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无伞•克敬(这其实是一篇反省文)|12.6

2021-12-06  本文已影响0人  宁山河
惟天无亲,克敬为亲。

宁山河见方知有。

方知有说:山河,你最近有没有听到一个声音?

宁山河说:是有这么回事。虽然我有意识地不时穿插些类似小说一样的故事,比如“莫非和裂口女”、“苏兰和超级思维机器(人)”、“虚构的形象(相)是怎样炼成的”、还有最近的“练不完的武功”……

方知有:我想你要说“但是”了。

宁山河:……但是,乃至追溯到我和你上回的对话(“二老炒蛋”,其中叙述了学习前人经验知识的隐患),我还是觉得未免有些太过于“理论化”,通俗来说就是“大道理”,占的篇幅过多了。

方知有:所谓“大道理”,一是说“大家都知道的理论”,二是“大家都认可的道理”、三是“大家不愿讨论的道理”,还有就是“大而无用的道理”……另有种种,不一而论。你的是哪一种?

宁山河:……大而无用吧!

方知有:有没有可能说,将来会遇到认为你“大言不惭”的看客。也就是说大话毫不感到难为情。《论语•宪问》中说:“其言之不怍(zuò,惭愧),则为之也难。”

宁山河:……

方知有:宋朱熹在《四书集注》里说:“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矣。欲践其言,岂不难哉。”

宁山河:……嘶!让我想想再说。

方知有:你想。

宁山河:这个议题,重点不在于有没有人这么认为,而是我对于这样的文稿处理是否满意……答复是否定的。我自己肯定不满意,我说自己心中最近有一个声音,说的就是理论过于苍白,大而泛之,空洞也未免无趣。对于平常人家来说,这就好似有渡不过的难关,解不开的疑惑……

方知有:哲学,哲学谈不上、批判,批判无逻辑、科学定理、定律,明显不是……

宁山河:你这就让我无语了(捂脸jpg.)。

方知有:然——也并非一无是处。

宁山河:我想是的!毕竟整来整去,付出了一些东西,也有些许收获。其中一些东西,比如“安迪—比尔定律”——即便用在简书这里也是适合的——而这并不需要额外的行动实践——人居其中了。比如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这句话,对我来说是一句警示,是我从《道德经》中特别摘取的。

方知有:然而,不可否认,对于路过的读者确实有空洞无用的嫌疑,这个从你的阅读点击率,以及点赞、赞赏就能看出。话说,你的至今是一个赞赏的都没有的。

宁山河:……

高而不崩,则祈羊至矣;渊深而不涸,则沈玉极矣。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古今一也。

日月不明,天不易也;山高而不见,地不易也。言而不可复者,君不言也;行而不可再者,君不行也。凡言而不可复,行而不可再者,有国者之大禁也。


*认知升级

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每天学习一点点,争取让自己的认知边界再往外延伸一点点,才是你当下最应该做的事情。

认知,通过心理活动(如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获取知识,它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动。

李笑来认为人脑操作系统模型由以下3个层面构成:1.概念与关联;2.价值观与方法论;3.实验与践行。

在李笑来看来,衡量一个人是否聪明的依据就是:看他脑子里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看他脑子里那些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之间,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关联

价值观排序,意即哪个价值更重要,并不是天然就掌握的,而是在准确认知概念及关联后,才能够有能力去比较:在什么样的情境,哪个比哪个更重要。原因在于,如果你不能准确知道这个价值是什么,那个价值是什么,就无法判断它们之间孰优孰劣。

在比较判断的过程中,就会产生行动。而行动要有效,则要讲究方法论。支持核心和外围升级,是通过实验和践行。通过实验(例如思想实验)和践行,才能够量化反馈,验证方法论的有效性。

*认知偏差的警言训诫

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荀子•不苟》篇中有云:

喜爱还是厌恶,获取还是舍弃的权衡标准是:看到自己喜欢的事物,就必须前前后后考虑一下它令人厌恶的一面;看见有利可图的事情,就必须前前后后考虑一下它可能造成的危害;两方面权衡一下,仔细考虑一下,然后决定是喜欢还是讨厌、是获取还是舍弃。如此,就不会出现偏差了。

大凡人们的祸患,往往都是片面性害了他们:看到自己喜欢的事物,就不考虑它可厌的一面;看见有利可图的事情,就不去反顾一下它可能造成的危害。因此行动起来就必然失足,干了就必然受辱,这是片面性害了他们而造成的祸患啊。

而《易传•系辞下•第五》则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可见,作为平常人来说,未虑有名,先须保身也。故事有不可为也,非为其善,乃全身也。(所以我准备放弃这种成文方式,然而必须等到我整理完故旧的文稿。所谓“絜”:jié 束丝之形是糸之范式。以刀割草是㓞之范式。糸、㓞两范式叠加。以刀割草并整理束之是絜之范式。——“絜文辞”就是说:我要把这些文稿整理完才能成辞……)

《了凡四训》: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生。

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即时当顺利,常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窭 jù)

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孟子•尽心下•三十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