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系列之三:绘画之美(上)
为方便探讨,我想先简要解释一番美的来源。对美的认识包含两个因素:认知着的人与被认识的理念。有时候美感更多地来源于从艺术品中领会到的理念;另一些时候美感更多地来自于人在欣赏之时达到的忘我境界,即忘掉自我之后所获得的一种恬静和喜悦感。美感的成分究竟哪一种更多,则由艺术品本身决定。
静物写生
静物写生,如一个苹果,一颗树,或是一栋建筑。对于这一类的绘画,我们领会到的是较低级别的理念(此处的级别,可参考重力、无机物、植物、动物、人,级别依次升高),譬如重力与固体性之类的,而并非意味深长或是含义丰富的场景。这个时候,那种忘我的欣赏所带来的美感占据优势。
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来理解这一点。
图1在欣赏图1时,能带给我们美感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通过这幅写生我们能领会到玻璃、陶瓷本身的特性(反光、光滑之类的),桌布的皱,还有几种蔬菜水果的特性(这里主要表现的是外形),这些就是我前面提到的画本身表达的理念。通过领会这些理念,我们能感受到美。第二个,则是在欣赏这幅画的时候,我们暂时把自己抛在一边了,不再受自身欲求的摆布,身心获得了一种久违了的恬静感,这种放松的感觉一般只有在睡眠时才能获得,正是这样一种状态给了我们美的感受。
静物写生中,美更多的是来自于第二个原因。因为纵使我们领会了画的那些理念,但由于这些类似固体、光、重力性之类的较低级别的理念并不能给我们很大的感触,而是给人一种非常平静的感觉,就正好对应于这些低级别的理念。如此,反而第二种原因对美的贡献要更大。
风景画
相较于静物写生,风景画表现力要强得多,所表达的理念的意义也丰富得多。这里通过领会到的理念所获得的美感增强,从而与欣赏者自身忘我状态所造成的美感达到平衡,即两者在美感方面起着近乎同等的作用。
同样,可以通过下图理解。
图2如图2这种风景画,表现力明显强于类似于图1那种静物画。画中包含了山峰的雄伟,水的流动性和反光性,还有树、烟雾、云、屋、灯光等等。在欣赏这样的画作时,我们通过领会画表达的理念所获得的美感就要大大增强了,与前面提到的第二种原因达到了并驾齐驱的境界。
动物画
动物画所展现的是一个比前面高得多的级别,这个时候从领会作品的理念方面所获得的美感占据了上风。
图3动物的特征不仅限于其形态,而是要结合其整个行动、姿态来把握。如图3中的虎,这幅画所要表达的不仅是虎这一族类的外形,如条纹状毛发、粗壮的前掌、尖锐的獠牙等,更重要的是这一向前的冲劲、怒吼的表情将虎的凶残、暴虐的本性展现出来。我们在欣赏动物画的时候,虽同样已经将自我忘却,但心中却没有宁静感,而是被画中动物那种躁动与不安的意志所占据。这也表明了欣赏动物画时感受到的美主要源自前所提到的第一种原因。
故事画
故事画相比于前面几种画,要复杂得多。因为故事画需要涉及到人,以人物性格作为刻画的对象,内容足以单独成篇,我将在下篇中介绍故事画。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