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36:否定句

2022-11-27  本文已影响0人  康康2022

【原文】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子罕篇9.1)

【译文】孔子很少主动谈到功利、命运和仁德。

【读后感】

这一段话,后世学者专家有许多不同看法。除我采用的这条译文解释外,有人说应解为“孔子很少谈到利,却赞成命,赞成仁。”,有的则说应是“孔子很少谈到利和命,却赞成仁。”,这些意见分歧,暂且按下不表,只谈谈孔子为什么很少谈论利。

“利”,利益财富也,和“义”相对应。《论语》有这么一句话“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可见孔子是轻利重义的,他将重利还是重义,作为君子与小人的衡量标准。不看重,不关注,不追逐,不放在心上,生活中自然极少谈起。

除此之外,我认为,孔子不愿意在人前多谈论利益,更多是出于教育的考虑。

众所周知,孔子不是一般的思想家、政治家,他的眼光和境界十分高远。《论语》中有不少修身、处世、做人的道理,更多的是治国、救世、安邦的智慧。“礼”对于孔子来说不仅是祭祀的礼仪规程,“乐”对于孔子来说,不仅陶冶情操的艺术形式,“孝”对于孔子来说,不仅是为人子女应有的恭敬态度,这些种种,在孔子看来,是教化民众,端正社会风气的方法。

教化民众,最重要的是为其树立正面的榜样,多宣传好人好事,少谈恶人恶行——因为你谈论什么,就会将人的注意力引向何处

总把追逐利益和谋求财富挂在嘴边,只能激起人们更强的贪欲。无休止地讲论财富,不啻于鼓励人去放纵欲望,争夺利益。某些信息渠道对违法犯罪手法、真相的详尽揭露,本意是倡导大家遵纪守法,殊不知,难免不让人对“恶”的行为产生好奇和模仿之心。

孔子“罕言利”这一教育手法,马上让我想到:明天孩子背着书包出门时,我不要像往常一样,一脸严肃地说:“上课不要开小差、讲小话啊。”而是改为“你要好好听老师讲课,多回答问题。”明晚,老公做好饭菜一家围坐吃饭时,我不要挑剔”你做的菜为什么又这么咸?”而是说:”老公,做的菜越来越好吃了。”。

将否定句改为肯定句,也许生活就会不一样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