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群炸开锅了
孩子们这周四进行了半期测试,当天就出了语文成绩,然后筷儿的班级群从成绩下发的那天晚上开始,就炸开锅了,一直持续到星期五的下午。
语文老师的拉胯,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哈哈,感觉有点用词不当,但又觉要表达到位,非用这个词不可了。平时倒还没什么,一到稍微正式点的考试,我们班的语文分数简直没眼看。每当这个时候家长们的心就像拧成了一股绳一样,在家长群里集体吐槽语文老师。
以往,大家还只是发泄发泄,这次有些动真格的架势,几个家长都上升到换老师的高度了。
以前我总是抱怨筷儿的语文老是不考试,通过这次,我倒是想通了老师为啥不考试,一考试家长就要因为分数炸一次,简直就是,学生考试,老师渡劫啊!所以,从个人角度着想的话,我还是能理解她的。
但从孩子家长角度着想,我觉得她这是“罪有应得”。
老师不想跟家长沟通,疲于应付家长,我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当家长们说老师经常不回消息、不接电话,我不会觉得这是判定老师不负责任的标准。你不理家长可以,麻烦你好歹把自己的教学工作扎扎实实做好,一不听写、考试,二不改作业,三不监督反馈孩子们的改错、落实情况。就感觉,作为老师,她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家长们爱搞就自己搞,不爱搞就让娃自己摆烂吧。
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一条,不回消息,不接电话,是不是就显得有些过分了?
每次都是家长代表收集家长们的意见,委托班主任跟语文老师沟通,结果也可想而知,同事与同事之间,很多话也是不太好讲的,回馈倒是有,不过全是官方废话。
所以,当这次期中考试,大多数孩子们的成绩都是六七十分的时候,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来了,家长群彻底失控。
几乎所有人都出来说话了,指控语文老师的不负责任、不作为。所以,当我看到有部分家长说孩子们的标点符号跟病句改错两类题型完全搞不懂的时候,我忍不住说了句:“这类题是需要做专项训练的,我们班没做所以错的人也多!”
哈哈哈,不是兴风作浪、推波助澜,我是真的觉得作为重点难点的必考题型,老师一讲带过,不做练习,孩子们考试就容易大面积丢分。如果老师稍微上上心给孩子们做做专项练习,不说多了,一个娃加五分应该不成问题。为什么我知道有专项练习,因为我们姐姐的老师组织做过,他们班上成绩也一直遥遥领先。
这个时候不禁又要感叹了,好老师起到的作用真是太大了。
从周四晚上一直吐槽到周五下午,大家都发泄差不多了,也都没啥动静了。但这个时候,一位建议换老师的家长突然在群里讲,他被语文老师私信了。好不容易静下来的群又沸腾了,家长代表首先在群里申明,她绝对没有跟老师提及孩子的名字。紧接着,语文老师下发的作业,也有了“标点符号专项训练”这一项。
我才反应过来,会不会是群里有家长把消息泄露出去了?
紧接着,群里风向大转,全是反思自己、给娃树立正确观念的发言了!
哈哈,也只能以此结尾,换老师什么的,没有强悍的能力,到底也是说说而已。
经验教训:自己的娃还得靠自己鸡,不能指望他人;不要在公共场合说人坏话,传扬出去的概率很大;老师咱不能选,但可以减少遇上不负责任老师的概率,那就是努力上好学校。
我们不会跟老师讲最近家长群里的事情,也不会在孩子面前传播老师不好的言论。但是,孩子并不傻,我们也不会刻意把他当傻子,只是告诉他,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因为老师本来就讲得少,再不听就完全不会了。
每当无奈的时候,“风水轮流转”就是最好的解药,希望我们筷儿接下来的都是好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