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楚语上》子常问蓄货聚马,斗且论其必亡
2023-03-25 本文已影响0人
祥致
譯文:斗且在朝遇令尹子常,交谈,询问怎样才能聚敛财宝和马匹,斗且归家告其弟说:"楚恐将亡!否则,令尹也将难免于难。我見令尹,其询问怎样积敛财宝,饥似豺狼,这是败亡之兆象,古時,人积财货不妨百姓衣食之利,国家聚敛征用马匹足多军用,公卿的戎馬能与兵赋的需要相称,不超这个限度。公卿财货足夠馈赠贡献所用,大夫财货足夠供主仆使用,也不超这个限度。财货马匹过多,百姓就会穷困,百姓过于穷困,就会产生背叛之心,那凭什么来立国呢"?
以前斗子文三辞令尹职,家无隔夜粮,此因体恤百姓的缘故啊。楚成王听说子文吃了早饭就没有晚饭,每逢朝见,备肉干一束,干粮一筐,送子文,直到现在已成惯例。成王每颁子文这些俸禄,子文一定要逃避,直到成王停止,他才回来复职。有人对说子文:人活都欲追富求贵,而您为何回避?子文答:人从政,为保国护民,民众都很贫困,而我却得富贵,这是劳民而自富厚,不知何日遭祸而死,我不是逃富,而是逃死。楚庄在位灭敖氏家族,只存子文之后,直到现在还生在郧地,做楚良臣,必首先体恤百姓,而后才能富己。
现在子常,是先大夫之后,辅佐楚国国君,却无好名于四方,百姓瘦弱饥饿,日益严重,周边布满堡垒,路殍相望于野,盗贼张胆明目,民众惶恐无依,他不顾念体恤,反而聚敛财货,他招民怨恨太多,积财货愈多积怨畜恨愈深,若此,不亡则何?对百姓心中之怒愤,如防大河,一旦崩溃,损害必大且多,子常下场能比成王灵王好吗?成王无礼于穆王,他临死欲吃熊掌,穆王不允,未食熊掌既死,灵王不顾百姓死活,全国人唾弃他,子常执政,比成王灵王严重,他独无力用什么来抵御呢?一年后,发生柏举之战,子常逃郑,楚昭王逃随國。
斗且:春秋未期楚大夫,斗氏名且,斗且見微知著,知楚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