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节不保”
总以为人老了会沉静与稳重,而事实上很多老人,年至古稀却心旌荡漾,杨柳心开,益发多情。
有位在养老院做护工的朋友告诉我,那里好大一部分老人,虽年至花甲或身体残疾抑或无儿无女,但行为真令人不敢恭维,比如半身不遂的男性老人,在女护工护理时会紧紧抓住她的不放,甚至乱摸对方的身体;有些无法自理的老人,常年躺在床上,护工给翻身时会故意压沉身子,使护工难以操作;有的老人整天研究着找对象,看到年轻的护工,大胆地频频示好,幻想发生些美丽的爱情故事。等家属前来看望的时候,护工将问题反应给他们,却遭到气急败坏的责问,因为他们永远不相信失去自理能力的长辈或一度慈爱的父亲会做出种种不堪的行为,倒是护工的举报行为疑似别有用心了。
无独有偶,本以为这是特例,顺手搜索一下网络资料,发现抖音、新闻都有这方面的信息爆料,比如“我爱你,你爱我吗?”“我好喜欢你,让我抱抱”,这种大尺度的表白直击三观,为老不尊令人惊骇咋舌。看来这是个共性问题,这些老人病了吗?还是人老本该如此,呜呼,哀哉!
这种行为,与其说是迷失心智的“心理疾病”,不如说是生命失去灵魂后的狂抓乱取。
倘若生命的终止是灵魂的结束,肉体的结束和生前累计的财力、经验和认知的结束,那么晚年所做的一切怪举,就不难理解了。反正死后空空,活日不多,不如抓住生命的尾巴痛痛快快地“干一票”,管它日后谁人评说呢。这种观念虽然让自己暂时获得了放纵,但死亡来的时候,恐惧、愧疚和不安,会无限放大,并交织着各种杂乱情绪充斥内心,导致最后忐忑而狼狈地离开人世。可以说,自己给死创造了一所无形的地狱。
如果“唯物主义”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实现了物质的极大丰富,那么在精神层面上却摧残了人类的“灵魂家园”。
人总是将最好的年华献给了物质追求,买房,买车,结婚,生子,晋升,创业⋯⋯达到了既定目的后,再买更大的房,换更高级的车,做更大的官,赚更多的钱⋯⋯如果壮志未酬,再伺机进取或退而求其次,偶尔结余出时间,不是旅游遛狗就是聊天刷抖音,精神世界无暇光顾,灵魂得不到改善与提升。突然有一天,丧失了再度奋斗的能力,那曾经安放在奋斗上的心便无处安放,倾注于物质追求的精力全盘扑空,无聊、忧虑、慌乱和不安等负面情绪占据内心,久积成疾,导致病态的行为频频发生。
“死即是空”的死亡观与“物质至上”的唯物观,给生命的终点埋下了滑稽而尴尬的伏笔,任何人都有必要在形骸之外经营“灵魂家园”。
《西藏生死书》注有:生命并不是在去世时就已结束,确实有“死后生命”;佛教把生和死看成一体,死亡只是生命另一章的开始。死亡是反映生命整体意义的一面镜子。
如果从宗教角度来讲,人生命的结束并非灵魂的结束,而是另一种生命形态的开始,那么当下的任何造作都会种下相应的因,而下一段的生命旅程亦会沿着上一世的造作之因背负相应的果。因此,有信仰的人虽然在行为和心理上受到了“束缚”,但在“修炼”过程中亦感受到“给予”的幸福和慈悲的喜乐,并在生命结束之时得到灵魂的善终。
正确的信仰固然规范行为,砥砺灵魂,但不具有普遍意义,毕竟一部分人无缘得见。
纵然抛开宗教思想,灵魂的成长亦离不开爱的主题。亲情之爱,使我们获得温暖;助人之爱,使我们广遇善缘;国家之爱,使我们心怀坦荡。而灵魂又是怎样得到爱的滋养呢,giving and receiving are one in truth—给予与接受是一体的,我们给予了爱就会收获到爱,我们不加任何外在条件地爱对方,即便收到了回绝或误解,爱因“给予”这个动作亦会得到呈现,灵魂亦会得到无有折扣的滋养。这种抛开事项或不计最终得失的“爱”,干干净净、无有杂染。它不会因为外物损益或喜或悲,这是生命追求无限喜乐的源泉,是灵魂不断地成长或升华的根,如若贯穿生命始终,则正念必起,邪念安存焉?
无论是宗教信仰还是培养爱的情怀,都会给年长者带来心灵的关怀和精神的满足,我们太缺乏这方面的认知,致使太多的人“晚节不保”。仅以此抛砖引玉,共同专注灵魂成长,利己利他,共营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