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满足与否,来衡量一个产品的好坏
为什么学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好‘指的是什么?按自己的意愿来做事么?那么‘好‘的标准又是什么?
我们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对于任何事物理解总会有自己的看法,就算是教育,也不能十全十美教育出两个思想上一模一样的人来,因为每个人的对外界的认知不同,所产生的情绪也不同...
1、情绪主导
从产品来说,如果把人想象成一台计算机,情绪就是基础的软件系统,有些人是Mac OS,有些人是windows,甚至还有些人Linux,操作系统不一样,甚至有些人的版本型号也不一样,我们后天学习的知识技能都是装在计算机上的软件,能装多少这些软件而且运行还不卡,那么取决于底层的操作系统;
其实我们后天学习的知识、理论、技能这些,都是理性的东西,没有任何知识技能告诉你,在发生冲突的时候要冲去打一架,失恋时刺伤时我们要伤心......这些在后天的学习中并没有学过,可是我们为何会不自觉地被触动,会愤怒、会冲动、会伤心?以至于后天学习的一些知识技能都无法说服自己,全然不顾任何东西,甚至会去触犯法律......
后天学习的知识技能都是理性的,理性是一种内敛力量,但驱动一个人的,往往是他的内在感受,是情绪;陷入情绪中,被愤怒、恐惧控制,就像是计算机的底层操作崩溃了,软件也会卡得跟蜗牛一样动弹不得。因为知识的调用需要时间和思考,而产生情绪是一瞬间的事情
2、人的情绪
再回到产品,因为用户无法像专业产品经理一样,分层次说出他的体验,而他能展示的只有个情绪,或者收发泄出他此时的感受、状态
愉悦,愉悦就是被满足。生物的本能是生存,所以驱动生物行为的,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不信你看那只鸡天天在找吃的,一刻也不停歇;
而我们人类,不单单作为生物性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具有社会属性。所以我们在生存条件被满足后,还需要在社会关系中被确认。(感兴趣的可以找一下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3、什么是愉悦?
生存被满足,活着是唯一目标,能满足生命的延续,这时会满足,会愉悦;出去旅游、玩得开心,住的舒适,会愉悦;读书、看电影,精神上被满足,会愉悦;和别人聊得投机,被人理解,这些都是愉悦;
需求被满足,这种感觉就是愉悦;一种绷了很久的需求,突然被满足了,这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叫“爽“。玩王者荣耀胜利了会被满足,这种是精神上的满足,去玩游戏是为了胜利,产生愉悦感,一种崩了很久的需求被满足,加在一起的满足就是社会成就感。
4、什么是不爽
那什么叫“不爽“,需求被满足叫愉悦,不满足就不爽,比如夏天人在室内开着空调温度适宜,突然停电了,温度上升,就会感觉不爽,因为本来在一个满足的状态中,被燃被剥夺了,这就是不爽;
如何形容呢?生气、烦躁、痛苦、悲伤、烦恼等,本质上这些感觉都是某个点没被满足的结果;
5、用户买的是愉悦
做产品也一样,通过产品建立与人的关系,通过产品服务人,让其满足、让其愉悦,用户买产品本质上是买服务,买愉悦的,如果服务的不好,用户没有被满足,就会不爽,会愤怒,做出不理智的事情来;
做一个产品或着用一个产品,自己可以去判断有没有被满足的感觉,基本可以从这里判断这是否是一个很好的产品,还是一个勉强的产品;也可以从这点来度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人与人之间的“满足”与“不爽”
对方是不是懂得你的满足与不爽,你是否懂得对方的满足与不爽;这就需要用到上一篇《产品思维之如何理解并拥有同理心》如果彼此间都不懂,又无法给予对方的满足和不爽,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双方的关系是什么程度;
也可以用“满足“、“愉悦“、“不爽“来深入探索自己,认识自己,想想每个人为何不一样?为何在同一个点上,有些人痛苦,有些人愉悦?
7、找到让自己愉悦的点
如果对某种东西感到愉悦,你会乐此不疲,因为它能给你持续的满足感,你可以一直花时间在这里,不厌其烦。
我们都知道1万小时理论,为何有些人会在一件事上花一万小时呢?,有些人是不得已,但是多数人找到了让自己满足的地方,找到了愉悦感;持续的满足和愉悦,待能让一个人持续投入1万小时
优秀的人往往会有几个特性;敏感、不能有动手优化的能力;乔布斯在每次苹果发布会前练习PPT100次,因为不满意,想优化做到最好;还有一次谷歌地图图标上有一个像素没对齐,乔布斯写邮件给了谷歌让他们去优化;
乔布斯改来改去,朝同事发脾气,不是因为要追求卓越,而是不改掉这一点他就会不爽,不满足,他对这些不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