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圈推首文章池建筑结构设计及设计管理建筑圈

设计人,你与一线城市的距离已经渐行渐远

2017-08-13  本文已影响54人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到一线城市做设计,注定漂泊,不值!

网友:

朝露大哥,从知乎到微信关注您挺长时间了,我一直有个疑问:

结构设计有必要到一线城市去感受一下么?

比如现在可能去的深圳XX建筑(原XXX院),一线城市与普通的省院差别大么?

深圳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怕的城市,现在的选择是去深圳,或者在家乡的房地产做工程管理岗(X科,但不是新动力,相对来说不太受领导重视),今年研究生毕业,最后一次抉择。因为择业,居然有了选择恐惧症。

其实各方优势都很明显,去深圳可能遵从走设计这条路的心愿,但注定漂泊,也有很多师兄说可能不值

在家乡,虽然不受领导重视,但是在家确实是安逸的生活,不用想房车这些因素。

内心想法是结构设计,但从行业内看各种评论,普遍结构设计者大多都在另寻他路,有一种很悲观的气氛,以及自己选择的工地地点是深圳,对于自己来说确实是个很大的挑战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道理懂了,到了自己这边,却迟迟做不出选择,真想给自己两耳刮子。

我只想过我想要的生活仅此而已

如果是家里的脊梁

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

I must study politics and war that my sonsmay have liberty to study mathematics and philosophy.

My sons ought to study mathematics andphilosophy, geography, natural history, naval architecture, navigation,commerce and agriculture in order to give their children a right to studypainting, poetry, music, architecture, statuary, tapestry, and porcelain

(我必须研究政治和战争,因此我的儿子们能够学习数学和哲学.我的儿子们应该学习数学、哲学、地理、博物、造船、航海、商业和农业使得他们的孩子们可以学习绘画、诗歌、音乐、建筑、雕塑、织物和瓷器。)

这和我们的现实是何等的相似:

出身在小地方的上一辈如我们的父母者,会倾其所有,用尽一生功力,至少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大一点的省会城市;等孩子到了省会城市落了脚,孩子又想着把他自己的孩子送到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安家,乃至更广阔的世界。

从教育素质的递进,到城市地理的迁徙,乃至阶层的超越,这个异常艰难但无比美好的过程,至少要经历两三代人不懈的努力。

我们何尝不是这浩荡的劳顿大军中的一员?

身边不乏这样的例子:老一辈的设计人,尽管搞设计搞弯了腰,花了眼,白了头,但赶上了红利,钱是赚够了的,于是,他们得以让下一代有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现在红利期虽然过去了,但行业在整合和变革中,仍然有金可淘--时代大潮是如此汹涌澎湃,这不进则退的逆水行舟之旅隐藏着许多踏浪前行的机遇,也承载着许多人的梦想。

如果你是家里的脊梁,此刻犹如手掌命运方舟之舵,选择航线之前,想想当初这艘船是为什么出发,想想原本想去哪里。

如果心有猛虎

要靠自己白手起家的在一线城市立足,真的很难。

而在我们行业这个困难时期,单单靠着在设计院画点图,或者去地产打份工,那只能勉强糊口,想要有立锥之地,更是难上加难!

如同Jay-Z歌里所唱:

8 million stories outthere and they are naked,

九衢三市自是故事繁多

Cities is a pity half ofy'all won't make it,

但靓丽都市充满着遗憾,是的,你们多半无法成功

可对于心有猛虎之人,如果选择退却,这只怪兽只会一直在心头上蹿下跳,让余生一刻不得安宁。

他们心中清楚得很,前路尽管困难重重,会历经艰辛,但那儿确有人生最美的风景,美到让这么多热血的灵魂飞蛾扑火般前赴后继。

这看不完的纸醉金迷,我TM至少得去看一看啊!而且一个都不能少。

In New York,

在纽约

Concrete jungle where dreams are made of,

这个由梦筑城的钢筋混凝土的城市里

There’s nothing you can't do,

你可以为所欲为

Now you're in New York,

因为你现在在纽约

These streets will make you feel brand new,

街道会让你感觉焕然一新

The lights will inspire you~~

灯火斑斓,给予你无限灵感

吃瓜群众会想,这么辛苦,却很可能不会成功,这会不会不值得?

但这群人不会这么想,因为他们知道:

怕的其实不是输赢,怕的只是无为带来的悔恨--只有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拼过一次,心中的那头野兽才得以安然入眠。

别TM鸡汤了,我只想过我想要的生活,仅此而已

真的很巧,刚刚读了Spenser推的一篇文章《二十几岁住在哪里对你有多重要?》。

不用觉得文章里的事情与我们设计人无关,其实,都可以投射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

一个声音说,我想选择安逸。

一个声音回答,“如果有机会的话,千万不要贪恋安逸和温暖,你要在年轻的时候,住在一个大城市。”

一个声音说,我现在就想选择在小城市扎根,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一个声音回答,“你只有早早看见过最好,享受过最好,体验过最好以后,你才有资格说,我选择在大城市生活,还是选择在一个宁静的小城市里生活。你只有见过一切,你才有资格选择。”

一个越来越大的疑惑,如果我选了,会不会后悔?

不,你不会,当“你见过这个世界上的好,你见过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你知道你值得一切更好的东西,所以你会更加笃定,更加心无旁骛地努力。”

而这一切,在大城市才能遇见。

看热闹不怕事大

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一贯是去鼓舞和煽动,有点“看热闹不怕事大”的意思;但这确是我内心所想:

没有牵绊、没有包袱、胸有抱负的年轻的灵魂,为什么不去仗剑天涯?你在害怕什么呢?

于是我这样回答了这位朋友:

结构设计有必要到一线城市去感受一下么?

去一线城市感受一下永远都是可以的,但如果这辈子都是在设计院以做结构设计这样一个职业谋生的话,多半会铩羽而归,因为这个工种对于大城市而言不再那么受青睐,比如,像上海连一注结构考试都收限制,由此可见一斑。

一线城市与普通的省院差别大么?

我觉得,就在设计院做结构设计而言,大平台肯定有项目资源优势,但这个和设计院是否在一线城市的关联并不强,更多可以关注,不同的平台,对于刚进去的人能得到多少锻炼和实惠。

是否值得选择去一线?

下面的建议请谨慎参考。

1、 看自己身上的包袱,即,你的家庭基础是否允许你暂时的漂泊,不允许肯定以家人为重,允许的话,继续下一条;

2、 看你自己的人生规划,是愿意享受别人说的那种“安逸”的生活,还是说内心还是有一丢丢的不甘平凡,如果是后者,继续;

3、 去了一线城市,如果想以在设计院结构设计这个职业立足并有所发展,会很有难度,当然也不是说没有机会,但需要有本事,且有运气走在行业的热点趋势上;

4、 去一线城市,更多是为了开拓一个人的眼见和视野,这里交往的圈子、经历的事情、甚至这里的水泥森林,都会给一个人带来内心的激励—前提是,不能两耳不问窗外事的去做设计画图,而需要你从这些经历中总结、提炼、获得滋养、找到目标、而点燃内心的火苗。

在这个情况下,结构设计的工作,只是你叩开社会大门的敲门砖而已,虽然这个敲门砖现在大家看着觉得寒碜了一点,但总还是有相当部分的人拿着比这个还寒碜的东西,赢得了人生。

人生的牌局就是这样的:你手上没有双王四个二,有王炸的人老早就叫了地主了,可是,也不总是地主最后能赢。你说对吧?

设计人和一线城市的差距不是行业,那是什么?

在微信上回复了自己的建议后,这位朋友才告诉我:

今天下午就要决定签到哪里,再考虑一个小时。

擦!!

我当时一脸懵逼,没想到此刻我是出现在他马上要做出抉择的人生路口—这要是把别人误导了,他会不会打个飞的来成都削我?

接着,这兄弟问我,如果是我来选,会选择哪里?

我一边说着,选择一线城市,一边在想,自己不就是当时贪图安逸,而逃离了上海,回归巴适的成都么?和一线城市失之交臂的时候,差了点什么呢?

在看了我推荐给他的Spenser的文章后,他在朋友圈引用了文章留言中的一句话:

请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

也请明白,那些人大都曾隐忍过你尚未经历的挫折。

哦,好像明白了:

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敢于经历多少挫折,这与行业无关,只关乎勇气;

是的,我们许多人与一线城市的距离,差一颗进取的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