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兵
【一】 楔子
天津的秋天,气爽怡人,冷暖适中。✘✘旅第一届军事体育运动会在全旅官兵的喧天声中拉开了序幕。田径场上,拉拉队员腰系大鼓,手持鼓槌,助威声气势磅礴、此起彼伏,运动员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伴随着一声声发令枪响,健儿们犹如离线的箭,驰骋在赛道之上;一次次速度和耐力的角逐,一次次综合素质和协同能力的比拼,一次次体能基础和军事技能的较量,让战士深刻感受到运动会上的“军味儿”和“战味儿”。
四百米比赛起点处。第五道的黄学康上穿贴身黑色背心,下着超短运动裤。流畅的身形,饱满的肌肉暴露无遗。周围观看的女兵都满眼桃花开,而他却旁若无人般,专心致志地试跑。
“各就位”“预备,跑”跟随着指挥员口令,黄学康所有的动作一气呵成,依靠自己的经验和高超的水平,最终在比赛中胜出。拔得头筹。四百米一完,又转移战场,在拼的你死我活的战术场上,他那矫健身姿,从不托泥带水,干净利落的动作,也顺利让他载誉而归。经过两天半的时间,他参加了很多项目,有他拿手的他想证明自己能行,他不拿手的,他也尽力去比赛,至少能证明自己不行。于是他也成为了几天下来,为团队赢得积分最多的人。
在欢庆成功之际,连长很高兴的说:“黄富康,这小伙真不错。”这句话让他高兴了很多天,为得到上级的认可,他觉得再怎么付出都不为过。带着这种信念,他勤学苦练,在年终考核中,成绩也名列前茅,也因为长期表现突出,并在关键时刻能够顶得上去,刚转上士官不仅得了先进个人,也挤身班长骨干行列。
【二】梦启时分
提起黄富康,了解他的领导和战友都赞不绝口。他和我是同年兵,还同是一个火车头从南方小镇运到北方的。入伍三年来,他坚持梦想,不断超越自己,在强军路上走出了一段精彩的追梦之旅。
你第一眼见到他你会误以为他是东北人,不说也知道,在人们的映像里,东北人都是高高的壮汉型男。然而他的军旅生涯的起步也更大原因是他的形象导致的。新兵下连的那一天,就因为“第一印象”被警调排的人硬生生的拉走了。在入伍之前,他对部队的认识就是各种阅兵式中昂首挺胸,步伐整齐划一的官兵。也因为被吸引才来当兵的。一心就想当个仪仗兵。到了部队才发现,一切都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身在警调排,队列会操是必修课,第一次会操,黄富康还没上场就开始脸红心跳,手心出汗,紧接着两腿软棉无力,他们班一上场,他瞬间就懵逼了,之后的事不拿脑子想也知道,齐步走的第一步就“顺拐”,只记得场下有几个人在偷笑,还有场上班长无奈的表情。下场后班长并没有批评他,只是对他说了一句话,“部队有句老话,尤其是在我们警调排算是单位的门面,你要记住在挫折中成长,在打击中进步。”
成功的花朵,人们往往只羡慕他的明艳,却很少想到成长过程中浸透着奋斗的汗水。这件事情后,他发誓一定要成为班级里的队列标兵,专业能手。从此,他把所有的闲暇时间都用在了军姿.队列,和战备执勤相关专业上,认真学习每个环节,认真领会每一个动作要领。虚心请教每个问题。抓紧体能训练。很快就成长为专业上的行家里手。
第二年,新兵又来了,在建功立业的心理上挣扎过后,原本当副班长的他选择和新兵下连到基层连队。这一次也不得不怪他那彪悍的身体,又是这个原因,他被下到了通信连有线班。算上在火车上见过一面,在通信连我们称得上是重逢,在基层工作经过变动,专业也随着变化,为了适应岗位的变动和装备的更新,他一如既往地苦学。
那天,有线专业的500米收放线,线头接续,攀登固定。已经练习了快一个月了。左手虎口被被复线磨出了茧子。
四肢精疲力竭的他,只能咬牙与线杆对峙在3米高的空中,稍微一仰脖子,就可以看到“攀登固定”课目的标准线,可是这一阵子,他感觉却像天际一样遥不可及。
实在不行了,上不去了,可是也不想放弃,就这样抱着,烈日当头,他越是想抱住越是手不停的发抖,额头的汗不停的往下流,他的牙咬的很紧,腮帮的肌肉发硬有些突兀。挣扎,还在挣扎,终于久撑不住,极速滑落下来。双手还是死死的贴在杆上。摊开双手一看,整个小臂和手掌,密密麻麻扎满了倒刺。
从针线包里取出备好的针,挑完倒刺,看着手臂上红红一片,全是血点子。看着都让人心疼。班长叫他不要再训练了,这个科目,他已近练了大半个早了,歇会,再说你都受伤了,去卫生队去看看。
“没事,我还可以”
“你怎么会这么倔脾气呢,再受伤了,可不得了”。班长军母的形象,猛然树立。
“这点小伤怕什么,你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不尝尝伤疤的滋味,咋们这兵就当的没意思。”一句话被她说的让人无法反驳。就应为这种拼劲,短短三四个月,专业水平在连队已经数一数二了。
《三》逐梦征途,一专多能
轻轻拉开六月的帘幕,我看到了花、看到了海;我看到了风、看到了雨;我看到了长着蓝色翅膀是蒲公英,看到了那个等待着我们的地方……
那是个离别的六月,我们移防机动的那天早上,雨一直下着。所有的人带着留恋原单位和向往新地方的矛盾心理来到了北京。
来到电抗旅,这个陌生的岗位上,他也开始心里打鼓。由于军改,移防搬迁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从搞通信的一个华丽转身,成了电抗兵,一个从没有接触过的专业,想着想着,他的心理难免有些波动。
由于刚组建的连队,一切都是重头再来,严格要求有些过分的管理模式,似乎让他有些反感,感情陌生,心有隔阂的人际关系,让他找不到归属感。似乎一切应有的模式都已经变了,他意识到。他开始有些迷茫,有些一直所措。经常躲着战友打电话,整天忧心忡忡,大小工作都提不上劲。这也难怪,这是所有移防过来的官兵们甚至是所有人的通病。指导员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就集体组织了谈心活动。
“实在不行,就重头再来,就把自己当做新兵”这是指导员在谈心活动上说的,他一直记在心里。
晚上,他躺在床上,脑海里又浮现出了刚下连的时候班长给他说的“在挫折中成长,在打击中进步”,他心血来潮。他想,在这个全新的环境中,要生存下去,就得先改变自己。
趁着没有下发装备,他翻阅资料,学习专业理论。既然没有装备就把体能基础强化好,还把那长年不开的阅览室让连队交给他管理,既能方便查阅资料,也能锻炼锻炼自己的能力,除此之外,他还积极参加连队的板报小组。由于自己一直以来都喜欢文学,平时也写一些心得和感悟。他觉得自己可以尝试去写写新闻,就给连队申请了连队新闻报道员这个岗位,一时也做得绘声绘色。
移防半年来,在一直执着的努力下,他不仅在军事体能上始终走在前列,在所有军事体育赛场上总会看到他的身影。在理论学习上也只身挤进连队理论骨干的队伍里。
第三年,也就是今年九月,我们通过努力,如愿以偿的转上了士官。
【四】尾声
“在挫折中成长,在打击中进步,从零开始,一步一步来,别着急。”这是他刚转士官的那天晚上用钢笔写在自己新买的笔记本上的。合上笔记本,他躺在床上,闭着眼睛,不知道睡着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