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3|货架思维三|品牌十六字咒
(1)沟通就是把消费者想说的,说给他听
华楠老师现在主要经营读客图书,所以大多以图书为例,我们要触类旁通地去翻译,并理解。
原文:当我们把一本图书的内容完成以后,在创意设计阶段,应该“完全离开这个产品”。不要基于图书的内容去做设计,而是基于消费者的既有认知去做设计。
翻译:对于餐饮来讲,我们在设计门头和产品包装时,重点在于考虑消费者如何看待我的品类,以及如何利用消费者对品类特性的认知去做设计。力求首先让店门头被发现,同时不必沟通都知道我是卖什么的。
原文:我们所写的图书“内容简介”,不是图书的内容简介。不是用内容简介告诉消费者图书内容是什么,而是用图书简介来告诉消费者,这本书有多么精彩。
翻译:我在制作一些海报时,例如食材展示海报。不是为了告诉消费者我用了什么食材,而是要告诉消费者,我的食材是多么的好!如果消费者没有接收到我的食材很好,那就是失败的。
(2)创意从哪里来?从消费者的生活积淀和文化积淀中来
原文:不要基于书的内容去做营销创意,而是要在这个文化类别里面,去挖掘消费者的生活积淀、文化沉淀,找出来变成购买理由、情感共鸣,再去销售给他。
翻译:对于农耕记项目,我们在一些VI设计,花边符号上,既要参考农耕记的特性,也要去挖掘湖南湘菜的文化,湖南人的文化,最好能从调研中(访谈、资料查询、市场考察的直觉)中找出很多购买理由,购买理由一定不是一个,但我们可以选择我们认为最适合的一个。不要忽略文化类别、消费者生活积淀、文化积淀。
(3)货架领土思维
货架是永恒的,货架上的商品在不停流动,货架前的消费者也在流动,但是货架就在那个地方永远存在,这就是领土。货架又是有限的,消费者能够看见、接受的信息层列是有限的,一个人不可能把某种品类的所有商品/品牌全部浏览一遍,无论是什么货架,这都不现实。
(4)货架是永恒的,同时又是有限的
对于永恒来讲,我们要在货架上尽量待的久。
对于有限来讲,我们要尽量占据更多空间,占的越多,卖的就越多。
我们要占领更多我们产品品类所在的货架,而不要去占领更多其他品类的货架。
翻译:这就要聚焦和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