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事不怒
2025-05-02 本文已影响0人
越自律越成功
佛家,把嗔怒当作三毒之一,是修行的大忌。
人一旦愤怒了,就如同走进迷障,失去了判断力。
这个时候,怒中无智,无论做什么都会错什么。
隋朝末年,割据势力遍布各地。
杨玄感挥师经过弘农,直入关中。
弘农太守杨智积对属下说:“如果让杨玄感进入关中,以后的胜败就很难预料了,我们应该把他们滞留在这里,待援军来到。”
为此,杨智积想了一个主意。
当杨玄感率大军经过弘农时,准备绕城而过,突然,杨智积高高站立在城头,对着杨玄感破口大骂,语言污秽之极,不堪入耳。
杨玄感勃然大怒,不顾将士劝阻,立即命令大军停止前进,将弘农城团团包围起来,誓要夺下弘农。
不料杨智积早有防备,一连三天过去,城未攻克。
这时传来飞报:“追兵已经接近弘农!”
杨玄感大吃一惊,这才慌忙撤去包围,向潼关进军。
但是,一切为时已晚,隋炀帝的大军在潼关外追上了杨玄感。
杨玄感临死前感叹:“勿怒而兴师,勿愠而攻战。”
一味与烂人烂事较劲,理智在怒火里会被烧得一干二净,容易做出不合常理的决定。
当一个人踩到泥坑时,最好的选择是绕道而行,而不是愤怒地再踩一脚,这只会溅得自己满身泥。
古人云:怒时易激,虽义愤亦当裁抑。
怒时会过激、会偏颇,人一定要学会自我约束,控制情绪。
遇到烂事时懂制怒,是在修心境,也是在修智慧。
冷静地思考,谨慎地处理,我们方可不会烂事绊住脚,方可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