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一定要自己带孩子
这次去广州的高铁上,前座是一对老夫妇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孩子。从上车时的一通电话听出来,他们此行是带孩子去见远在广州工作的父母。
开车后,孩子就闹着要看动画片。为了能让孩子消停下来,一路上老人就让孩子用平板看《海底小纵队》,一集接着一集看,全程外放,丝毫不担心会影响周围的乘客。
近四个小时的车程,这个孩子至少有三个半小时都在看动画片,不知道这平板里到底下载了多少动画片啊,感觉怎么也看不完。快下车的时候,老人对孩子说,别看了,我们来干点正事。我心想,是该干点正事了,几个小时的时间用来看动画片,确实太可惜了。结果,就听见老人对孩子说,来我们吃点东西吧......
我从来不会怀疑老人对孩子的那份爱,只是对于大多数的老人来说,他们最关注的就是孩子吃好,玩好。在他们看来,上学之前的时间就是用来玩的。至于早期的启蒙、习惯的培养,那都是上学之后老师、学校的事情。他们甚至觉得上了学,老师一教,该有的好习惯也都有了。他们的这种爱,从长远来看,对孩子来说未必有益,只是孩子现在还小,他体会不到这一点。
就像这个孩子,能够一口气看几个小时的动画片,相信这绝非一日之功。这样的孩子,上了小学,等待他的又将是怎样的生活呢?不知道那会儿,家长会不会后悔错失陪伴孩子成长的最佳时机。
以前班上有一个孩子,注意力一直无法集中,他心里想的东西跟写出来的永远是两回事,总是掉字、错字。很简单的一句话,他都读不完整。提笔写字对他来说很困难,字总是写得像火柴棍搭起来的,更不用说是让他动手操作了。无论是上课还是下课,他总是喜欢一个人怯怯地躲在角落里,眼神不时打量着周围的同学,看样子他也很想参与,但是很快他的眼神又暗淡了,只是落寞地坐着。
家长说,孩子三岁之前一直是交给奶奶带的,而奶奶是一个性格暴躁、古怪的人,经常会莫名其妙地发火,砸东西。孩子的调皮也时常会惹得奶奶暴怒,为了让孩子安静下来,奶奶经常命令孩子一动不动地坐在那儿,也不能说话。因为孩子之前目睹了奶奶的所作所为,他害怕,不敢动,不敢表达自己的意愿。时间长了,也习惯静静地坐着。
当妈妈发现孩子的问题时,虽然第一时间把孩子接走了,但是伤害却已然留下。她哭着说,你无法想象,一个孩子在本该活泼好动的年龄,却被每天限制在凳子上,孩子的很多敏感期都错失了。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当初我宁愿辞职,也一定要自己带孩子。
很多时候,只有在孩子出现问题后,父母才会想着去反思。可是,孩子的成长无法重来,有些东西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
身边很多人问我,明明可以把孩子丢给老人,为什么要选择自己带孩子,整得人每天那么辛苦?老人确实可以帮我们解决很多生活上的问题,他们也可以给孩子最无私的爱,但是这种爱终究无法替代父母的爱。
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在陪伴中跟父母逐步建立起亲密的亲子关系。而那些从小跟父母之间缺少情感联结的孩子,长大后极有可能因情感的缺失而产生性格上的偏差,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障碍,而这些将会影响着他们的一生。
我和宝爹小时候都有过一小段跟父母分离的经历,可能当时父母只是因为忙,没有丝毫抛弃的意思。但是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那种分离的感觉是漫长的,孤独的,无助的......五味杂陈的感觉交织在一起,一点点刻在了心灵的深处,日后某一刻,它们会时不时蹦出来,影响着你的生活,甚至是某一时刻重大的人生决定。也正因为如此,从韦宝出生,我们很少跟韦宝分离,因为我们懂那种痛。
孩子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而老年人大都喜欢安静不喜欢运动,再加上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很多老人更愿意把孩子局限在一个很小的活动空间里,会禁止孩子去做各种尝试。这样做的结果可能使孩子的视野狭小,让孩子失去了认识、探索世界的机会。尤其是遇到一些新奇的东西,他们虽然会心生好奇,但是习惯性拒绝尝试。而我们的学习不正是需要这种探索的精神吗?
人老后,思想很容易固定化,行为模式化。他们总是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思维模式传给孩子,把自己的人生经验毫无保留地告诉给孩子,希望孩子能够按照他们的老路走,这样可以少走弯路。可是这个时代在变,他们无法想象每一天、每一分钟这个世界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们一些思维模式,日后有可能成为束缚孩子腾飞的枷锁。
说这么多,不是说老人带孩子不好。只是觉得,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还是要更多地去承担养育孩子的那份责任。孩子的成长是有期限的,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一个孩子的成长真的不是只有吃喝拉撒这么简单,很多人总是希望给孩子创造最好的物质条件。可是,对于孩子来说,这些都是最低级的需求,他们真的不在意。他们更在意的是精神上的满足,而这些只有父母才给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