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1027期,现场发生了什么?
最近在追《奇葩说》,不过,我对于节目里讨论的那些「敏感」的论题兴趣不大,就像马东说的,这些话题本身并没有对错,一场辩论的胜利或失败并不会改变什么。
我感兴趣的是,节目的现场到底在发生着什么。为什么现场的气氛会如此沉重或轻松?为什么观众会给这个选手投票?为什么一个人会完全掌握一场比赛的节奏?
在节目的现场,气场、感觉、气势这些玄而又玄的东西好像具象化了,真正的压倒性胜利往往都是气场完全压制了对方,认为自己正确的重要性远高于真正的正确。
而在10月27期这期里,我发现了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发生在詹青云与董婧开杠这短短一分半钟里,或者可以说发生在詹青云说出4个字的短短1秒钟里。
詹青云是我很喜欢的一个辩手,学院派的典型代表,除了拥有学院派选手典型的强大逻辑之外,还有着非常适合《奇葩说》的强大共情能力,她除了能找到辩题的每一个逻辑角度并深挖,还能让自己的说理深入每一个人的内心。
在外表上,她一直是一种风轻云淡的姿态,即使是一些沉重严肃的话题,也能在带你沉入她气场的同时从容抽身,经常在几句话的结束一个不易察觉的微笑,让你发现原来你已经落入他的逻辑包围中,那种自信的微笑在告诉对手,我掌控着全局,你尽管放马过来。
她几乎从未把自己带入情绪中。
而在这一期,与董婧的开杠中,开杠前一如既往自信强大的詹青云,离开舞台落座时,却是一脸的沮丧,自那个时刻至这期节目结束,詹青云再也没有自然地笑过。
我很好奇,刚才这短短的一分半钟的开杠里,发生了什么。
把画面倒回去一帧一帧地仔细看,我找到了詹青云情绪变化的结点,在52:28这个时间点,詹青云的发言,「你可以用各种方式发泄,你可以买醉,你可以发微博,可是你不能伤害别人。」
产生最大魔力的是这四个字,「伤害别人」,在说出这四个字的时候,詹青云皱着大大的眉头,说完之后也是一脸阴沉。
气氛在这一瞬间变化了。
开杠之初,董婧很亲热地称呼詹青云「青云姐」,辩论也是停留在论事的友好氛围中,在这之后不止詹青云状态变了,董婧身上也发生了某种变化,董婧在发言时握着「杠杆」的手不断的松开合上,她不敢看詹青云,双眼望天,你可以感受到她的紧张和逃避。
找到了这个变化的结点,那么问题来了,这种风云突变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呢?必然有什么真正触动两人内心的事情发生了。
百思不得其解之时,突然想起了之前一场场外的撕逼,傅首尔与董婧因为化妆而引起的风波。
简单查了一下事件经过,两人因化妆师的问题傅首尔动手打了董婧,董婧发微博叙述事件经过,但是最后反而是董婧出来道歉,具体的事件经过不清楚,不过从董婧道歉这个结果来看,董婧应该是理亏的地方更多一些,到最后两人都离开了节目组。
可以大胆的猜测,詹青云的情绪失控就是因为这件事。
詹青云是傅首尔的队友,两人是队中最厉害的两人,联手打了多场比赛,在磨合中关系必然深厚一些,在这件次冲突中,詹青云更倾向于傅首尔一边,她也认为董婧的微博对傅首尔造成了伤害。而这件风波恰好发生在两人辩论之前。
所以詹青云说到「不能伤害别人」,一直超然物外的她一下子把自己带进去了,后面也就无法超然了,而她在不能伤害别人前面还有四个关键字,「你可以发微博」,可以说是非常明显了。
詹青云作为专业的辩手,虽然有非常大的优势,然而也有自己的弱点,就是开杠,之前的开杠环节中,她一直保持着理智与礼让,这让她在这个环节无疑会被「不讲理」的对手紧逼,虽然她知道自己逻辑没问题,但是开杠靠的不是理智是气势。
而这次开杠,却因为理与礼的沦陷,可以凭着一股情绪与对方争到最后。
看过这期,突然发现,詹青云其实是一个「情商不高」的人,他并不能自如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一旦沉入情绪中就很难挣脱。而为了保护自己的这个缺点,她披上了理智与礼貌的外壳,不轻易外漏真正的情绪。
还有一点感触非常深,当詹青云表达了恨与谴责之后,感到畅快了吗?好像在很多人那里是这样的,但是为什么詹青云反而彻底的沉在了类似于沮丧的情绪之中呢?
我觉得,是因为她发泄得不彻底。虽然他表现了自己的不满和谴责,然而她的理智还在拴着他,所以她表达的很克制,很隐晦,而且她一定把这种控诉当成是自己的罪恶,所以在这样并不畅快地控诉之后,反而被愧疚自责与未尽的愤怒谴责掺杂的复杂感情彻底打败了。
愤怒是坏的吗?不是的,但是我们成长的环境中却有很多人告诉我们,你不能生气,你生气就是一个坏小孩。
我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人们眼中的老好人,不敢愤怒,偶尔让自己小小的愤怒一下往往会带来更多的自责,而只有彻底地愤怒才发现,原来愤怒可以这么爽。
詹青云很幸运,他来到这样一个需要表达真我的环境,以往的理智与克礼已不足以支撑她走到最后,真实的她已经开始显现,无论如何,这都是好的开始。
期待她能在后面的比赛中发现彻底真实的自己,实现破茧成蝶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