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的诞生——《人人2.0》读书笔记(1)

2019-08-19  本文已影响0人  花茶燕

写在前面

2019年初,当时我在某公司任职产品经理,公司CEO认识苏杰老师,他获赠一本苏杰老师亲笔签名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写给泛产品经理》,几日后,CEO将此书借阅给我,我如获珍宝,随即拜读。读毕,一些心得,记录于此。

想清楚——做出来——推出去

写作和做产品其实一个概念,“书”本身就是一个产品,内容属于软件产品,当被出版社出版后投入市场,就变成了含软件的产品,即商品。写书的过程,从思考、写作、编辑、写作、分享、编辑、观看、书写、分享、思考、写作,与做产品的过程,从思考、设计、编辑、评审、编辑、反馈、设计、评审、跟进落地、迭代,异曲同工。即:想清楚——做出来——推出去。

用心听,但不要照着做

在做产品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产品思维是“用心听,但不要照着做”。我现在所在的公司,有一次,客户对接人风尘仆仆得找我说:你做一个自动门一开,工厂全部机器人都停的功能。我很奇怪,为什么好好的工厂要因为自动门停止工作,那不是影响产能吗?我再细问:“为什么要都停?”他说:“有工人开着车,从自动门进来了,机器人都要停。”我追问:“为什么工人开车进来就得停止?”他说:“会撞啊!”我问:“机器人不是有避障吗?工厂开车进来是为了干什么?”他说:“工厂开车进来取货,不能被机器人影响到。”我再追问:“取货也不用整个工厂停吧。工人去哪里取货,取完货去哪里?”最后我问清楚了需求发生的实际场景,是工人从自动门开车进来,在门口一个小区域取货再原路出去,车速较快,怕撞了,只需要该区域内的机器人有回避清场功能就可以满足需求。如果照着需求方的说法,自动门开,机器人全停,可以预想到之后客户方还会提“不要全停,只要几台机器人停就行”的需求。所以,问清楚每一个需求的实际场景,用户痛点,才能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此处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产品基本功——对每个需求剥洋葱。

各种客户提的问题,一般都是经过扭曲、有欺骗性的,要怎么解决也没有标准答案。

只做一次的事情找可行解,反复做的事情求最优解。产品经理思维就是,去收集、分析信息的过程中,为不同方案的选择提供思路,有了更多选择,才可以做价值判断。

完美主义VS妥协精神

一方面要有“处女座”人格对关键细节的追求,另一方面也要有大局观,战略大于战术,知道合理妥协的必要性。这一平衡,需要长期训练的逻辑思维能力。

产品经理在干嘛?

产品架构:定义、规划产品,确定产品定位,规划、把握产品的节奏,对产品进行宏观把控。

产品设计:2B的产品,主要是业务逻辑、流程、规则的设计。

产品管理:狭义的管理,偏资源协调、跟进实施和团队建设。

产品运营:负责产品大运营,解决产品“有人用”。

产品:解决某个问题的东西

1某个:明确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

2问题:用户、需求、场景

用户是“角色”,

需求是问题的核心,直指人性层面,满足需求有三个方法:提高现实、降低期望

、转移需求。

一个调度系统产品的问题加以说明:如果觉得web上找不到小车机器人怎么办?

-提高现实:提高小车上报的稳定性,提高调度系统获取小车信息的稳定性,提高系统内部的稳定性。

-降低期望:想想没有调度系统时,得手工开小车,老板压根不知道小车在哪,纯人肉找车。

-转移需求:寻找新关注点,转移注意力。比如:万能的“当前网络状况不佳…”,help!

移动时代下,用户多样化、触达用户的渠道复杂化;需求丰富多样,也更碎片化;场景随时随地,在各种环境下。

移动时代对于产品经理的要求高于PC时代,需要学习移动产品基础知识,熟悉可以利用的硬件:话筒、GPS、距离传感器、环境光感应器、影像传感器、磁阻传感器、重力传感器、方向传感器、三轴陀螺仪、RFID、NFC、温度计、震动传感器。产品经理熟悉硬件,只要能够用起来,很有可能让产品有创新点。——技术推动设计

用户、需求、场景三个词,共同描述了“问题”: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想搞定什么事,缺一不可。

3东西:解决方案(产品、功能、特征、流程、服务等都可以算作东西。东西可以是有形的实物,也可以是一个无形的服务。)

解决方案不止仅限于当下的产品,更要关注背后的隐形因素——需要哪些合作伙伴、供应链怎么优化、线下部分怎么设计,等。找到一个优秀且合适的合作伙伴,事半功倍,所谓让专业的人去干专业的事,但专业的人不一定纯靠自己培养,可以借用别人家的。

分类是人类寻求高效认识世界的一种简化方式。

眼下,公司通过redmine管理,日报是每个人对于自己工作8小时的总结和分类,随着人数的增多,每个人都有日报,数量的直线上升造成了查看的吃力度,于是有了组长日报+组员回复的改变,这也是一种分类。

产品的维度分析,有从用户关系、用户需求、用户类型、产品形态和其它。

从用户需求角度,产品分为6大类:工具、内容、社交、交易、平台、游戏。大部分产品是多类型的混合体。

工具,解决单点问题——基本是用户要解决特定问题-需要做一个任务-使用工具-达成目标,那我们就给用户一个简单粗暴解决问题的工具。

内容,价值观过滤器——基本是主动(搜索、订阅)或被动(推送、推荐等)接触内容-消费内容-消费后行为(评论、点赞、打赏等互动,以及分享、传播等扩散行为)。

一定意义上,公司的分享会也是内容类产品,同事们主动或被动得参与分享会,获取分享者的内容,消费?谁在买单,公司在为讲/听分享会的工时买单,所以分享者压力就很大,消费后行为,往往表现为团队合作更加默契,人事部分享等扩散行为。

所以,内容产品,即需要一个能迅速吸引注意力的“有趣”表象,也需要一个能提供真正价值、长期沉淀用户的“有用”内核。

反推至调度系统,什么是调度系统的内容产品部分?

监视页面的画面、可视化的数据信息可以被认为是内容部分,整个调度系统的运作,如何“有趣”且“有用”得传达给用户。这里,需要分析用户是谁?操作工or买单者?操作工的人物画像,买单者的人物画像,都可以被分析;其次,内容被消费的场景是哪里?工厂?炎炎夏日or冰天雪地,工厂环境的多变性导致用户生理上无法长期查看内容,所以,可视化的数据信息是否需要展示在移动端,让买单者在办公室场景中查看?那么问题是什么,买单者的目的往往是为了提高企业收益,那这里又是值得详细分析的产品信息了。

社交产品的最大优势就是用户粘性相对高,最大的劣势是离钱比较远。如何“用户变现”是商业难题,却也是留住用户的法宝之一。交易,做生意卖东西。平台,复杂的综合体。游戏,打造平行世界——让平行世界与现实世界有了更多的交融。

调度系统是否是平行世界?技术团队设计游戏规则,制造游戏角色,给任务,充电养成,故障维修——其实,是在扮演造物者。

用户类型角度:

第一个角度:企业VS个人

第二个角度:群体VS个体

第三个角度:工作VS生活

第四个角度:男人VS女人

其他还有:产品形态角度、行业分类角度、盈利模式角度、关键资源角度……

行业成熟度角度:0-1,前者重研发,后者重创新突破。智能硬件,还在很早期,重点依然是研发。曾经有一个问我,你做智能硬件遇到过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我回答:技术限制,导致功能都是被迫砍掉,只保留基础功能且还不稳定。但我依然在智能硬件行业,原因有三:我喜欢这个行业,我看好这个行业,我希望技术突破可以带来机遇,即财富自由(哈哈哈)。

产品经理要找准【刚性需求和典型场景】,并且,问题和解决方案,不一定先有哪个,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它们的匹配。

确定要做什么产品

产品概念的提出需要确认五个要素:核心用户、刚性需求、典型场景、产品概念、竞争优势。

核心用户——吴秀波在2015年就表态:反对屌丝文化,服务中产阶级。这是产品的调性、品牌的人格化。核心用户定义越精准,产品设计、推广等过程中的目标将越明确。

刚需需求——真实、刚需、高频。

典型场景——可以通过有无“唤起点”来判断。主动唤起or被动唤起。

产品概念——为了解决什么人的什么需求,做了什么东西?为什么你的产品做得比别人好?

竞争优势——通常会找一个“竞争标的”,解决任务一个问题,如果有了已有方案,并不意味着不值得做了。而是,在做的话和现有的解决方案相比,是否创造了额外的价值?如果额外的价值大于转移成本,那么新的解决方案就能获胜。广义的竞争,真的需要比谁更懂人性了。

MECE原则(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即对于一个重大议题,分类要做到不重叠、不遗漏,而且能够借此有效把握问题的核心,并解决问题。这是麦肯锡第一个女咨询师巴巴拉·明托在金字塔原理中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产品概念筛选的要素分类方式:

产品概念筛选的要素:

做产品要顺势而为

有个分析宏观大环境的模板,叫做PESTEL,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法律。

微观大环境的一个目的之一:你做的产品最好和行业巨头形成互补,或者迅速做到巨头愿意收购你的地步。

做产品要顺势而为。这个势,说大点是行业的浪潮、公司和产品的基因,说小点是用户群体的特质、需求的特性、场景的特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