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成长
周末的一节六年级心理团体活动课,在进行了热身活动之后,令我没想到的是,一个学生结合课堂内容,现场为同学们制作了一个简易的“视觉偏差感受器”,使课堂气氛愈加活跃,整个课堂渐入佳境……
“视觉偏差感受器”更让我没想到的是,就在此时,一个不和谐音符出现了。坐在第一排的两个小男生(中间还隔着一个女同学)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其中一个情绪异常激动的男孩子,就是那个刚刚在课堂上表现非常兴奋,以至于声音高到影响其他同学听课的学生。原来,在看到我的几次暗示未果后,这个男孩儿身边不同方位的三个小男生,不谋而合地在下面偷偷地用手杵这个男孩子,提醒他小点儿声。听着男孩因愤怒而不连贯的表述,看着他红红的眼圈,红红的小脸儿。我一边了解事情原委,一边在心里盘算着要如何化解这场“危机”,既不能拂了为我维护课堂秩序的孩子们的好意,又不能打消了上课认真听讲,激情互动的男孩子的积极性。听他说完,我也做出了决定,准备抓住这一看似偶发却绝非偶然的事件,重新调整活动内容,因为我们的心理活动课堂本就是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的。
“孩儿,咱现在是不是觉得很气愤,很委屈,甚至有些不被理解的无助?”已经做好了挨批评准备的男孩子,听了我的话,一下子窘了。“这样吧,先跟着老师一起来看一组图片,看过图片之后,说不定咱的心里就会感觉好受点儿了。”
一组图片过后,孩子们惊奇地发现,同样的图片,大家首先注意到的“点”不同,看到的画面便有不同,甚至一张图片,会出现五六种不同的看法。而且,同一张图片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去理解,也会让大家得出不一样的结论。
“由此你想到了什么?”我借势把问题抛给意兴阑珊的学生们。“面对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没有谁对谁错,只是大家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有个孩子说。“好,这位同学理解得很有深度。刚才大家都认为有个同学影响到了我们课堂,现在让我们试着站在他的角度来感受一下。本来人家听课非常投入,也很积极,根本没有注意到自己过大的声音影响到了其他同学,忽然莫名其妙地就受到大家的挤兑,虽然大家可能没有敌意,但都去杵人家,而且手劲儿还控制得不咋好,这时你的感受是什么?”“不解”,“生气”,“委屈”……
看到效果已达成,我马上拓展并转移了话题,“好,那在我们的家里呢?爸爸妈妈会不会吵架,甚至事态进一步升级,让我们觉得有些害怕?”“他们吵架有谁对谁错之说吗?”“以后他们再吵架的时候,我们还会觉得是他们不爱我们了吗?”孩子们亦思亦答。
“那我们和父母之间发生矛盾呢?”……这个问题,我没有让孩子们来回答,而是做了留白处理,给他们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
接着,我带着孩子们一起互动观看了哈佛大学的一个实验视频《看不见的大猩猩》。视频过后,注意力高度集中数着传球次数的学生们,只寥寥几人看到了在画面中穿行而过,甚至挑衅地冲着我们顿足捶胸的大猩猩。以此来帮助他们理解“一心不可二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为了达成目标,我们的大脑会自动屏蔽掉那些被它认为会干扰到我们的信息,这项本领本来对于我们来说是很有益处的,但也许被省略掉的部分对于我们来说恰恰是很重要的。”虽然没有挑明,但我相信大家一定会更理解那个对老师的暗示视而不见的男孩子,也会更理解他人。我欣喜地发现刚才发生的事情并未影响到那个男孩子继续认真听课,他只是放低了自己的声音,并做到了举手发言。
在活动结束前,我出示了一组减压图片,带着孩子们一起体验画面的动与不动,动的频率的快与慢,来共同理解压力和情绪所带给我们的影响。“上课的老师如果情绪很好,你们能感受得到吗?”“那要是不好呢?”孩子们的表演一级棒,可谓经验丰富,相当配合。“那你们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本来没啥事,可是来接我们的爸妈,一门心思地问我们,怎么了?”大家纷纷点头。“那这是为什么呢?”……“对啊,关心则乱!其实他们是感受到了我们的情绪。那我们要怎样做,他们才会放心?”望着孩子们的张张笑脸,我也笑了,并趁着大家不注意,低声悄悄地问坐在第一排的那个男孩子,“如果现在发生刚才的事情,你还会那样处理吗?”笑得正开心的他,听了我的问话,收住了笑容,非常认真地看着我的眼睛,对我说,“老师,绝对不会了!”
……
“叮咚——”走在下班回家路上的我收到了一条微信息,是六年级班主任车老师发过来的学生在参加完心理团体活动之后,她让孩子们写的小随笔……
心理团体活动课后学生随笔谢谢车老师,让我更贴近学生,了解他们在活动中收获到了什么。希望自己和身边优秀的老师们,可爱的孩子们,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