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360天--被讨厌的勇气

2024-06-10  本文已影响0人  许佳读书

假期第一天,儿子就削发明志,真的剪了平头!

今天上学去,中午回来跟我讲说,所有看到的同学都笑了,还说了一些这个年龄段孩子特有的一种调侃的方式,我问:别人这么说你是不是有点不开心啊? 你说,我骂回去就好了!

脸上透露的是一种轻松自然的表情,不像是骗人。

与他人互动时,做到课题分离

我很开心,面对同学的这种反应,你一笑处置,让我想到了去年你很爱的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 ,那是你正因为在意同伴的看法而倍感苦恼,我推荐了这本书,你翻开阅读后说对你挺有帮助的。

这本书给了我们很多新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课题分离就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当我们遇到一些困扰我们的事情时,可以学会课题分离。例如:儿子剪了头发后,可能有些同学会笑话说太丑了,不好看,具备课题分离思维方式的人就会觉得,别人怎么看待自己的发型是别人的事情,我剪什么样的发型是我的事情,每个人为自己的感受和行为负责就好! 

再比如,弟弟因为离婚的事情,春节正月里就和老爸闹的不开心,一直没讲话,要是以前的我,怎么都要掺和一下做个和事佬,好像这个事情不去处理,就不称职,没有考虑到双方有矛盾,对谁都不好,我这个做姐姐的不做点事情,就是不对的。如今的我,是可以没有任何情绪平静的允许他们去处理他们自己的人生课题,我不会横加干涉,这个不干涉不是忍,而是真的觉得这是他们的课题,需要他们自己面对和处理,我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将别人的言行举止当作是一种反馈

忽然又想到陈海贤老师在《重新找回自己》一书中提到的,我们可以试着将别人说的话,做的事不看做是对自己的敌意和评判,只是单纯的看做是一种反馈,反馈是不带攻击性的,当我们能换个角度看问题,烦恼就少多了!

如果我们可以参照马斯洛需求理论来看每个人的言行举止,就会更释然,每个人做得每件事,说的每句话,如论是礼貌和善的,还是冷嘲热讽的,本质上都是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满足自己的需求。那些成熟的,善意的人会用友善的方式来表达自己以满足需求,那些不太成熟的人则会更多的启用动物性来表达自己并满足自己的需求!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成熟的人更温和的与人相处互动,反而会更容易获得他人的理解和配合,而不成熟的人则更多的在使用防御机制保护自己,到头来不仅没有满足自己的需求,反而破坏了关系。

这个世界上的人很多很复杂,大致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成熟的人,他们会用相对成熟的防御机制来与他人互动。还有一类人是不成熟的人,自然他们使用的就是不太成熟的防御机制与他人互动,结果可想而知。

一个人的防御机制是习得的,特别是童年时期,重要他人和自己的互动方式,是一个人长大后与他人互动方式的底色,一个人的情绪模式同样也是更多的源自于童年时期和重要他人的互动方式习得的,原生家庭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孩子是靠模仿来学习的!

我想儿子的转变,也是源自于我们营造的松弛的家庭氛围,充分的尊重信任,以及合理范围内给到孩子足够多的选择,虽然承受着学习的压力,但是孩子是有掌控感的,一个有掌控感的孩子,对自己也是自信的,自我评价尚可,自律性也会比较强。

想要孩子做到不被他人的评价所影响,首先做到课题分离,同时将别人的言行举止仅仅看作是一种反馈,看作是别人在用自己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求,与我们无关,烦恼就会稍很多。

生活是一场修行,继续努力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