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陪孩子一起用感官探索世界

2016-12-13  本文已影响0人  美丽心琴

这虽然是应幼儿园老师的要求,写的一篇家长会之后的感言;也是我自己借此整理思路的一篇文字。就以此篇作为“写”的开始吧。

孩子不仅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更是人类的未来;每一位爸爸妈妈都希望在孩子宝贵的童年时期,给予他/她最温馨的陪伴和最有益的教育。大部分时候,我们的陪伴和教育是出于关爱孩子的本能,有时候也会留心一些幼儿教育方面的理念和方法。

本次幼儿园举办的培训会,对幼儿园而言,是促进“家园共育”的一种方式;对家长而言,则是一次宝贵的学习、体验的机会。于我个人而言,通过本次的培训会,最主要的体会是——对感官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的意义以及父母在其中角色有了更深切的感受。希望通过以下分享与老师、家长共勉。

1、 孩子通过感官探索世界、形成对世界的认知

直到今天,我还清晰地记得宝贝口齿模糊的叫出第一声“妈妈”时,自己心里热潮涌动的喜悦;宝贝扶着茶几第一次站起来时的那份惊讶;第一次迈着蹒跚的步子摇摇晃晃地奔向妈妈怀抱时的那份感动。

虽然感到惊喜,但也认为是自然而言;从来没有深思过,孩子是怎么样学会了这一切。蒙氏教育的理念是,感官让孩子学会了这一切,孩子是通过感官视、听、触、嗅等探索外在世界,在幼小的心灵中形成了对外在世界的认知。在本次培训会中,对于感官的分类和对应的练习活动(蒙氏工作)、使用的教具等有全面的介绍,与会的家长们也在老师们的带领下,笨手笨脚的操练了孩子们平时在幼儿园所进行的一些“工作”,对感官教育有了亲身体会。

2、 感官是螺旋形发展的

感官是孩子认识世界的途径,而感官的发展是螺旋形从简单到复杂。一开始可能是单一的感官,触摸、倾听等。随后会运用感官来进行比较、模仿甚至归纳。在本次的培训会上,展示了多款幼儿园平时采用的教具,如圆柱体、还有粉红塔等,就是依靠感官进行判断、比较进而归纳出多种排序方法。这些对大人而言,也感觉很有难度的工作,处于感官发育敏感期的孩子居然也能够完成,让父母们有些深感惊讶。

3、 父母在感官教育中的角色不是教导,更重要的是陪伴。

孩子探索世界的本能,有很多时候会和父母保护孩子、教育孩子的本能发生冲突。对我自己而已,最近尤其感觉明显。家里三岁半的小孩似乎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很多时候对父母的“三令五申”似乎充耳不闻,有时候又固执到几乎要让人抓狂。很抱歉地说,自己有几次就忍不住对小孩发了脾气。

在培训会的结尾,一段“妈妈,请你等等我”的视频,配上培训老师深情的朗诵,让我颇感触动。如果父母对孩子探索世界的需求有更理性的解读,或许就不会误以为孩子是“任性”、“无理取闹”;或许就会有更多的耐心。培训会结尾的“煽情”,让我感觉到,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最重要的角色不是“教导”,而应该是陪伴,更多充满耐心的陪伴。

在家长们一片感动和掌声中,本次的培训会圆满结束。为人父母,让我们和幼儿园一群可爱的老师们,一起携手,陪孩子一起探索这精彩、有爱的世界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