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青年职场菜鸟成长记副业兼职

为什么要开始做副业?

2018-10-09  本文已影响20人  5d3d1fd8795f

为什么做副业?

 一般人看来做副业就是额外增加一项收入,如果主业有风险,我们也有选择的权利,这是非常表面非常浅的一种认知。但这是做这件事最原始的动力。

作为我个人来说,我用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五项副业持续变现,所以对于这件事,我有一些不同于常人的观点:我认为副业是全职工作的缓冲地带,也是未来创业的务实积累。

可能现在谈起副业,对于老板来说是非常忌讳的,忌讳的根本原因是觉得如果员工用太多时间去做副业,肯定是要占用精力时间的,没心思好好给他干活。我觉得如果老板有这种想法很正常,但是一旦你有这种想法,就说明你对这个公司的依赖性是很强的,换言之,就是你需要这一份收入,比公司需要你这个人更加的迫切,这样会导致一个什么结果?

第一你的可替代性是很强的;如果你无人可以替代,更不会因为你做一点副业而影响公司的需求,或者是影响老板对你的态度。其二是一旦有风险你就会首先面临失业,这个时候你又没有任何的退路,你该怎么办?

缓解一个人在企业干久了遭遇了瓶颈,左右为难的时候,不太确定到底是应该辞职还是不应该辞职,这个时候你开始一段副业,可以做一个缓冲,让你有十全的把握再去做抉择。

你会发现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就是这副业没有干起来,你还是觉得你更适合去踏踏实实给人打工去做主业,这个时候你回去也OK因为你还没辞职。 

第二种就是你发现自己在其他方面很有创造力,也很有干劲。辞职了之后,你去干副业,把副业干成主业,你觉得很开心很自由。你可以去做副业。

职场如战场,能干到一定的层次,有想法最终都会追求自由。

什么是自由?财务自由,时间自由,内心自由,所以只有自己创业才能够可以满足这个要求。

副业就是让你积累到一定阶段,积累到一定时间,自然而然去开始由副业到后来的全身心投入变成主业。这个时候你的主业跟过去你做的主业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你现在做的主业是给自己在做这自己做,不要扬鞭自奋蹄,以前给别人打工做的主业可能会身心疲惫,遇到瓶颈,这是30到35岁之间职场青年会遇到的普遍问题!

为什么很多大咖们,还有独角兽企业的创始人,会说大学生不太适合创业,因为经验是零,资本也是零,人脉也是零,单凭时间去换空间,这事不用做,就去想就知道成功率是极低的。你能保证你就是百万分之一,千万分之一佼佼者?

所以创业是一种务实的积累,到达一定程度之后自然而然呼之欲出。不是凭空去搭一个架子,然后去丰富内和这个是有本质区别的。所以说副业就是你开创未来事业的一个务实的积累。

如何去选择副业

我们要有几点根源上还有思维上的改变:

1.两个圈,这两个圈一个是主业的圈,一个是副业的圈。

360的周鸿祎是技术出身,当时他在方正一路从程序员做到了研发部经理,这是他的主业。当他看好这个中文网址市场,然后跟老板去提出做互联网项目的时候遭到了拒绝,方正觉得做软件就够赚钱了,干嘛转型,这个时候周鸿祎就自己出来单干,这相当于是他的一个副业变成主业的过程。

趋势真的不是每个人都能看清楚的,就连方正当初都没有看清楚,更何况我们普通人。一个主业的圈和一个副业的圈,就相当于我们去做这件事的两个边界。

如果我是做传统行业的,一个传统行业,如何抓住新技术的机会面对新技术,如果你站在原来的行当里去思考,怎样才能抓住这个新机会, 多半是抓不住的。你需要去转换思路,这个新技术能够成就什么? 

这也是周鸿祎的一个思维。他迅速就做了自己非常看好这个市场,后来成立了360,奇虎。其实你会发现它的这两个圈是有一定重叠的部分,但是更多的是各自为政,所以他放弃了收入不错的主业,开始了他的副业之旅。 

人也是这样,舒适的地带,终究是敌不过时代的滚滚车轮。如果你没有把握的话,副业的圈也可以很大程度上去跟主业的圈重叠。如果你非常看好一个市场,这两个圈也可以不重叠,完全没有关系。

微信刚出来,一个妇产科的医生做自媒体,如果主业是生育育儿这一块,副业是自媒体工具,把这两个很好地结合,这个效果远好于一个医院去做公众号来做服务,做患者的转化沉淀。这个也是在个人微信号的基础上引申出来,企业号算是它的2.0版本了。

所以做个人号的时候,自媒体个人号的时候,效果一定是远比企业好要做得好。这个时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就是抓住机会在当下可能就是个人影响力,还有品牌力的崛起。你不去把你的想法付出实践,你永远都不知道你的未来会如何。

 

2.个人品牌力和影响力。高榕资本的创始合伙人高翔说过,现在做的基本上都是流量生意,什么是流量生意?就是你要去卖你的产品还有服务,人流量永远是第一位的,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线下,我们考察到店率,然后其次是转化,最后是复购率。

人流量主要是依靠宣传渠道,营销手段等等; 转化率主要是基于它产品的质量。至于沉淀这种复购率主要是基于它服务的品质。所有的要实现利润只能是这个最朴素的公式,就是利润=客单价*人流量+转化率。 最后我们关注点会集中在两个点上,一个是营销手段,一个是产品质量。所以我们做副业也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围绕这两点,苏菲副业变现实战营主要是基于这两点去学习拓展营销手段,我们会阅读分享一品牌营销/市场公关方面的书籍和课程,结合现在互联网新媒体的工具,还有裂变涨粉之类的一些玩法,定期跟大家做一些分享,然后带着大家做落地的实践。第二点就是自身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如果产品是你这个人,你需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就需要全方位的打造,从沟通表达到知识体系的完善,从线上到线下。 如果是实物产品,虚拟产品,我们都会一起进行探讨交流和打磨。

 

要记住一点,每个人都是销售,并且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产品。你会发现你卖产品也是在卖你的信誉和你的个人品牌影响力,很强的客户黏性是基于你的信誉度,产品的信誉度和你个人品牌的信誉度。所以从现在开始,你就要有意识的去培养和塑造这两方面的能力,一个是营销销售,还有一个是你个人的品牌实力。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本我最近读到的书,是来自于创业教父彼得蒂尔的《从0到1》。这本书给我的触动还是很大的,类比到我现在研究的副业变现,这个行业也还是有很多的相通之处。

彼得蒂尔可以说是风头界的一股清流,较之于广撒网的初期投资方式,它更倾注于具有创新力的公司,能够实现指数级增长的企业, 这是每一位投资人的愿望!可是愿望归愿望,作者真正是从始至终去贯彻这个原则的不仅仅是一种愿望,它也就意味着在投资的初期,它的评判标准跟别人也不太一样。 

比起一到n,他认为一到n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复制以前的经验,然后通过竞争不断的扩大自己的市场影响力,这是一个基本能够看到眉目一切向好的态势,也有可能有很多的快钱,这仅仅是在工业时代,而在现在的互联网时代,彼得提尔认为,成功的企业却是一个从无到有,即从0到1创造市场的过程。

我会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点,就是这个过程像极了我们做副业。主业是从一到n非常的稳定,从0到1就相当于是副业的拓展。

副业为我们带来什么?

作者认未来不是每天重复昨天的事,不叫未来,真正的未来是属于一个有新的概念和创意出来的时候,你一步一步把它实现,这个才叫未来。

我想起了我一个朋友,他在事业单位系统非常的稳定,没有什么压力,但是他看不到未来。他说我可以看到十年以后的现在,但是如果你去建议他辞掉工作的话,他会觉得食之无味,弃之又有点可惜。所以或许他可以尝试去做一个小的副业,从0到1的拓展,可以让他未来真正充满色彩丰富起来。

很多朋友就会说他也有未来,他也可以往上走,从科长到处长,总有一个上升的通道。 作者又有一个特别新颖的观点,他认为全球化是属于从一到n 这是一种水平的进步,这种进步是属于自然而然的。可能类比到工作上面,就是排资论辈,什么时候到年龄了,我的职位和职务就可以往前进一步。这个就像全球化经济发展,然后全球交流到一定程度了,就会产生全球化这样一个过程。

但是从0到1就不一样,是一种垂直的进步,它是伴随着强大的创造力,本来就是从0到1,从没有到有破土而出的过程,所以它必然会伴随着人的巨大成长。你看到的是它破土而出的一米长成小树苗,而埋在底下的根可以说是深扎数米。

用这样的思维去做事会有什么结果? 你可以看一看彼得蒂尔投资的累累硕果,98年他创办了Paypal,就相当于是国内的支付宝,在02年它将Paypal以15亿美元出售给ebay,04年他投了Facebook,后来他创办了Founders Fund基金,为领英linkedin,埃隆马斯克的Space X等十几家出色的科技新创公司提供了早期的基金。

所以对于副业,我们的认知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一份每个月能增加几千块钱收入这个层次,而是你应该拓展自己的视野,接受更多的思维进驻,在合适的时候头脑风暴,为你提供多种解决路径的这个能力。这是我们最终的诉求,也是从0到1的积累,赚钱仅仅只是从一到n的水到渠成!

为了节省更多碎片时间,更多节目音频,欢迎登陆喜马拉雅关注“书行者苏菲”,即可获得更多精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