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这点事儿职场菜鸟成长记奇点阅读社

K11-12/15 学会像高管那样思考

2017-10-29  本文已影响0人  大胡子逸舟

在《工作DNA》第8部分,郝明义先生对高管们提出了一些建议,主要思想包括:

在策略上,不以一时胜负为胜负;
对人对事要有气魄;
止谤莫若无辩;
上台时就要想好如何功成身退。

就职场书籍来说,《工作DNA》这本书道理很深,讲述很浅,更适合中层、基层的朋友们看。就高管这部分而言,往精炼的方向,不若柳传志先生在联想倡导的文化:士不可不弘毅,往深入的方向,韦尔奇先生近作《管理的本质》则更系统全面。

虽然说,对于已经身处高管位置的朋友来说,这部分内容略显粗浅,但对于中层基层的朋友们来说,这部分内容倒恰好是理解高管的管道,打通这条管道,无论是对于未来升职来说,还是对于当下做好工作而言,都有很大的帮助。


销售团队与技术团队,往往是相爱相杀的一对冤家,销售团队总觉得产品功能不够完善,技术支持不够充分,技术团队则总觉得销售团队不认真了解产品只会讨好客户,这些矛盾往往就会提交到高管那里。高管会怎样决策?

平庸的高管,可能对双方各打五十大板,再各给两颗甜枣,息事宁人,表面的矛盾安抚了下来,但时隔不久又会重新爆发。

睿智的高管,则不会仅以当前的矛盾事件裁判为己任,他会想一大堆问题:

结果,我们会发现,这个高管对两个团队提交上来的具体事件也许根本不予置评,任由两个团队的团队长彼此撕扯,但是却开始制订并陆续启动了一系列新的机构重组、营销布局、绩效制度、内部培训等工作。

基层看的是眼前这张单子的得失,中层看的是月度、季度的绩效成绩,高管则看的是至少三、五年的发展规划,他们的胜负观是放在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之后的。


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运营与发展当然是不能停顿的,在高管一步一步实施其整体规划的过程中,企业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人事任免、经营目标等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在高管的眼中,也许一切都在按轨道进行,但在中层与基层的眼中,往往就是“计划没有变化快”。

在这个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以下这些故事:

基层、中层看着这些起起伏伏人事变迁,也许像是在看一出精彩的连续剧,而对于经验丰富的高管来说,他本人就是这出连续剧的导演,在连续剧的发展过程中,他在观察事的发展,也在观察人的表现,谁是专业人才,谁是统合人才,谁能适应变化,谁已经出现老态…… 对于高管而言,所有的措施,无非都是为两件事服务:第一,构建一个有竞争力的体系;第二,找到合适的人来运营这个体系。

做好这两件事,他也就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体面地下台了。

如果一个基层,一个中层,能够理解这样的高管思路,能够站在这个高度通览全局,再来决定本部门本人的立场、方向、策略、方法,那么无论变化如何,他都一定是能够与高管保持一致的,也一定是高管的强大助力,也一定是高管在不断寻觅的那个人。


这样的思维方式与视角培养,说难也难,说易也易。

说其难,是因为一个人要具有相当丰富的职场经验,才能在纷繁的人事中看清本质,才能更透彻地理解高管,也才能看懂一些高管的技术性操作。

说其易,是因为这种思维模式本身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这种思维模式在柯维先生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都有,比如不以他人如何做来决定自己如何做,就是“积极主动”,再比如不以眼前胜负为胜负,就是“以终为始”,再比如构建一个体系解决问题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就是“统合综效”等等。

柯维先生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个人成长的经典。一个人若能在自我管理上,落地实践七个习惯,职场上,就不过是将这种思维模式放大到组织当中而已。从这个角度讲,每个人,其实都是自己的高管。


结语

到这里,《工作DNA》的解读分享就全部结束了。感谢各位书友们的耐心与捧场。

K11训练营还有三天,我将分享部分《给青年诗人的信》的感想。过一两个星期,我在奇点读书会将进行这本书的解读直播,后面几张阅读打卡算是一点点剧透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