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8
读完本文约需38分钟
书友,你好。欢迎和我们一起“多读一本书”。
今天我为大家解读这本《思考的技术》,听到这个书名你可能会奇怪,思考不是像吃饭、穿衣一样自然吗?我们醒着的每分每秒不都在思考吗!甚至睡着了还在梦里思考呢,思考有什么特定的技术可言吗?
那我问你,在你遇到麻烦的时候,你是怎么解决问题的呢?你是凭借一时的想法,还是过往的经验,或者跑到知乎上借鉴别人的方法?在你成功化解危机以后,如果有人问你:“你为什么要这样解决问题呢?”你答得上来吗?
如果答不上来,或者被这些话戳到心窝里去了,那很不幸地告诉你,你可能并不了解思考的技术。而这一般是因为受到了考试后遗症的影响。
现在大多数孩子从小考到大,经历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
这本书的作者大前研一提醒我们,学校所教的东西,几乎从一开始就有答案。考虑一个答案已知的问题该套什么公式,严格意义上说并不能算思考训练。
而在当今这个日益复杂社会中,从来不存在固定的答案,想要解决问题,唯有进行思考训练,提高思考的技术。
毫不夸张地说,在真实社会的运转中,比别人多花两倍时间思考的人,一般拥有高于别人十倍的收入。
好,那什么样的人有资格、有能力帮我们提升思考的技术呢?
各位知道,真正有这样资质的人其实并不多。这本书的作者大前研一肯定算一个。他是全球知名的管理学家,这位有着麻省理工背景的日本人,是麦肯锡历史上最成功的亚洲人,他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选为“全球五位管理大师”之一。“低欲望社会”“低智商社会”这些风靡一时的概念,都是大前研一提出的。
一个人思考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创造、使用概念的能力,大前研一无疑思考能力超高。
他认为,我们正在面临一个超级复杂、急剧变化,同时也蕴含着巨大机会的经济环境,只有思考才能让我们扩大自身的竞争力,在不确定性中生存下来。
在这本书里边,大前研一分析了三十年经营管理顾问经验中,遇到的数千个个案,他希望将这些商业精英们的思考方法和学习路径传递给我们。
第一部分:转换思路
大前研一上来就说,面对问题,大多数人并没有认真地思考,大家只是把一时的想法,误认为最终的解决办法。
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你问起,哎,你是怎么想到这个方法的,大家经常说不出思考的具体过程和依据。
那大前研一为什么这么重视、强调思考的路径呢?因为他有过教训。当年他参加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考试,他是研究核能的,考试的题目是:在月球上造一个虚拟的原子炉,如果插入一根和地球上同样构造的镉控制棒,当控制棒停止上下运动时,炉心的温度上升了几度?这种温度安全吗?
大前研一的答案是:会上升2.8度,这个数字是安全的。这个需要的计算是非常复杂的,在所有参与考试的人中,只有大前研一一个人算出了正确的答案。
但是他竟然落榜了!他去问老师原因。老师说,你的数字是对的,但是你并没有明确地说明思考的过程,这对于一个核物理工程师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老师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给出正确的答案,可能只代表你会套十分复杂的公式,给出思考过程却代表你有推导出公式的能力。仅仅知道公式,即使成功了,下一次失败的结果可能就是另一个切尔诺贝利!
因此,思考的过程永远比答案重要!严谨的思考过程能保证每一次都能输出正确的答案。那怎样确保思考过程的严谨呢,简单地说就是不断地重复假设、验证、实验,最后得出绝对可靠的结论。
这就是大前研一在麻省理工学到的思维方式。
后来进入麦肯锡咨询公司工作后,他又进一步优化了这套思维方式,形成了一套被称为“大前研一的逻辑思维法”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套方法具体要怎么操作:
首先,你需要从海量的现象中,找出背后的原因。这一步的秘诀也很简单,就是别犯懒,不断地追问为什么。这样做乍一看挺费劲的,但是它可以避免你在不重要的坑里浪费时间。
举个例子,你去给一个公司做分析,A公司今年挖掘机的销售业绩很差,现在摆在你面前的信息量很大,老板吐槽业务员整天浑水摸鱼,售后抱怨产品质量不佳,高管觉得定价太高了等等……这些都只是现象(或者说结果)。
随着调查的深入,你分析了A公司的销售数据后发现,A公司的市场覆盖率是70%,竞标得标率却只有20%。你很奇怪得标率怎么会那么低啊?
于是,你搜集、分析了A公司竞标的相关资料,发现有些业务员的得标率能达到80%,有些业务员的得标率却差强人意。这时候,你基本排除了商品质量的问题,认为是业务员水平高低导致了得标率的差异。这就是最终的结论吗?
大前研一提醒我们,千万不要混淆假设和结论。你认为问题的关键是业务员水平高低,这只是你的假设,接下来需要做的是验证假设是否正确。这就是逻辑思维法的第二步,它很关键,直接决定着我们是否能够得出可靠的结论。
大前研一提醒我们,在验证的过程中,最好拒绝二手的信息,直接回到问题发生的场景去考察。比如说,你认为A公司业务员水平有高有低,那就找最前线的业务员们聊,你很快就会察觉到问题所在。
如果你发现假设错了,那就返回第一步,重新搜集、分析资料,提出新假设。那如果假设被验证是对的呢,它就是结论了吗?不是的!逻辑思考法所说的结论,是必须具有可执行性的。
还是以A公司为例,经过验证你确认了自己的假设,某些低水平的业务员拉低了公司整体的得标率,于是你给A公司的建议是:“你们应该致力于业务员的培训!”对方高管可能会怼你一句:“你这不是废话吗,我们花那么多钱请你来,你就告诉我这个啊!”
好,如果你这么说:“你们可以指定5位全国业绩最好的业务员,制定好可执行的培训方法,帮公司搭建起可追溯效果的培训”,对方是不是分分钟就能行动起来,解决问题啦?这样具有可执行性的指导,才算是真正的结论。
以上就是大前研一提倡的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法,说起来是很简单,无非就是找到原因、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最后得出具体的、可执行的结论。但是,真正能贯彻到生活中的人却不多。因为这个能力需要锻炼。
那怎么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考力呢?在这本书中,大前介绍了一种简单易操作的方法。你可以利用上下班挤地铁的时间,随便找一道题目,比如看看在地铁上做广告的公司,然后思考如果你要给对方出谋划策,能提出什么样的优化方案。
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切换下身份看问题,比如,假设你的职位比现在高两级,想想一件事你会怎么做?
第二部分:说服别人
然而,在实际的工作场景中,只是知道怎么解决问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说服别人接受我们的想法。
试想,如果马丁·路德·金当年说的不是“我有一个梦想!”,而是“我有一个计划!”结果会怎样?所以,你思维再剽悍,建议再犀利,别人不接受,也是白搭!
那怎么让我们的想法或者说建议更有说服力呢?大前研一在《思考的技术》这本书中,以他在麦肯锡的工作经验为基础,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其实,所谓说服力,本质上是一种换位思考的能力,就是你要学会根据对方的心理状态,随时调整自己的表达逻辑。
这里,最常被我们忽略的,就是我们在提建议的时候,要尽可能地降低对方的接受成本。怎么才能做到呢?大前研一为我们介绍了几个方法:
首先,提建议不要贪多,一次提一个,讲透就很好了。人脑就像电脑一样,带宽资源是有限的,多个任务并行,脑容量很可能就不够啦!你提的意见太多,听的人能否吸收暂且不说,就算全听进去了,太多建议也容易让他陷入选择困难症。
然后呢,你在说服别人的时候,要注意顺着别人能理解的逻辑走,而不是自己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比如说,大前研一做咨询顾问的时候,通常会先讲讲自己做过的事前工作,以此来化解对方的质疑。然后,按照麦肯锡著名的金字塔原理,包装预先用逻辑思维法得出的结论,一层一层提出这些观点的证据。
这个我们在《金字塔原理》那本书中已经讲得很详细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那本书来听听,此处就不再展开了。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我们人是感性大于理性的动物,所以,我们在提意见的时候,得顾及对方的情绪问题。所以,要注意整体的起承转合,有“必须这么做的部分”,也要有“这么做会更好的部分”作为情绪的缓冲带。
在对方情绪反弹比较厉害的时候呢,大前研一建议先缓缓,不妨约对方出来喝一杯,吐吐苦水。那如果在比较重要的建议上面碰到了对方的情绪障碍,你最好追踪建议的执行状况,防止对方半途而废了。
另外,还有一些情况下,我们要说服的是最精明的高层管理者,这时候什么花把势都是白瞎,关键还是用扎扎实实的数据或事实说话。
因为通常,高层管理者已经掌握了显而易见的事实,但是他们还是会有许多信息的盲区。这就需要你花大量心血,在公司内部进行实地调查,整理出更详细的业界动态以及公司数据,然后再以这些数据为根本,提出建议。
为什么要那么麻烦呢?我们以咨询顾问为例,他们的有些建议客户是很难接受的,比如“今年公司要裁员30%才能扭亏为盈”,这个影响面很大,公司高层势必会反复权衡,确认证据的真实性,才敢拍板。
所以,除非从你这儿得出的结论能够经受得起广泛的质疑和挑战,不然你的建议就很可能三下两下就被驳回了。
最后一点,也是最基础的,说服离不开口才。大家有没有看过《九品芝麻官》?那部电影里,周星驰跟着妓院老板娘练口才,最后练到把河里的鱼说得飞起来,把死人都骂活了。嘴皮子功夫到了这个程度,先甭管他说得有没有道理,气势上已经压了别人半头。
这是电影夸张化的表现,可我们还是不得不承认,好口才确实能加分不少。所以,如果你预先写好了演示文稿,至少得做到烂熟于心的程度。
在给麦肯锡员工培训的时候,大前研一有一套自己训练口才的方法。在半脱稿的情况下,你要做到随便抽掉哪一页的稿子,都能够回忆起缺失的内容,而且还不能让人察觉到你的慌张。然后,你试着不看稿子,用五分钟的时间,把内容全部概述一遍。
大家平时没事的时候,也可以试着对半杯水,来一场二十分钟的即兴演讲,说得对不对、好不好都没关系,只要说得头头是道,合乎逻辑就可以。
好了,到了这里,我们就掌握了如何得出正确结论的思考路径,以及怎样说服别人采纳我们建议的技巧。
第三部分:破解无解问题
但是,现实世界的复杂度正在不断地升级,很多人类从未接触过的无解问题不断涌现,常规思路有时候显得力不从心。这就要求我们把思考的难度再往上提一提,看看怎么为“无解”的问题找到答案。
大家注意,这里说的“无解”是打引号的,它并不是真的无解。什么意思呢?在我们刚踏上社会的时候,许多爸妈会说,要听领导的话,有什么不懂的就问前辈。那是以前。从前,连续工作几年,你可能就会成了行业精英,开始给别人传授经验了。
而现在呢,我们经常会发现,新生事物迭代的速度,可能比你学习的速度还快,大学还没毕业,课本上的许多东西已经过时了。所以,如果你还在用过去的方式思考,习惯死记硬背、盲从权威,那工作和生活的无力感会经常将你吞没。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大前研一给我们支了两招:
第一招是洞悉问题的本质。电影《教父》里有这么一幕,马龙·白兰度扮演的老教父在向第二代教父传授自己的处世哲学时,说了这么一句话:“在一秒钟内看到问题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这句话听上去有点扎心,它说的其实就是洞察力。
大前研一自己就很有洞察力。在书里,他吐槽了日本的三大主流报纸,因为它们在2004年有篇关于“日本自卫队”的报道,标题是“英美同意被派遣到伊拉克的日本自卫队能脱离英美联军,而自行独立”。
就凭这么一句话,大前就认定这是一个假新闻了。因为这篇报道连最基本的新闻要素,英美中的谁,什么时候,在哪里,同意了什么,为什么同意呢?一个都没说清楚。结论更是经不起推敲。最后证实,只是联军中地位不高的公使口头上说了了解而已,了解和同意完全是两回事。
类似的事情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你不妨回忆一下朋友圈里那些反转新闻,自己是不是也中过招呢?谣言被戳穿后,你有没有觉得,咦,这么明显的破绽,我当时怎么就信了呢!
我们怎么才能培养出这种洞悉问题本质的能力呢?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就是对事不对人。怎么判断有没有做到这一点呢?就看你能不能自我否定,如果你能做到自我批评,基本上这一关就过了。因为自我批评是对事不对人的极致表现,对自己都这么严格,对别人自然也松不了。
当然,没人喜欢被批评,除非你有一种强烈的成长心态,就像我们在《终身成长》这本书里讲到的一样,你只有先养成自我批评的习惯,对批评和负面反馈的容忍度才会高,才愿意积极地面对现实,这样的境界很难,但你值得尝试。
关于洞悉问题本质的第二点建议,就是拥有面对事实的勇气。如果你没有勇气,很多事情从源头上就被扼杀了,洞察力根本无从展现。
比如,在美剧《切尔诺贝利》中,调查员瓦列里·列加索夫发现,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是控制棒的设计问题,其实,隐患早就种下了,只是重要的利益相关人不敢、不愿抖出来。利益相关人还曾威逼利诱调查员先生,让他向公众隐瞒真相,最后,调查员不堪心理重负自杀了。你看,直面真相是不是需要勇气?
洞悉问题本质的第三点建议比较有意思,就是你要多和不同类型的人接触,包括你不喜欢的人。怎么讲?这其实涉及到创新如何产生的问题。创新是一种文化突变,需要新思维的碰撞,很多创新都是外行人做出来的,就是这个道理。
说一个我们都知道的例子:全球著名的创新中心硅谷,它的工作模式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在硅谷,可能一个10人的工作团队,10个人都是不同人种、不同背景的。毫不夸张地说,你甚至很难找到一个母语都是英语的谷歌团队。
那么以上,就是作者对如何培养“洞察力”的一个建议,它需要你对事不对人,拥有直面事实的勇气,以及多跟不同的人接触。
当然,我们要想真正解决“无解”的问题,光有洞察力还不够,你需要第二招:“非线性思维”这个武器。
什么是“非线性思维”呢?
我们得先来说说什么是线性思维?拿破仑的老师,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拉普拉斯认为,只要初始条件确定,用一个公式就能推测出宇宙中所有的物理运动,包括最大的天体和最微小原子的运动。
换句话说,拉普拉斯相信自己可以站在上帝视角,完整地复盘过去,精准地预测未来。这就是一种非常激进的线性思维,这里面肯定有bug,不然人人都能像股神巴菲特那样靠炒股赚钱了。
如果说线性思维是1+1=2的话,那么非线性思维,就是1+1≠2,你没法套用公式去得到答案。“非线性思维”这个词儿这几年很火,主要因为万物互联的时代背景。在如今这个复杂的世界,只要初始条件有细微的不同,结果就会千差万别,蝴蝶效应越来越明显。
大家都知道,蝴蝶效应就是说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几下翅膀,就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而在现实中,美联储收紧了资产负债表,也能让土耳其的里拉崩盘,GDP暴跌50%。你看,这些情况下套公式就行不通!
所以,当下的新世界越来越没有现成答案,如果我们还是按照过去那种一板一眼的应对方式,就好像你人在上海,手拿着一份北京市的地图,却想要去陆家嘴一样, 注定会失败。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培养出这种灵活有效的非线性思维呢?在书中,大前研一介绍了很多方法,我觉得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点:
首先,我们要有科学精神,知道怎么回到源头去思考问题。什么叫科学精神?其实就是敢于质疑。举个激进的例子,敢于质疑就是,如果你没有认真思考过一件事,就会下意识觉得它可能是有问题的。
假如有人对你说:“天空是蓝色的。”你可能会想“天空为什么是蓝的,它总是蓝色的吗?它跟别的蓝色的东西有啥区别呢?”这就是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科学精神,很多创新都是这么问出来的。
其次,带着前提意识去思考对策,也有助于大家培养这种非线性思维。这个建议说极端点,就是“无前提,不对策”。什么意思呢?东施效颦的故事我们都知道,说西施有心绞痛的毛病,经常蹙着眉在街上走,不漂亮的东施见了觉得西施皱眉好看,于是也学着西施那样皱眉走在街上。结果更不好看了。故事中,东施显然忽略了西施长得好看这个前提,才做出错误的行动。
在真实世界里也是一样,做任何事情都有资源约束和成本限制,而且这些都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些东西构成了我们解决问题的前提。在书中,大前研一批评了日本政府90年代的经济政策。
大家都知道,美国在经济衰退期,往往采取降息的宽松货币政策,简单地说,就是增加市场的货币供应量,美国政府用这种方法常常能成功刺激经济。在90年代资产泡沫破灭后,日本政府也学起了美国,但结果经济情况不仅没有变好,反而更糟了。
这里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呢?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个老龄化的社会,整个社会的需求比较弱,再加上整个社会的科创实力和投融资体系也跟美国差距很大,所以货币宽松以后,日本的实业根本没办法消化掉政府注入的大量资金。而且,因为日本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太低,日本老百姓拿到这些钱纷纷去买美国国债,这就让日本成了美国的廉价资金供给方。
政府的资金非但没有注入日本的实业,反而在日本的金融系统里空转,造成了巨大的浪费。这就是忽视前提(也就是日本社会的现状),盲目模仿的结果。所以啊,你看,前提对于解决问题来说多么重要?
接着,在大前研一认为,今天我们一定要拥抱不确定性。这也是大前研一关于培养非线性思考的第三个建议。我们生活在一个黑天鹅事件频发的世界,有的人,今天还在世界顶级的投行工作,明天就成了1.8万被裁员大军的一员。这就是德意志银行发生过的事情。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拥抱变化呢?
大前研一认为,不确定性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能力。在未来,精准预测会越来越难,结果会越来越朝着概率的方式存在。这样,就需要我们对可能发生的不同结果做预案。哪怕某个事情发生的概率只有1%,我们也要有对策。
就像樊登老师在《反脆弱》中提到的,锻炼自己的反脆弱性,凡事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我们才不至于被不确定性伤害,甚至从中挖掘出更多潜在的机会。当你学会拥抱“不确定性”,你甚至会期待它,因为杀不死你的,肯定会让你更强大!
培养非线性思维的最后一招,是“自我投资”。
大前研一对日本的教育很失望,他认为,日本学校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脱离现实世界,无法回应社会的真实需求。日本教育鼓励服从,与北欧那种鼓励创业精神的教育理念大相径庭,芬兰甚至连小学都有培养企业家的课程,它们的教科书上写着:学校没有提供答案的权利,支持孩子思考的权利才是学校的功能。这些内容,在日本的教科书上可是完全看不到的。为此,大前提出了他认为的解决方案——自我投资。
这里的“自我投资”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我们要提高自己对于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产出比,业余时间多学点有用的东西,少追剧、多看书、多听樊登老师讲书。
另一层的意思就是,需要思考的事情集中思考,不需要思考的事情别自寻烦恼。比如像扎克伯格这样一模一样的衣服买上几十套,把碎片时间积累成块,用于深度思考。
记住了吗,培养非线性思维的四点建议:学会质疑,带着前提意识去思考,拥抱不确定性,以及自我投资。
好,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怎么样找到无解问题的答案?
一方面,我们要能洞悉问题的本质,增强自身的洞察力;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理解这个世界的复杂性,心态上要足够灵活开放,习惯于非线性地思考问题。
有了这两点能力呀,我们就算掌握方法论了,但是陆游有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大前研一看来,想要把这浑身的本领落地:
首先,你要习惯有紧迫感的思考。用大前研一的话说,就是不断地提出疑问,然后努力寻找答案,抱着如果没有找到答案就会死的心态,将自己脑子里所有的相关数据都调出来分析。
光紧迫思考还不够的,你还需要保持心态的开放,对于新生事物要足够敏锐。在这方面,大前研一很有发言权。
这本书是2008年出版的,当时iPhone才刚出来,然而在这本书中,大前研一似乎已经“看到”了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注意我这里用的“看到”是打引号的,大前研一并没有真的看见,但是他不仅谈到了移动手机会怎么发展,还详细地介绍了手机的商用场景,仿佛他真的看到了未来一样。
比如,他认为应该将移动电话与GPS结合,用声音来指路,转化成影像显示道路指示图,这不就是高德地图么?他认为如果音响等级的无线耳机开发成功的话,肯定会很震撼,这不就是AirPods么?他又预感到移动电话将取代所有卡,公交卡、信用卡和网上的身份证明,大家想想,这可不就是手机钱包么?
另外,大前研一还讲到了自己对“预测未来”的看法:他认为预测没什么难的,如果你对于所有的信息都保持敏感度,愿意逼自己思考,并且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问题,那么这些结果都是必然会发生的,就跟物理现象一样自然。
当你预见未来的发展后,你要做的就是提前布局,哪怕你只是参与,收益也该是很可观的!
不过,预测看重的是逻辑,而非结果。思维方式比答案更有价值,因为有了正确的思维方式,你就能进行独立思考,然后灵活地应对新时代的各种变化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
好了,对《思考的技术》这本书的解读就到这儿了。在这篇解读的最后,我想留给你一个小小的思考题:假设上天给你一个机会,你可以拥有巴菲特的财产,或者巴菲特的大脑,你会怎么选择呢?为什么这么选?这样的选择会带给你怎样的未来呢?
音频下方附有文稿,欢迎各位书友进行查看。读完本文约需38分钟
书友,你好。欢迎和我们一起“多读一本书”。
今天我为大家解读这本《思考的技术》,听到这个书名你可能会奇怪,思考不是像吃饭、穿衣一样自然吗?我们醒着的每分每秒不都在思考吗!甚至睡着了还在梦里思考呢,思考有什么特定的技术可言吗?
那我问你,在你遇到麻烦的时候,你是怎么解决问题的呢?你是凭借一时的想法,还是过往的经验,或者跑到知乎上借鉴别人的方法?在你成功化解危机以后,如果有人问你:“你为什么要这样解决问题呢?”你答得上来吗?
如果答不上来,或者被这些话戳到心窝里去了,那很不幸地告诉你,你可能并不了解思考的技术。而这一般是因为受到了考试后遗症的影响。
现在大多数孩子从小考到大,经历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
这本书的作者大前研一提醒我们,学校所教的东西,几乎从一开始就有答案。考虑一个答案已知的问题该套什么公式,严格意义上说并不能算思考训练。
而在当今这个日益复杂社会中,从来不存在固定的答案,想要解决问题,唯有进行思考训练,提高思考的技术。
毫不夸张地说,在真实社会的运转中,比别人多花两倍时间思考的人,一般拥有高于别人十倍的收入。
好,那什么样的人有资格、有能力帮我们提升思考的技术呢?
各位知道,真正有这样资质的人其实并不多。这本书的作者大前研一肯定算一个。他是全球知名的管理学家,这位有着麻省理工背景的日本人,是麦肯锡历史上最成功的亚洲人,他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选为“全球五位管理大师”之一。“低欲望社会”“低智商社会”这些风靡一时的概念,都是大前研一提出的。
一个人思考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创造、使用概念的能力,大前研一无疑思考能力超高。
他认为,我们正在面临一个超级复杂、急剧变化,同时也蕴含着巨大机会的经济环境,只有思考才能让我们扩大自身的竞争力,在不确定性中生存下来。
在这本书里边,大前研一分析了三十年经营管理顾问经验中,遇到的数千个个案,他希望将这些商业精英们的思考方法和学习路径传递给我们。
第一部分:转换思路
大前研一上来就说,面对问题,大多数人并没有认真地思考,大家只是把一时的想法,误认为最终的解决办法。
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你问起,哎,你是怎么想到这个方法的,大家经常说不出思考的具体过程和依据。
那大前研一为什么这么重视、强调思考的路径呢?因为他有过教训。当年他参加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考试,他是研究核能的,考试的题目是:在月球上造一个虚拟的原子炉,如果插入一根和地球上同样构造的镉控制棒,当控制棒停止上下运动时,炉心的温度上升了几度?这种温度安全吗?
大前研一的答案是:会上升2.8度,这个数字是安全的。这个需要的计算是非常复杂的,在所有参与考试的人中,只有大前研一一个人算出了正确的答案。
但是他竟然落榜了!他去问老师原因。老师说,你的数字是对的,但是你并没有明确地说明思考的过程,这对于一个核物理工程师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老师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给出正确的答案,可能只代表你会套十分复杂的公式,给出思考过程却代表你有推导出公式的能力。仅仅知道公式,即使成功了,下一次失败的结果可能就是另一个切尔诺贝利!
因此,思考的过程永远比答案重要!严谨的思考过程能保证每一次都能输出正确的答案。那怎样确保思考过程的严谨呢,简单地说就是不断地重复假设、验证、实验,最后得出绝对可靠的结论。
这就是大前研一在麻省理工学到的思维方式。
后来进入麦肯锡咨询公司工作后,他又进一步优化了这套思维方式,形成了一套被称为“大前研一的逻辑思维法”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套方法具体要怎么操作:
首先,你需要从海量的现象中,找出背后的原因。这一步的秘诀也很简单,就是别犯懒,不断地追问为什么。这样做乍一看挺费劲的,但是它可以避免你在不重要的坑里浪费时间。
举个例子,你去给一个公司做分析,A公司今年挖掘机的销售业绩很差,现在摆在你面前的信息量很大,老板吐槽业务员整天浑水摸鱼,售后抱怨产品质量不佳,高管觉得定价太高了等等……这些都只是现象(或者说结果)。
随着调查的深入,你分析了A公司的销售数据后发现,A公司的市场覆盖率是70%,竞标得标率却只有20%。你很奇怪得标率怎么会那么低啊?
于是,你搜集、分析了A公司竞标的相关资料,发现有些业务员的得标率能达到80%,有些业务员的得标率却差强人意。这时候,你基本排除了商品质量的问题,认为是业务员水平高低导致了得标率的差异。这就是最终的结论吗?
大前研一提醒我们,千万不要混淆假设和结论。你认为问题的关键是业务员水平高低,这只是你的假设,接下来需要做的是验证假设是否正确。这就是逻辑思维法的第二步,它很关键,直接决定着我们是否能够得出可靠的结论。
大前研一提醒我们,在验证的过程中,最好拒绝二手的信息,直接回到问题发生的场景去考察。比如说,你认为A公司业务员水平有高有低,那就找最前线的业务员们聊,你很快就会察觉到问题所在。
如果你发现假设错了,那就返回第一步,重新搜集、分析资料,提出新假设。那如果假设被验证是对的呢,它就是结论了吗?不是的!逻辑思考法所说的结论,是必须具有可执行性的。
还是以A公司为例,经过验证你确认了自己的假设,某些低水平的业务员拉低了公司整体的得标率,于是你给A公司的建议是:“你们应该致力于业务员的培训!”对方高管可能会怼你一句:“你这不是废话吗,我们花那么多钱请你来,你就告诉我这个啊!”
好,如果你这么说:“你们可以指定5位全国业绩最好的业务员,制定好可执行的培训方法,帮公司搭建起可追溯效果的培训”,对方是不是分分钟就能行动起来,解决问题啦?这样具有可执行性的指导,才算是真正的结论。
以上就是大前研一提倡的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法,说起来是很简单,无非就是找到原因、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最后得出具体的、可执行的结论。但是,真正能贯彻到生活中的人却不多。因为这个能力需要锻炼。
那怎么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考力呢?在这本书中,大前介绍了一种简单易操作的方法。你可以利用上下班挤地铁的时间,随便找一道题目,比如看看在地铁上做广告的公司,然后思考如果你要给对方出谋划策,能提出什么样的优化方案。
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切换下身份看问题,比如,假设你的职位比现在高两级,想想一件事你会怎么做?
第二部分:说服别人
然而,在实际的工作场景中,只是知道怎么解决问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说服别人接受我们的想法。
试想,如果马丁·路德·金当年说的不是“我有一个梦想!”,而是“我有一个计划!”结果会怎样?所以,你思维再剽悍,建议再犀利,别人不接受,也是白搭!
那怎么让我们的想法或者说建议更有说服力呢?大前研一在《思考的技术》这本书中,以他在麦肯锡的工作经验为基础,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其实,所谓说服力,本质上是一种换位思考的能力,就是你要学会根据对方的心理状态,随时调整自己的表达逻辑。
这里,最常被我们忽略的,就是我们在提建议的时候,要尽可能地降低对方的接受成本。怎么才能做到呢?大前研一为我们介绍了几个方法:
首先,提建议不要贪多,一次提一个,讲透就很好了。人脑就像电脑一样,带宽资源是有限的,多个任务并行,脑容量很可能就不够啦!你提的意见太多,听的人能否吸收暂且不说,就算全听进去了,太多建议也容易让他陷入选择困难症。
然后呢,你在说服别人的时候,要注意顺着别人能理解的逻辑走,而不是自己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比如说,大前研一做咨询顾问的时候,通常会先讲讲自己做过的事前工作,以此来化解对方的质疑。然后,按照麦肯锡著名的金字塔原理,包装预先用逻辑思维法得出的结论,一层一层提出这些观点的证据。
这个我们在《金字塔原理》那本书中已经讲得很详细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那本书来听听,此处就不再展开了。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我们人是感性大于理性的动物,所以,我们在提意见的时候,得顾及对方的情绪问题。所以,要注意整体的起承转合,有“必须这么做的部分”,也要有“这么做会更好的部分”作为情绪的缓冲带。
在对方情绪反弹比较厉害的时候呢,大前研一建议先缓缓,不妨约对方出来喝一杯,吐吐苦水。那如果在比较重要的建议上面碰到了对方的情绪障碍,你最好追踪建议的执行状况,防止对方半途而废了。
另外,还有一些情况下,我们要说服的是最精明的高层管理者,这时候什么花把势都是白瞎,关键还是用扎扎实实的数据或事实说话。
因为通常,高层管理者已经掌握了显而易见的事实,但是他们还是会有许多信息的盲区。这就需要你花大量心血,在公司内部进行实地调查,整理出更详细的业界动态以及公司数据,然后再以这些数据为根本,提出建议。
为什么要那么麻烦呢?我们以咨询顾问为例,他们的有些建议客户是很难接受的,比如“今年公司要裁员30%才能扭亏为盈”,这个影响面很大,公司高层势必会反复权衡,确认证据的真实性,才敢拍板。
所以,除非从你这儿得出的结论能够经受得起广泛的质疑和挑战,不然你的建议就很可能三下两下就被驳回了。
最后一点,也是最基础的,说服离不开口才。大家有没有看过《九品芝麻官》?那部电影里,周星驰跟着妓院老板娘练口才,最后练到把河里的鱼说得飞起来,把死人都骂活了。嘴皮子功夫到了这个程度,先甭管他说得有没有道理,气势上已经压了别人半头。
这是电影夸张化的表现,可我们还是不得不承认,好口才确实能加分不少。所以,如果你预先写好了演示文稿,至少得做到烂熟于心的程度。
在给麦肯锡员工培训的时候,大前研一有一套自己训练口才的方法。在半脱稿的情况下,你要做到随便抽掉哪一页的稿子,都能够回忆起缺失的内容,而且还不能让人察觉到你的慌张。然后,你试着不看稿子,用五分钟的时间,把内容全部概述一遍。
大家平时没事的时候,也可以试着对半杯水,来一场二十分钟的即兴演讲,说得对不对、好不好都没关系,只要说得头头是道,合乎逻辑就可以。
好了,到了这里,我们就掌握了如何得出正确结论的思考路径,以及怎样说服别人采纳我们建议的技巧。
第三部分:破解无解问题
但是,现实世界的复杂度正在不断地升级,很多人类从未接触过的无解问题不断涌现,常规思路有时候显得力不从心。这就要求我们把思考的难度再往上提一提,看看怎么为“无解”的问题找到答案。
大家注意,这里说的“无解”是打引号的,它并不是真的无解。什么意思呢?在我们刚踏上社会的时候,许多爸妈会说,要听领导的话,有什么不懂的就问前辈。那是以前。从前,连续工作几年,你可能就会成了行业精英,开始给别人传授经验了。
而现在呢,我们经常会发现,新生事物迭代的速度,可能比你学习的速度还快,大学还没毕业,课本上的许多东西已经过时了。所以,如果你还在用过去的方式思考,习惯死记硬背、盲从权威,那工作和生活的无力感会经常将你吞没。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大前研一给我们支了两招:
第一招是洞悉问题的本质。电影《教父》里有这么一幕,马龙·白兰度扮演的老教父在向第二代教父传授自己的处世哲学时,说了这么一句话:“在一秒钟内看到问题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这句话听上去有点扎心,它说的其实就是洞察力。
大前研一自己就很有洞察力。在书里,他吐槽了日本的三大主流报纸,因为它们在2004年有篇关于“日本自卫队”的报道,标题是“英美同意被派遣到伊拉克的日本自卫队能脱离英美联军,而自行独立”。
就凭这么一句话,大前就认定这是一个假新闻了。因为这篇报道连最基本的新闻要素,英美中的谁,什么时候,在哪里,同意了什么,为什么同意呢?一个都没说清楚。结论更是经不起推敲。最后证实,只是联军中地位不高的公使口头上说了了解而已,了解和同意完全是两回事。
类似的事情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你不妨回忆一下朋友圈里那些反转新闻,自己是不是也中过招呢?谣言被戳穿后,你有没有觉得,咦,这么明显的破绽,我当时怎么就信了呢!
我们怎么才能培养出这种洞悉问题本质的能力呢?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就是对事不对人。怎么判断有没有做到这一点呢?就看你能不能自我否定,如果你能做到自我批评,基本上这一关就过了。因为自我批评是对事不对人的极致表现,对自己都这么严格,对别人自然也松不了。
当然,没人喜欢被批评,除非你有一种强烈的成长心态,就像我们在《终身成长》这本书里讲到的一样,你只有先养成自我批评的习惯,对批评和负面反馈的容忍度才会高,才愿意积极地面对现实,这样的境界很难,但你值得尝试。
关于洞悉问题本质的第二点建议,就是拥有面对事实的勇气。如果你没有勇气,很多事情从源头上就被扼杀了,洞察力根本无从展现。
比如,在美剧《切尔诺贝利》中,调查员瓦列里·列加索夫发现,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是控制棒的设计问题,其实,隐患早就种下了,只是重要的利益相关人不敢、不愿抖出来。利益相关人还曾威逼利诱调查员先生,让他向公众隐瞒真相,最后,调查员不堪心理重负自杀了。你看,直面真相是不是需要勇气?
洞悉问题本质的第三点建议比较有意思,就是你要多和不同类型的人接触,包括你不喜欢的人。怎么讲?这其实涉及到创新如何产生的问题。创新是一种文化突变,需要新思维的碰撞,很多创新都是外行人做出来的,就是这个道理。
说一个我们都知道的例子:全球著名的创新中心硅谷,它的工作模式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在硅谷,可能一个10人的工作团队,10个人都是不同人种、不同背景的。毫不夸张地说,你甚至很难找到一个母语都是英语的谷歌团队。
那么以上,就是作者对如何培养“洞察力”的一个建议,它需要你对事不对人,拥有直面事实的勇气,以及多跟不同的人接触。
当然,我们要想真正解决“无解”的问题,光有洞察力还不够,你需要第二招:“非线性思维”这个武器。
什么是“非线性思维”呢?
我们得先来说说什么是线性思维?拿破仑的老师,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拉普拉斯认为,只要初始条件确定,用一个公式就能推测出宇宙中所有的物理运动,包括最大的天体和最微小原子的运动。
换句话说,拉普拉斯相信自己可以站在上帝视角,完整地复盘过去,精准地预测未来。这就是一种非常激进的线性思维,这里面肯定有bug,不然人人都能像股神巴菲特那样靠炒股赚钱了。
如果说线性思维是1+1=2的话,那么非线性思维,就是1+1≠2,你没法套用公式去得到答案。“非线性思维”这个词儿这几年很火,主要因为万物互联的时代背景。在如今这个复杂的世界,只要初始条件有细微的不同,结果就会千差万别,蝴蝶效应越来越明显。
大家都知道,蝴蝶效应就是说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几下翅膀,就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而在现实中,美联储收紧了资产负债表,也能让土耳其的里拉崩盘,GDP暴跌50%。你看,这些情况下套公式就行不通!
所以,当下的新世界越来越没有现成答案,如果我们还是按照过去那种一板一眼的应对方式,就好像你人在上海,手拿着一份北京市的地图,却想要去陆家嘴一样, 注定会失败。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培养出这种灵活有效的非线性思维呢?在书中,大前研一介绍了很多方法,我觉得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点:
首先,我们要有科学精神,知道怎么回到源头去思考问题。什么叫科学精神?其实就是敢于质疑。举个激进的例子,敢于质疑就是,如果你没有认真思考过一件事,就会下意识觉得它可能是有问题的。
假如有人对你说:“天空是蓝色的。”你可能会想“天空为什么是蓝的,它总是蓝色的吗?它跟别的蓝色的东西有啥区别呢?”这就是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科学精神,很多创新都是这么问出来的。
其次,带着前提意识去思考对策,也有助于大家培养这种非线性思维。这个建议说极端点,就是“无前提,不对策”。什么意思呢?东施效颦的故事我们都知道,说西施有心绞痛的毛病,经常蹙着眉在街上走,不漂亮的东施见了觉得西施皱眉好看,于是也学着西施那样皱眉走在街上。结果更不好看了。故事中,东施显然忽略了西施长得好看这个前提,才做出错误的行动。
在真实世界里也是一样,做任何事情都有资源约束和成本限制,而且这些都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些东西构成了我们解决问题的前提。在书中,大前研一批评了日本政府90年代的经济政策。
大家都知道,美国在经济衰退期,往往采取降息的宽松货币政策,简单地说,就是增加市场的货币供应量,美国政府用这种方法常常能成功刺激经济。在90年代资产泡沫破灭后,日本政府也学起了美国,但结果经济情况不仅没有变好,反而更糟了。
这里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呢?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个老龄化的社会,整个社会的需求比较弱,再加上整个社会的科创实力和投融资体系也跟美国差距很大,所以货币宽松以后,日本的实业根本没办法消化掉政府注入的大量资金。而且,因为日本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太低,日本老百姓拿到这些钱纷纷去买美国国债,这就让日本成了美国的廉价资金供给方。
政府的资金非但没有注入日本的实业,反而在日本的金融系统里空转,造成了巨大的浪费。这就是忽视前提(也就是日本社会的现状),盲目模仿的结果。所以啊,你看,前提对于解决问题来说多么重要?
接着,在大前研一认为,今天我们一定要拥抱不确定性。这也是大前研一关于培养非线性思考的第三个建议。我们生活在一个黑天鹅事件频发的世界,有的人,今天还在世界顶级的投行工作,明天就成了1.8万被裁员大军的一员。这就是德意志银行发生过的事情。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拥抱变化呢?
大前研一认为,不确定性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能力。在未来,精准预测会越来越难,结果会越来越朝着概率的方式存在。这样,就需要我们对可能发生的不同结果做预案。哪怕某个事情发生的概率只有1%,我们也要有对策。
就像樊登老师在《反脆弱》中提到的,锻炼自己的反脆弱性,凡事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我们才不至于被不确定性伤害,甚至从中挖掘出更多潜在的机会。当你学会拥抱“不确定性”,你甚至会期待它,因为杀不死你的,肯定会让你更强大!
培养非线性思维的最后一招,是“自我投资”。
大前研一对日本的教育很失望,他认为,日本学校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脱离现实世界,无法回应社会的真实需求。日本教育鼓励服从,与北欧那种鼓励创业精神的教育理念大相径庭,芬兰甚至连小学都有培养企业家的课程,它们的教科书上写着:学校没有提供答案的权利,支持孩子思考的权利才是学校的功能。这些内容,在日本的教科书上可是完全看不到的。为此,大前提出了他认为的解决方案——自我投资。
这里的“自我投资”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我们要提高自己对于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产出比,业余时间多学点有用的东西,少追剧、多看书、多听樊登老师讲书。
另一层的意思就是,需要思考的事情集中思考,不需要思考的事情别自寻烦恼。比如像扎克伯格这样一模一样的衣服买上几十套,把碎片时间积累成块,用于深度思考。
记住了吗,培养非线性思维的四点建议:学会质疑,带着前提意识去思考,拥抱不确定性,以及自我投资。
好,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怎么样找到无解问题的答案?
一方面,我们要能洞悉问题的本质,增强自身的洞察力;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理解这个世界的复杂性,心态上要足够灵活开放,习惯于非线性地思考问题。
有了这两点能力呀,我们就算掌握方法论了,但是陆游有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大前研一看来,想要把这浑身的本领落地:
首先,你要习惯有紧迫感的思考。用大前研一的话说,就是不断地提出疑问,然后努力寻找答案,抱着如果没有找到答案就会死的心态,将自己脑子里所有的相关数据都调出来分析。
光紧迫思考还不够的,你还需要保持心态的开放,对于新生事物要足够敏锐。在这方面,大前研一很有发言权。
这本书是2008年出版的,当时iPhone才刚出来,然而在这本书中,大前研一似乎已经“看到”了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注意我这里用的“看到”是打引号的,大前研一并没有真的看见,但是他不仅谈到了移动手机会怎么发展,还详细地介绍了手机的商用场景,仿佛他真的看到了未来一样。
比如,他认为应该将移动电话与GPS结合,用声音来指路,转化成影像显示道路指示图,这不就是高德地图么?他认为如果音响等级的无线耳机开发成功的话,肯定会很震撼,这不就是AirPods么?他又预感到移动电话将取代所有卡,公交卡、信用卡和网上的身份证明,大家想想,这可不就是手机钱包么?
另外,大前研一还讲到了自己对“预测未来”的看法:他认为预测没什么难的,如果你对于所有的信息都保持敏感度,愿意逼自己思考,并且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问题,那么这些结果都是必然会发生的,就跟物理现象一样自然。
当你预见未来的发展后,你要做的就是提前布局,哪怕你只是参与,收益也该是很可观的!
不过,预测看重的是逻辑,而非结果。思维方式比答案更有价值,因为有了正确的思维方式,你就能进行独立思考,然后灵活地应对新时代的各种变化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
好了,对《思考的技术》这本书的解读就到这儿了。在这篇解读的最后,我想留给你一个小小的思考题:假设上天给你一个机会,你可以拥有巴菲特的财产,或者巴菲特的大脑,你会怎么选择呢?为什么这么选?这样的选择会带给你怎样的未来呢?
音频下方附有文稿,欢迎各位书友进行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