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也会共错
在如今的日常生活领域,特别是在促进各种关系里,“共情”似乎已经成为一个泛化了的态度。
当咨询师面对来访者、父母面对孩子、男女恋人面对彼此时,都离不开共情。 许多相关视频和文章,都纷纷把“共情”作为一门人生功课,教导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具有共情力的人。 然而,仔细观察以后我却现:如果是“刻意的共情”,非但缓和不了关系,甚至还有可能引发新的危机。
今天那位八十一岁的老太太在我理疗快做完的时候她才在女儿的陪同下来做,在门口我听到她和女儿的对话,老太太说:“不做了不管用”,我想:昨天她走的时候还告诉我很管用,今天怎么又不管用了呢?也许是昨天我认真倾听了她的倾诉,她需要家人的关爱和理解。就听女儿说:“来都来了,我知道你想马上见效,这怎么可能,能缓解就不错了”。你坚持做一个疗程看看,老太太说:“天天来,太麻烦”。女儿说:“你钱都交了,怎么又嫌麻烦(昨天是儿子陪同,儿子在的时候,哎哟、哎哟的叫,和我搭上话后,就撵她儿子走,给我说了她家的事情,精神状态也不错,自己起来也没哎呦),我带你来我就不怕麻烦,你又不麻烦,我觉得你坚持坚持就有效果了”。女儿明显强势,看似关怀、鼓励、积极帮妈妈治病,其实就是在说服妈妈,一点没能理解此时的妈妈就在跟她对抗。看似有共情的成份,实际上就是在说服妈妈。但共情完了以后,妈妈上了床开始理疗,然后就哎呦!哎呦的叫着,这次我的帘子是拉上的,老人并没有看到我。这么大年纪的老人,就跟小孩一样,她说不做就顺从她罢了,也许你顺从了她,也许就真正共情到她。
这样共情,至始至终都没有产生实质性的情感交融,只能换来对方抵触,年龄大了,也只能屈从。其实我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