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具的妙处
前段时间,到郑州的新郑去看“黄帝千古情”演出。
到的有些早,就在不大的景区园子里闲逛,于是发现几处特别有趣的商家招牌似的道具。
一处是在专门卖各种辣子的店铺前,安放着一台好看的石碾子。我不但亲自上手推了几圈儿,还拍给母亲看,而且专门写了一篇《石碾子》的文章。
先生和好多游客一样,买了两瓶价格不菲的辣酱,算是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这件道具设置的成功。
还有一处是在专卖各种中草药香囊的店铺门前,摆着一件惟妙惟肖的电动小伙计。
稚嫩模样的小家伙,穿着质朴的宋装,上衣是淡米灰色,镶嵌着棕褐色领口袖口。
裤子也是粽褐色的,脚上一双黑布鞋。
小伙计6、7岁的样子,安安静静骑坐在一个长条板凳上,双手臂一屈一伸,在月牙形的铸铁碾子前,来来回回,一刻不停歇的磨着中草药香料。
小伙计头上带着跟衣服裤子同色系的帽子头巾,黑色口罩遮面。头巾垂下来,遮住了面庞。
这件道具做得实在是太过逼真,以至于初见时,我真以为是哪家的孩子装扮好了在拍照,就像时下流行的cosplay。
走到近前,蹲下来仔细去端详那个安静又可爱的娃娃,发现长条凳子上挂了一个提醒标志:请勿触摸,小心触电。
原来是个电动模特。
可爱的小伙计道具我和好多游客一样,不但停下来拍照,还买了一件有淡淡气味的香囊,回家丢进了衣柜里。
不得不说,这个不言不语默默推碾子的小伙计,给商家引来了不少客流。
就在前天,在一处村庄的集市摊档前,又发现了一件有趣的道具。
一个真人大小的电动塑胶模特,打扮成淳朴村姑的模样,红底小白花的大襟上衣,搭配同款花型蓝底的裙子,头上包着跟上衣一样花色的头巾,身姿袅娜的推着小石磨。
电动小石磨上,象征性放着一把鲜玉米粒,浓浓的黄色玉米浆汁,从两个磨盘间流淌出来。
道具斜后方的操作台上,一个电动料理机正在打磨不知什么成分的黄色稀糊。
摊主将料理机打好的东西,依次倒进放着好多圆环状模型的电饼铛里,盖上了电饼铛的盖子。
一股可疑的浓烈玉米香味从加热的电饼铛中传出来。
先生买了些喇叭里不停重复播放的所谓“石磨黄金玉米饼”,因为我是一个玉米控。
不过,我们只尝了一点点就悄悄扔掉了。
招牌再响亮,道具再好看,都抵不过货品的货真价实来得长久。
其实,我们生活中的道具也有很多,从衣服鞋帽首饰,到学历职务头衔,再到汽车游艇洋房,一桩桩一件件,哪一件不是在充当粉饰人生的道具?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
这就是道具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