛的马耳朵抽动,不安地甩起头,脚下扑腾,极力挣扎。

山西客一抽鞭子,在马儿后腿上抽出一道血痕,疼地马儿嘶鸣。

“怎么,心疼你的恩人了?不就是免了你七两钱的债,我已经帮你还上了。再说了那和尚富的很,几十几百个七两都不放在眼里。不如跟我回去,我把你卖给大将军,以后吃香喝辣,建功立业,岂不美哉。”

马儿还想挣扎,又挨了几鞭子,仍是撇着头拽着缰绳不肯走。

山西客正抽打拉拽,感觉有人拉扯衣服,回头一看不禁眼睛一亮。

只见一个精致可爱如同瓷娃娃般的小女孩站在身后,粉嫩小手正拽着自己衣角。

见山西客回头,小女孩放手叉腰,嘟起樱桃小嘴,“不许欺负小马。”

山西客咧嘴嘿笑,“小妹妹从哪里来啊?你家人呢?”

“爸爸在和山神爷爷下棋,我闲着无聊偷跑出来玩的。”

小女孩黝黑闪亮的眼睛让山西客想起黏人的小猫,心里一阵搔痒,也没多想。

“小孩子可不能乱跑,碰到坏人怎么办,来,叔叔带你找爸爸去。”

小女孩眼珠子一转,装作疑惑地问道:“可是叔叔刚刚在欺负小马,叔叔不是坏人吗?”

山西客挺直了腰板义正言辞到:“这马是叔叔刚刚买来的,刚才不听话,叔叔是调教他,并不是欺负他。叔叔怎么可能是坏人呢。”

马儿在一旁重重地喷着鼻息,蹄子不安地刨着地。

小女孩点点头,露出天真无邪的笑容,“玉儿相信叔叔。玉儿还没骑过马呢,玉儿要骑马!”

山西客见小女孩上钩了,心里乐开了花,“看来今天走了大运了,让自己捡到两个宝。”心里想着,嘴上连声说好,伸手就要去抱小女孩。

小女孩装作为难的退后半步,“叔叔的手好脏,不要抱。叔叔你蹲下当凳子,玉儿自己爬上去。”

“这……”

“好不好嘛”

小女孩晃着身子撒娇地样子,看得山西客眼睛都直了。顺从地蹲下,让小女孩踩着自己爬上了马背。

说来也奇怪,刚才还在闹腾的马儿和小女孩一接触,就安静了下来。任凭山西客牵着走。

山西客不时贼眉鼠眼地回头偷看小女孩,小女孩发现了,也只是甜甜地笑。

“叔叔,你手里拿着的是什么呀?”

“这个呀,这个是缰绳,拿着这个就能控制马儿的行动。”

“好玩好玩,玉儿要玩。”,玉儿拍手叫到。

“这个可不能随便玩,叔叔不拿着这个,马儿跑起来玉儿会被甩下来的。”

“玉儿要玩嘛,你看马儿多乖呀,就给玉儿玩一会嘛。”

“这……”

眼泪在小女儿眼眶里打转,好像马上就要哭出来了。山西客慌了神,情不自禁地把缰绳交在小女孩手里,不过一只手扔然抓着缰绳一边。

小女孩拿到缰绳,嘴角露出狡黠的笑容,随即叫了一声:“小马儿我们走!”

马儿长鸣一声,跑了起来。然而山西客一只手还拉着缰绳,跟着一边跑,一边拽。马儿头被拽得歪斜,又被蒙着眼睛,没法跑起速度,最终还是被山西客拉停了下来。

山西客一脸怒气,就想伸手把小女孩拽下来教训。

小女孩惊慌,尖叫一声:”爹爹“。

“你叫天王老子都没用!”,山西客恶狠狠的说。

小女孩嘻嘻一笑,“叫天王老子当然没用,天王老子还怕我爸爸呢!”

山西客也不言语,就要扑上,一只手神不知鬼不觉地搭在了自己肩上。下一刻,山西客感觉失去了对身体的控制,向后方飞去。

“爹爹。”,小女孩娇滴滴的喊了一声,从马上跳入了一个年轻人的怀里。

“玉儿,你现在没有法力,和凡人女孩无异,再这么乱跑,爹爹可要生气了。”,年轻人语气严厉,嘴角却挂着笑容。

小女孩吐了吐舌头做了个鬼脸,指着摔在一旁的山西客说:“他是个坏人,偷了马,还想诱拐我哩。本来我想带着小马逃跑的,没成功。”

年轻人宠溺的点了点小女孩的鼻尖,转过身时瞬间一脸肃杀,俯视着山西客,冷冷说道:“偷人宝马,诱拐女童,我看你也没资格再当人了。现在送你上路,回头和孟婆说一声,把你扔进畜生道,让你也体验体验当动物的感觉。”

说完不等山西客狡辩,衣袖一挥,一道真气穿透了山西客眉心。

小女孩从年轻人怀里跳下来,来到马儿跟前。马儿好像心有感应,低下头让小女孩解开了眼罩。

小女孩摸着马儿鼻子说道:“你自由啦。”

马儿舔了舔小女孩的手,对着年轻人点了下头,回身跑向来时路。

“爹爹,有问到那块灵石的下落吗?”

“哈哈,那老头非要我下赢他才肯说出灵石下落。岂不知我曾是状元,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走,爹爹带你去天竺玩玩。顺便看望看望你孙爷爷。”

年轻人抱起小女孩,让她骑在自己脖子上,脚一蹬地,腾空而去。


故事改编自 清代 散文家 袁枚《子不语》卷一种的故事《大乐上人》,献上原文以飨读者:

清·袁枚 --《子不语 · 大乐上人》

洛陽水陆庵僧,号大乐上人,饶于财。其邻人周其充县役,家贫,承催税租,皆侵蚀之。每逢比期,辄向上人借贷,数年间,积至七两。上人知其无力偿还,不复取索。役颇感恩,相见必曰:“吾不能报上人恩,死当为驴马以报。”居无何,晚,有人叩门,甚急。问为谁,应声曰:“周某也,来报恩耳。”上人启户,了不见人,以为有相戏者。是夜,所畜驴产一驹。明旦访役,果死。上人至驴旁,产驹奋首翘足,若相识者。

上人乘之一年。有山西客来宿,爱其驹,求买之。上人弗许,不忍明言其故。客曰:“然则借我骑往某县一宿,可乎?”上人许之。客上鞍揽辔,笑曰:“吾诈和尚耳。我爱此驴,骑之未必即返。我已措价置汝几上,可归取之。”不顾而驰。上人无可奈何,入房视之,几上白金七两,如其所负之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