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社交新礼仪!你被拉黑了吗
一个女性是否优雅与漂亮,最受人关注的并不只是脸蛋,样貌是天生的,而优雅的气质是靠后天的努力创造的。
见字如面。
微信聊天也一样。
很多时候,多打一个字,
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好=我同意了
好哒=我开心地同意了
嗯=我知道了
嗯嗯=我愉快地知道了
如果跟你说话,你回复“嗯”或者“哦”,那基本就要关掉对话框了。
但如果是“嗯嗯”或“哦哦”,就感觉还想跟你聊天。
以前证明自己在笑,只需要打“哈哈”就可以了,而现在,
“哈哈”=“滚”
“哈哈哈”=“好无聊”
“哈哈哈哈”=“敷衍笑一下”
“哈哈哈哈哈哈哈”才代表真的好笑。
标点符号的使用也是有讲究的
一句话的末尾不加“。”句号显得很生硬
可以选择用“~”、表情或者什么都不加来代替
感受一下:
你在干嘛呀~
在吃饭。有事吗。哈哈哈。友尽吧。
当然了也不要加太多感叹号!
因为!会让人感觉!你情绪!很激动啊!害怕!!!
波折号偶尔加一下还行~
也不要加太多了吧~会显得太随风飘摇了~
尤其是工作的时候~
如果对方一直给我加波折号~真的会很想打他呀~
省略号也是一样的…
每句话都加的话…
感觉你这个人说话为什么…吞吞吐吐的…
会使用微信表情,也是加分项
比如反驳别人的时候加个
,会显得你比较客气。
示范一下:
我觉得你说的不对
你这么说简直是搞笑
然鹅,
还是少用
因为
≈呵呵
如果你要表达高兴,建议使用
“在吗?有空吗?忙吗?睡了吗?”
这些套路请省略,有话直说,节省双方的时间
在吗?有空吗?忙吗?睡了吗?……
这么大个人了有啥事儿不能直接说出来啊,说出来我才好决定我“在不在”啊。
这么问真的是让人害怕,谁也不知道对方到底要干嘛,要问什么事。
除了自己说话要注意以外,
还要学着体会别人话里的意思。
“我去吃饭了/我去洗澡了”的意思是:
“这个话题聊的差不多了,我觉得已经稍显尴尬了,
在气氛攀登上尴尬高峰的前一刻我想刹个车,
但这不代表我真的要去吃饭或洗澡喔。”
所以如果你发现我下午三点跟你说我要去吃饭了的时候,
请你就放我一马不要继续追问:“吃这么早呀?”
可以吗…
“不聊了我去睡啦”的意思是:
“我现在要开始我的睡前仪式:玩手机了
还有很多朋友圈和微博等着我去刷,我要借此了解一下家国大事,
直到5分钟内连刷三次都不再有新的朋友圈和微博出现的时候,
我就真的要去睡了。”
一些基本的微信“社交礼仪”
别一见面就要求加微信行吗,更不要看着对方通过自己的好友请求啊……多尴尬啊
谁先加的微信,谁要先说第一句话,打招呼最好先自报家门。
不回别人微信前最好不要发朋友圈。
微信对话框一直显示”对方正在输入",请发出来不要让对方等了很久却什么也看不到。
发语音时,尽量先问一句对方,方便发语音吗?当然,不打招呼就发语音是社交地位的象征…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