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故事》(1/3)

2017-07-09  本文已影响0人  运了个浩

【《故事》论述的是原理,而不是规则。

《故事》论述的是永恒、普遍的形式,而不是公式。

《故事》论述的是原始模型,而不是陈规俗套。】

按照原理,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这是抓住精髓,不落俗套的前提。许多经典的故事细究下来其实形式相通、模型亦相同,然而很多故事一看就猜到了结尾,读起来索然无味,便已落入俗套。

并不是说猜不到经典著作的结尾,而是经典著作会以它独特地方式去呈现那个被猜到的结尾—在确定中拥抱不确定性,是为美也。

价值观、人生的是非曲直,是艺术的灵魂。作家总要围绕着一种对人生根本价值的认识来构建自己的故事。

所以好的作品是有生命力的,并且一看到那些经典的作品,我们便会不自觉地想到那些作者,有时候都不需要看到作者是谁,一种经典形式的故事本身就已经能暴露出作者,当然前提是我们对作品足够了解。

作品的倾向取决于作者对人生价值的认识,故事是生活的比喻。在故事中,人们会不自觉代入自己的价值观以及对人生是非曲直的判断。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故事作为艺术的一种,如果不能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不能让受众体会到同感,也就没有所谓的共情,因为人不能理解自己不可能有的东西。

【一个讲得美妙的故事犹如一部交响乐,其结构、背景、人物、类型和思想融合为一个天衣无缝的统一体。要想找到它们的和谐,作家必须研究故事诸要素,把它们当成一个管弦乐队的各种乐器—先逐一精通,再整体合奏。】

结构、背景、任务、类型、思想等这些元素不能随意组合,更不能是事件的简单罗列,它是有逻辑和时序的。各类元素之间的和谐搭配是构成一个脍炙人口故事的前提,自然而不突兀。

从节拍到序列、从事件到场景、从幕到故事……一叠一叠,逐次深入,慢慢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整体。且形成故事后,它的形式是不可逆的,而通过场景、序列和幕,作者创造细微、适中和重大的变化,但所有这些变化都可以逆转。然而,最后一幕的故事高潮却是不可逆转的

【故事三角(大情节、小情节与反情节)内的形式差异】

闭合式结局与开放式结局;外在冲突与内在冲突;单一主人公与多重主人公;主动主人公与被动主人公;线性时间与非线性时间;因果与巧合;连贯现实与非连贯现实;变化与静止。

【年轻人被教诲说,好莱坞和艺术是相对的。因此,那些初出茅庐者为了被人视为艺术家,便落进了这个圈套,他们写作剧本的目的并不是因为它是什么,而是因为它不是什么。他们为了避免商业注意的污染,便回避了闭合结局、主动人物、时空顺序以及因果关系。结果,其作品便被矫揉造作所荼毒。】

为不同而不同就像对商业法则的盲从一样空洞。这让我想到了生活中的一些年轻人的标新立异,虽然我好像也是其中一员。很多时候,只是为了标新立异而去标新立异,为了追赶潮流而去反抗父母,自己在内心中其实根本就没有想过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只是下意识地觉得如果不这样做就会被时代狠狠抛下,却哪里知道时代要抛下的,恰恰是那些找不着自己的人,哪些永远在追随在什么却还不明白为什么要追随的人……

盲从是可怕的,不知道自己在盲从则更加可怕。希望以此为鉴,警醒自己记得时刻动用自己的元认知能力!

【一切陈词滥调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一个原因,而且也是唯一的原因:作者不了解他故事中的世界。】

和为不同而不同类似,不了解所书写的世界则是为写故事而写故事,人物的喜怒哀乐全靠臆想,完全无法感受其合理性,自然无法打动观众,且光凭臆想很容易抓取到别的作品在这个情节展现上的细节,自然而然就落入了俗套。

【一个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的世界会把人的大脑拉伸成一纸薄片,使得我们的知识流于表面和浮浅。而一个有限的世界和有机界定的任务设置才能让我们拥有知识的深度和广博。】

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我们单个人所能利用的知识势必会被无涯的知识给局限在一个小范围内,如果盲目追求广博,那样只会适得其反,倒不如在一个领域努力耕耘来的有收获。

【在类型常规下,喜剧作家往往是踩着钢丝行走,钢丝的一端是要使其人物经受地狱般的折磨,而另一端却要安全地使观众确信,那些飘忽的火焰实际上并不烫人。】

仔细一想,的确如此。但我是看过了相当一部分喜剧才有如此看法,如果我从没看过喜欢,是否还会这样想呢?答案是否定的,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势必是建立在观看了若干艺术从而培养起对艺术的总结能力而施以鉴赏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