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印实修心髓》读书笔记:知明空
阅读内容:《大手印实修心髓》明心性品之:知明空
【真正的修行人,当你明白什么叫明空之后,就走上正路了。明心见性的“明心”,就是认知到明空之心。明空是真心之相。】
【知明空是后面所有实修的理论基础。只有能认知这个明空之心,才谈得上真正的修行。】
【不明白明空之心,你所有的修都仅仅停留在“理”的阶段,与“事”是关系不大的。】
【当你仅仅明白了“理”,而不懂“事”上修的时候,我所讲的这些知识,变不成你的东西,不是一种智慧。】
【当你明白了这种明空之心后,能认知什么是明空之心,并且你能忆持到明空之心的时候,说明你已经认知到了空性,这时才谈得上真正的修行。】
【知明空,非常重要。我前面讲过,一些大德说,弟子与上师“无二无别”的意思是:弟子证得的明空和上师证得的明空是一个明空。大成就者和诸佛菩萨证得的明空也是一个明空,见到的空性也是一个空性。所以,知明空,是要中之要。】
【心性自然慧,本具大光明。心光照万象,空寂而妙明。】
【心性的自然智慧,就是本元心,就是本来倶足的那个智慧。】
【它本身就倶足一种光明,它是一种空性光明,而不是物理学意义的光明。】
【我这里所说的“光明”,是一种智慧光明。】
【心性的光明,可以朗照万物,可以妙察万物,可以看到世上的万象,可以明明朗朗地分辨它们,但是光照万象时,那个明空之心,仍然是空寂而妙明。它不是妄念纷飞的,而是空空荡荡,明明朗朗,具足无量的智性光明。】
【能现染净界,轮涅境相生。】
【所谓染,就是受欲望支配,贪著受用,行不善法和无记,心生诸种烦恼。】
【净便是染的反面,远离诱惑,远离烦恼,远离污染,安详清净,无著尘染。】
【本偈颂的意思是,污染之相也罢,清净之境也罢,都是这个心性显现出来的。同样,轮回与涅槃等各种境界和万象,也不离此心。】
【心体空无生,何能现涅轮?】
【你的心本是空寂的啊,是归于空性的,怎么显现出轮回和涅槃呢?】
【体空非无物,体空性不空。】
【这个本体空,并不是指什么都没有。】
【敦煌出土的最原始的《六祖坛经》中是这样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后来流传的“本来无一物”,应是“佛性常清净”。】
【人的心体虽是归于空性的,但不是说什么都没有,而是“体空性不空”。】
【空而有明分,明不灭而生。】
【明空之心的“明”,是指觉悟、觉醒的意思。】
【我们所说的证悟空性,空中必须要包括一种明明朗朗的觉性智慧。】
【如果没有这个“明”,只有单纯的“空”,就容易流于顽空。单纯有“明”而没有“空”,就容易流于妄念。】
【真正的“明空”,是空中有明,明中有空,觉性不离空性。守住本元心,还要有种明明朗朗的觉醒,空而明,明而空,明空不二。】
【“明”,是智慧的别名。真正的“明”,是一种无漏的智慧。】
【明分属本有,本有则非空。】
【我们所说的明分,更多的指本元心的智慧光明,它是本有的。】
【虽然这个世界上的一切是幻化不实、无常的,但能觉察无常规律的那种智慧,它不是空的。】
【变是不变的真理,世上一切都在发生变化,都在无时无刻地变化着,但“变”这个真理不变,你证得的那个真理的觉性不变。空性真理本身是不变的,它是一种究竟的真理。】
【虽然一切都是“缘起性空”的,但“缘起性空”这个真理是不变的。】
【对这真理的认知就是我们所说的明分,也就是觉性,它是本有的大自然的一种规律。】
【众生以迷执,染净皆由根。】
【众生因为迷,不明白“缘起性空”这个真理,所以生起许多执著,进而出现了污染。】
【污染也罢,清净也罢,好多东西都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引起的。修道的时候,必须把这六根之贼消灭掉。】
【明为解脱慧,痴故烦恼生。】
【这个智慧的觉性、空性是究竟的智慧。因为你愚痴,才有了烦恼。世界上的所有烦恼,都是不明白这个觉性或空性的智慧才引起的。】
【解除妄想烦恼的束缚,脱离生死轮回的痛苦,获得自在,谓之“解脱”。】
【真正的解脱之慧,便是我们所说的“明”。所有烦恼,皆是由不知“明”而生。】
【悟见光明相,迷则染诸心。】
【悟者,不迷也。】
【开悟后你就会看见光明的本相,就会看见本元心,就会认知到朗然空寂的空性之境。】
【而我们所说的“迷”,就是你的心被各种欲望,被六根六识六尘等污染了,你变得越来越愚痴,是为迷。】
【心体去垢污,染尽光明生。】
【当你把心中的污垢清理干净后,心性的光明才会显发出来。】
【清理之法,不过三种,即戒、定、慧。】
【戒,就是诸恶莫作。因戒得定,再由定发慧,让那智慧的光明充满你的整个心灵,驱散你心中的黑暗。这黑暗,就是愚痴、愚昧、贪婪和仇恨等等。】
【光明出现的时候,黑暗就消散了。】
【空分成法身,报化由光明。】
【法身是佛所证悟的诸法实相体性,也叫真如、实相等。此法身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无相无不相,为一切法平等实性,诸佛与众生法性不二,同为一体。】
【报身也叫受用身,是佛的圆满功德所感的圆满色身,常居色究竟天,为十地菩萨显现说法。】
【化身是为度化众生而应现世界的色身。】
【空性成就佛的法身,明成就色身。色身分为报身和化身。】
【按某种说法,空为法身,明为报身,明空的种种化现为化身。空性证法身,明明朗朗的觉性成报身,空性和觉性的种种现象成化身。明空于是成就了佛的三身。只要你证悟了明空之心一门深入,就能成就三身。】
【光明与法性,无忘亦无着。】
【法性指诸法的真实体性,亦即宇宙间一切现象所具有的真实不变的本性,也叫“真如”,是万法的本质。本偈颂中的“法性”代指空性。】
【在真实修炼中,你要坦然明白融入空性。不要丢了那个光明和法性,不要忘记它也不要执著它。这分寸,就好像调琴弦,要不松不紧、松紧适度才成。】
【三身具一心,妙有亦真空。】
【三身是怎么来的呢?就是从本元心中生起的,所以说三身具一心。】
【妙有亦真空,就是你虽然看到了各种因缘的聚合现象,但究其实质,它们是无自性的,是真空的。】
【众生因无明,使明空分离。悟者行双运,一体显明空。】
【无明,就是愚痴、愚昧、迷乱、烦恼。】
【因为无明,致使人的明空分离。偏重于明,易成妄念;偏重于空,易流于无记和顽空。】
【“明”“空”分离者,便是众生。】
【开悟的人呢?行明空双运,行住坐卧不离明空。】
【空属于本体,融入空性。明作为妙用,朗照万物。明空合二为一,融为一体的时候,就是开悟,就是觉悟。】
【刹那的明空合一,就是刹那的觉悟。能认证并忆持这种觉悟,慢慢保任它,延长它,最后打成一片,以贯穿你整个生命时空的时候,就是证果。】
【简言之,明空分离就是凡夫,明空合一就是智者。】
【明空之境,是真心之妙用。】
【“明心”就是让你看到没有杂念时的清净真心,你能认知并忆持它时,叫明心。】
【见性则是由明心而悟入和证入,你的生命因此显发了一种智慧光明,你由此证得了一种无分别智慧时,才叫“见性”。】
【真心如宝镜,能朗照万物,但本体却如如不动,一片光明。这时,要是缺乏警觉的话,是很容易流于无意识状态,生不起妙用的。所以,还需要一份警觉。】
【当你心如虚空湛然空寂时,当你心如明镜朗照万物时,你必须提起正念,你必须守住觉性,我们可以试着去聆听遥远地方的一声鸟鸣。当然,你的目的不是为了听那鸟鸣,而是为了生起那份警觉。】
【真心无波无纹,本来清净,如虚空,如明镜,朗照万物,而如如不动时,还有那份警觉存在。】
【这便是我们所说的正念。】
【任何时候,都要提起正念,不动不摇。用真心去朗照万物。此时,空性为体,警觉为用。空性无变易,警觉随缘现。前者为寂,后者为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