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039山木一

2024-04-21  本文已影响0人  潇子雯

鸟老师的文学史课已上到汉赋了,我还在发庄子的,进度有点慢哈哈(主要是想每天凑日更)

庄子 山木篇。一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顺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若夫万物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

故事一开始,庄子漫步在山中,遇见一棵大树,枝叶繁茂,却未被伐掉,没被伐木的看上。问了原因,得到的答案是:我没什么用。

庄子得出结论:“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这里的“不材”,并不是说真的没有用,而是指它不符合世俗的功利观念,因此那棵大树就这样保留了下来,尽享天年。

随后,庄子在朋友家中,又遇到了类似的事。友人要杀雁,因为其中一只不能叫而选择了它。庄子的弟子感到不解,问庄子。庄子用了一段神乎玄乎的话成功把我绕晕。

(: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