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大多数

爱迪生说:“爱情,就是99%的长相加1%的感觉。”
牛顿说:“你对着镜子笑,镜子就对着你笑,你对着世界哭,世界就对着你哭。”
季羡林说:“我只愿这辈子去更多的地方,多日几个美丽的姑娘。”
我说:“请原谅我用这么傻逼又吸引人的标题和各种与正文无关的'名人名言'。”
因为从前语文老师就是这么教我的。大家都很忙,没空看全篇,开头用名言,结局要亮点。
所以大家右转去结尾,顺便点个赞就可以回家奶孩子去了。
记得垃圾和男朋友随手捡走,感情和眼泪不要随便外漏。
下面是并不重要的正文。
我其实就是想以一个凡人的平凡的视角做一些平凡的抱怨,送给这个平凡的世界上所有苦难和妄想。
如果有那么几个关注我的人,你会发现最近我上蹿下跳得少了。你说必然啊,大学生嘛,要期末考了嘛,要么猝死要么等死,你该属于前者所以没有时间作死。
可不啊,我没有写文章,我没有练歌,但我也没有读书。
我什么都没有做。
我睡觉,玩游戏,看电影。
我看《爆裂鼓手》,多励志啊,死命虐自己,没死就牛逼啊。快读书,快学习!不就拼么,谁都可以。
可是没有用,看完我就去ktv嗨通宵了。
我走在路上,开最大声的嘶吼的耳机,看着路边的男男女女。我开始想,为什么我会变成现在这样?
我进北大两年了,可我这学期几乎没怎么听课。你看周围都是学霸,你拼一拼,说不定混个中上,往下看没人看得到你,往上看也没人看得到你。你混一混也是个中下,不需要拯救,也不会有表扬。那就混呗。我突然特别理解初中时候那些长期霸占年段中游的小伙伴们,你说大家都这么读书,我也没多拼你也没多荒废,为什么我就在前面,你就上不来呢?
我想因为一开始我就在前面啊,前面刺激啊,全年段都看得到,老师看得到,漂亮的女同学看得到,父母看得到,每次考试都是刺激啊,越刺激就越拼嘛,拼啊拼的,位置就做稳了。
所以我们高中段长天天说,优秀,是一种习惯。
可你要是在中间,自己都看不到啊,多个50名少个50名有差么。而现在轮到我去做背景基数中位数平均数了,所以,也就放弃自己了吧。
我就粗粗这么想,也就粗粗这么信了。现在我又细细想了想,不对。
这背后有一套更大的奖励机制消失了。那便是我不再相信成绩跟分数了。它们对于我越发的不重要起来,读再好有什么用呢?以前可以考好大学啊!以前想考好大学啊。
现在呢?权利?财富?名誉?这跟成绩关系都不够大,或许也有吧。
但是,我都不想要。
我什么都不想要。
我现在就喜欢唱歌和写小说。
但随便抓一把人,挑出三五个唱得比我好的不在话下,写得比我好的更不必说。
你接触的世界越大,你会越发现自己站得离最好和最坏都越来越远。因为人群的构造总是两个宽底合起来的双圆锥啊。最好和最坏,永远都是少数人。
而大多数人,通常都是大多数人。
我也是。
闪闪发光并且平淡无奇。
所以我老是放弃啊。
没有专门学过一次声乐,没有专门去看写作技巧。
因为我们总有理由去劝阻那个想要格外努力的自己,在所有方面。
反正你拼尽全力,最大的可能不过还是堆在最中间成为“还好”的代名词。
你看谁谁谁那么拼,不也跟你差不多。
各种理由。
可支撑我们去努力的理由呢?太少了。
因为人总是短视的,可唱歌,可写作,可世界上无数的活动。它的奖励周期都太远,远到你都看不到。你可能要写几十万字,才会发现,自己似乎进步了那么一点。而通常,我们都等不到那一天。
许多的梦想之所以听起来很可笑,就是因为你的投入会像无底洞,没有界限。而你的回报,有时候没有,有时候根本就不可能有。
你看,你知道荒原的中心有座美到没朋友的城堡你去嘛。去啊,当然去啊,城堡在那嘛,总会走到的。可如果告诉你巨大的荒原,某个不起眼的角落有座城堡呢?一座可能你穷尽一生也找不到的城堡,你还去找么?
所以大多数人都会在人生的路上不断地放弃啊,像我一样。所以那些勇敢地去找的人,其实大部分都没找到啊。所以那些最终成为顶尖的人,他们能找到自己的城堡是多么幸运啊。
所以你应该看出我想说什么吧。是的,就像所有鸡汤想说的那样,我想说,你不努力,你连幸运的机会都没有。
可你看完以后,也跟看完所有鸡汤以后的状态一样,并没有什么卵用。
你说这是为什么啊?
为什么,有时候明明那么想努力,怎么想着想着就忘了呢?
或许人在出生的时候就被设定好了吧,设定一个放弃基因,它在大部分人身上都是有效的,只有少数的人变异了,然后名垂千古或者死得无影无踪。
一定就是这样的。因为大多数必然要是大多数啊。
大多数只能是大多数啊。
我们极大的可能属于大多数,所以我们也就只好成为背景成为群众成为平均数。
有时候想想,这世界真的好奇怪啊,第一名只有一个,最后一名也只有一个,而其他人,有好多好多个。
我是其中一个,我没有任何一项技能天下无双。
每天起床,吃饭,拉屎,睡觉。
有时候会睡不着。
很少的时候会听说又有研究生跳楼了。
更更少的时候会跟同学谈起来,同学说,你看,辛辛苦苦三四年研究个课题,突然发现有人跟自己做一模一样的东西,然后在自己之前发表了,于是,自己这几年等于白干,或许业都毕不了。说不定因为这个,就跳咯。
每天都听说有人出车祸,每天都听到一样的上课铃。
有小学初中同学都结婚生孩子了。
有认识但不熟的人年纪轻轻得病死了。
感觉有点热的时候,我会把空调开了。
就是这样子。
看到我,别人只会说,“还好,还不错。”
但说不定,哪天我突然又想拼一把,然后终于有一次真的去拼命,然后失败了。
但也有可能,我会出现在几十年后的高考作文上某个熊孩子的第一段:“贝龙曾经说过:'大多数人,通常都是大多数人'。”
我是贝龙,平凡的大多数。
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