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经历
首先自我介绍下,我的名字很特别,就叫万里(万里长城的万里)。
今年是毕业十周年,也是到社会正式工作十年。从湖南大学毕业后,我就进入了一家外资企业上班。毕业当初也是懵懵懂懂,只知道这家公司是搞机械设备的,工资待遇也可以,招的职位也算比较高大上“管理培训生”。进入公司就进行脱产培训,顺德,香港,马来西亚总共培训半年。培训完后就回湖南正式开始工作。
毕业头一两年都是干劲十足,总想着干出成绩表现自己。但到第三年后,随着对公司文化,环境,业务的了解。明白了光埋头苦干是不够的,要学会站队,明白办公室政治,慢慢熬资历,建立自己的人脉圈。虽然第三年走上了领导岗位,但始终觉得自己不适应公司文化。并且因为职务的原因,有大量空闲时间,所以那时候就开始有想法做点事情。

做的第一个是和我们行业相关的业务。开配件店,当时三个人合伙。找办公室,找客户,找货源。因为两个合伙人都不是全职,只有一个人在运营。所以短短的三个月,项目就夭折了。
第二个项目是做旅游网站。四个合伙人,两个是资深导游。当时网站都做好了,准备上线。但因为主要核心人,把重心放到做旅游客栈上去了,其他合伙人也都是兼职。结果也是一样,三个月夭折。
第三个是旅游租车创业,两个合伙人。虽然这个项目到还在运营,但当时因为我在长沙,创业地是在张家界,我几乎没参与到日常运营,所以一年后我退出了项目。
这三个统一的特点是,创业合伙人都不是全职参与,没有全情投入。反思自己,没有详细调研,只是根据合伙人描述的来进行判断。没把自己当创始人,只把自己当股东,没有投入全部精力。所以这三次创业让我明白,团队愿景,能力,投入精力很重要。至于项目本身是否一流,并不重要。就像是我们的努力程度还远远达不到要拼天赋的时候。我们对于团队的建设程度还远远达不到我们要拼项目本身特性的时候。

第四个项目是开甜品店。起因是我老婆喜欢吃,后面一想自己开一家算了。说干就干,选加盟品牌,选开店地址,搞装修。准备了三个月开张。这次是和我妹妹两个人搞,我负责外部沟通,她负责内部运营。因为是张家界武陵源第一家甜品店,所以开张后生意还可以。第二年我们又找了个地方,开了第二家店。第三年发现,两家店因为所在地人口的原因,盈利有天花板。当时就考虑要向餐饮进军,所以当时又开始找项目,调研,选址,贷款,装修,开业。根据市场反应,不断的对产品进行改变,基本在第一年确定了走中西餐厅的路线。到现在已经是第三年,还在不断改进,现在店内增加了舞台和歌手,做音乐中西餐厅。
回想这次还算成功的创业,反思有几点:第一,避免了之前团队的问题,这次是和我妹妹一起,所以沟通交流无障碍,并且能统一愿景;第二,分工明确,全勤投入。我负责定方向和外部环境沟通,比如调研,加盟,租房,装修等。她负责具体内部运营;第三,能根据市场迅速作出反应。其实餐厅前几个月生意并不好,后面找出原因马上改变。

这些创业过程中,我主业还是一直在工程机械行业。从14年离开公司后,又继续创业。本行业第二个创业是“易机网”,二手工程机械网上交易平台。从一窍不通,到开发网站,APP,上线,运营,然后找融资。因为当时不懂游戏规则,所以错过了最佳融资时间,最后苦苦支撑了大半年,关闭了网站。转而做线下的二手机交易到现在。
反思这次损失惨重的创业,主要还是前期调研不足。我之前的创业都是属于小规模,而这次属于互联网平台创业,需要不断输入资金,靠自有资金是不可能支撑下去的。所以一开始的定位就没有找准。

这就是我目前创业的经历,现在线下的二手机交易公司运转还算正常,目标三年内做到一个亿。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