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财电子商务IT

购物拼多多,出门共享单车,爱吃榨菜方便面,消费真的降级了吗?

2018-10-25  本文已影响5人  企创网

企创网:一年一度的双十一电商狂欢节,已经近在眼前。与往年双十一前铺天盖地的猜测今年的全网成交量又会提高多少,快递包裹量又会突破多少不同,身边朋友对于双十一的讨论热度明显低了不少。

而同此同时,“消费降级”的说法却在朋友圈、微博和各大新闻客户端频繁刷屏,小创的朋友圈里也到处都是朋友们的花式哭穷、比惨。还没完成消费升级,怎么突然就消费降级了呢?

朋友圈花式哭穷、比惨

以前站在爱马仕门口望洋兴叹,现在沉迷上闲鱼淘二手商品——

以前各种网红奶茶店打卡拍照朋友圈,现在老老实实买原材料自己做——

以前各种小红书日韩代购化妆品,现在天猫淘宝买些促销爆款也能接受了——

星巴克再好喝再有格调又怎么样吗,只要价格足够低,身体总是很诚实——

消费降级,真的来了吗?

消费降级论调因何而起?

吃着榨菜和泡面,购物拼多多,出门共享单车……低价商品的热销、共享模式的盛行,让许多人开始相信消费真的降级了。

从方便面巨头来看,康师傅上半年方便面收入为111.34亿,同比增长8.4%。统一上半年方便面业务收入41.52亿元,同比增长8.0%。

超市中被抢购一空的方便面 ↑

榨菜上半年销量也相当喜人。涪陵榨菜公司继2016~2017年连续两年销量持续大幅增长后,2018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11%。

涪陵榨菜2016~2017年销量大增 ↑

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认为方便面、榨菜这些消费品出现的场景往往和低价消费有关系,因此,网友将方便面等低价消费品大卖当成消费降级的绝佳铁证。

此外,很多人也在选择省钱的生活方式,比如出门不再打车,而是骑共享单车;旅游住民宿、不买纪念品;健身不再选择昂贵的年卡和私教,而是选择一张瑜伽垫和一堆健身APP……

消费的真相究竟是?

但是,就因为方便面和榨菜销量大幅上升,拼多多用户不断增加,就判断中国全面进入了消费降级阶段,是不是也太过武断了呢?智慧的小创从来都是“以理服人”的,直接上数据——

方便面销售额增长=消费降级?错!

康师傅的销售看,中低价袋面下降,高价袋面和桶面增长!同学,现在的方便面已经不是N年前的货色,高质高价成为新特征。

涪陵榨菜卖得好=消费降级?错!

涪陵榨菜为什么利润大增。首先是销量大增:

其次是价格提升:

吃榨菜是中国人的传统,N年前吃自制的,后来吃街头巷尾摊贩散卖的,现在吃名牌标准化生态有机的,涪陵榨菜乃榨菜界的第一豪门,销量当然飙升咯!

拼多多上购物多=消费降级?错!

谁在拼多多上购物?

主要是四线及以下城市和广大的乡村。这些地方原本就是无牌或山寨横行,现在用 拼 多 多 ,一件也包邮,买到正牌商品的概率提高了不知多少倍,这该算升级!

这些人收入如何?

月薪3000元以下的占了半数。这些人本就不去高大上的海淘平台,很多网购都是从拼多多开始的,无非是线下消费转到线上,是平移而非降级。

不是消费降级,而是消费分级

那么消费降级的说法既然被数据证明已经是不用靠谱的,是不是就可以证明消费升级就是对的了?如果你这么想,显然就是Too young too simple了。消费降级和消费升级之间,原本就不是非黑即白的关系。

事实上,多数中国人的消费,正在经历的是分级:一方面,消费升级如火如荼地进行;另一方面,消费升级结构分化,逆消费升级现象频频出现,尤其体现在生活消费品领域。

与消费升级相对应,逆消费升级指的是在差距不大的情况下,消费者不追求高价格、高效率、品牌和优质服务,而是更多地追求物美价廉。

还是以拼多多为例:对比拼多多和京东的用户分布,不难发现拼多多65%的用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而京东的用户一半来自一二线城市,一半来自低线城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拼多多通过低价策略瞄准新入网的低收入人群,实现野蛮式增长。

此外,拼多多的用户中70.5%为女性,25-35岁年龄段的用户占比超过57%,这部分用户多为已婚妇女,对生活精打细算,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她们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拼团。拼多多的成功,根源并不在于低价,而是对于目标客户群体的精准定位,这就典型的消费分级表现。

再以很多消费降级概念推崇者喜欢拿来举例的名创优品为例:名创优品的产品策略与迪卡侬、优衣库类似,低价的同时,通过精美的外观、创意的设计和优良的质量打造爆款和高周转率。四年开店2600多家,2017年营收突破18亿美元的成绩,充分证明了它品牌定位的成功。

名创优品的目标消费者主要是18-30岁的白领和学生群体,力图通过极致的设计和极高的性价比解放他们的购物压力,增强购物所产生的幸福感。名创优品的成功,并不是因为原来LV、香奈尔、迪奥都来消费降级买名创,而是从一开始名创就找对了目标消费人群。

真正影响了这一轮中国消费趋势改变的,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房价对消费的挤出效应、中产阶级的焦虑和虚荣之后回归理性消费。

鉴于频频发生的逆消费升级现象,与其片面地用“消费升级”描述这个时代,倒不如说是“消费分级”:一方面,越来越多人追求精品,愿意为建立在产品本身价值之上的品牌溢价和情感价值买单;另一方面,低线城市仍有很多居民追求低价,高性价比产品在一二线城市也仍然大有市场。

注:本文素材综合整理自网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