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文化村

考察文化村
成授昌
我一直以为旅游中游览景点是一回事,而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更是必要,这次柬埔寨旅游行程有了一些对于底层社情了解的安排,尽管也是蜻蜓点水,至少会让我们有个初步的感性的体验。
旅行计划里安排到一处叫做大榕树民俗文化村去看看,有机会与柬埔寨老百姓接触,有机会看看柬埔寨的普通农家。
据说这是柬埔寨唯一的文化村,接待过中国国家领导人,也受到中国的支助。
到达村口时,阳光温和清亮,透过路边稀稀落落的树荫洒落下来,椰子树叶上的露珠反射着阳光,形成一种特殊的光影效果,一层薄雾淡淡笼罩着路边的神庙,尖尖的屋脊的翘角,白色的墙,酱红的瓦、金色的装饰,一切让我们有一种不真实的迷幻美感,就如同一个迷离的梦境一般。
正沉湎于自己的感受,突然热闹的锣鼓声一下子爆发出来,原来在村口有一支欢迎的队伍,看上去,锣是铜锣,鼓则是细腰型的手鼓,有老人拉着好像二胡的乐器,有孩子拍着好像铜镲之类的物件,还有一些其他乐器,敲打好像没有什么节奏或是旋律,只是一股劲地使力,敲打出一番热闹,反而让我们倍感亲切。在柬埔寨其他景点里都有一两处演奏音乐的棚子,那是战争中遗留的残疾人的乞讨,这里显然是文化村组织的例行欢迎仪式。兴奋中,我的手臂被一个女子用三个指头涂了三点白粉,据说是一种欢迎的礼节。
看了一处寺庙的景点,在一棵大树的树荫下,我们看到一群看热闹的孩子,有的手里夹着自己家的弟妹,有的刚骑自行车回来,他们悠闲地相互游戏。柬埔寨一般家庭都要生养五六个孩子,大的带着小的,放羊式地散养,很多孩子不上学,即使上学的也是半日制,半天到学校,半天自己在家里做事,于是孩子们很悠闲,当然不少景点有许多孩子卖纪念品做生意,帮着家里挣钱,文化村没有看到孩子做生意的,估计这里经济条件好一些。
然后我们就出一个门转入普通农民居住地。柬埔寨的房子一般是吊脚楼,几个木柱支撑起一个房屋,简陋的木梯上下,屋里基本没有家具,只有一个平板大床,那是一家人睡觉的地方,一户人家子女很多,和中国不同,养了儿子是要嫁出去的,所以男孩不上学,可以去寺庙当和尚,学习一些生活的技术,女孩上学,长大要工作要娶亲的。
我们来到一家房子里,上下可以参观,这家有两座房子,形成L形,四周都是椰子树,芒果树,沿着田埂看远处是稻田。在这家屋子的一处地上堆有七八袋粮食,被一张油布盖着,据说那是一家的口粮。在L形的连接处有一个小房子内砌有一个大水池,旁边一个蹲坑,算是厕所和洗澡的地方。楼下有一张大大的床,上面杂乱地摆着一些东西,其中有一台简陋的风扇和一台老式的大肚子的电视机。看得出这家人家比较富裕,用得起电,柬埔寨的电很贵的。屋子周围散养着鸡,看到的柬埔寨的鸡都是一种斗鸡形的身子长长的品种,很瘦的感觉。在一个烂泥塘里散养着猪,有一些臭味,两条牛安闲地卧在屋前的在地上,瘦骨嶙峋的样子,据说干活时很有力气,还有几条狗来来去去。一个竹匾里晒着虾干、鱼干,有一些苍蝇飞来飞去。
一会儿主人回来了,热情地招呼大家,看得出那是一位精明能干的大嫂,大嫂很快开始卖椰子,一把大的劈刀在她手里舞得很熟练,不少游客开始坐在她家的床上吸着椰子的甜汁,一片安详的景象。后来一位穿着光鲜的女子把大家召集到二楼的一间空房子里,介绍一些当地的风俗人情,只是一会儿开始推销银器,有了一些现代旅游景点的气息。
柬埔寨人民与中国人民有着传统的友谊,中国支援柬埔寨完成了很多大的项目,铺路架桥做了很多好事。 行程中一次导游问我们柬埔寨最高领导人是谁?有说洪森,有说西哈努克,导游一个劲地摇头,最后说是你们的大大,虽然是玩笑,看得出中国与柬埔寨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