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鸿鹄”而引发……
刚刚过去的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纪念大会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花絮”,校长林建华在致辞中将“鸿鹄”一词中的“鹄”字念成“hao”,引起了广泛关注,并迅速在网上引发讨论。昨天,林建华在北大未名BBS论坛上发文向学生致歉......
至于说,“这封近千字的致歉信处处透着真实、坦诚,受到北大师生、校友以及校外人士的称赞”云云,尽由网络去发酵。作为一位语文老师,看到北大校长出此“口误”,本不想人云亦云,但心里老觉得有些说不过去。按说,一字读错,至于这么大惊小怪么?但真的不想就此讥笑或过分非议,也明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道理,还是想为这个不该出现的错误找点理由。
于是,借“度娘”梳理了一下相关知识以及北大校长的基本介绍,不知能否为其辩解二三,安抚一下自己对高级知识分子的艳羡的执信?
由“鸿鹄”而引发……(一)先说其人
林建华,男,汉族,1955年10月生,山东高密人,197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11月参加工作,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北京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简历就不罗列了,就其受尊崇的职位应该是实现了“鸿鹄志”,也许小时候父母和老师真的没教导他立“鸿鹄志”,只说立大志,走出村子。但60多年的教学和高层管理中应该不会对“鸿鹄”一词陌生吧。再说身处“鸿鹄”之阶层,怎么说也不该出此村野之误。
再说,成长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它无关年纪。无论何时,停滞成长,才是最可怕的衰老,尤其“鸿鹄志”!
由“鸿鹄”而引发……(二)从研究领域找原因
从林建华研究领域似乎还可以找点理由出来。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固体化学,涉及新型无机固体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主要从事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新型微孔硼酸盐、稀土-过渡金属金属间化合物的合成、结构、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的研究。
由此看出,绝对是个理工男,忽然想起我上学期间对化学最为犯怵,看见那枯燥的化学元素表就头疼。记得师范里化学老师很土,曾看到穿凉鞋的后脚跟皴乎乎的,我们猜想老师是从地里干完活儿直接来上课的吧。老师很和善,也说过只有你们把作业做好,考试就会80分以上。我可高兴了,常常拿出同桌的作业抄,由于我是文科突出,字写得漂亮,往往作业得分比同桌要高。说半天发现我也有一个小技巧,就是化学课本里凡是不认识的字都按形声字来读,同学还开玩笑说 ,你都成字的“老拜”啦(我们的方言:老拜即干爹的意思,是说随便给字起名之意)。
由“鸿鹄”而引发……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见字就熟”的现象呢?这要说到“汉字构造”了。
一般来说,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我国古代对造字法有“六书”的提法,除了上述四种外,还包括“转注”和“假借”。但严格说来这两种应属于用字的方法。其中“形声字”最为突出。今天我们所用的汉字,80%以上都是形声字。用形声法造字非常方便,与金木水火、鸟兽虫鱼有关的字以及叹词、拟声词,几乎都是形声字。这种造字法,直至今天还可以不断地造出新字来。比如较近发现的化学元素“镅、锔、铹”等,都是用新造的形声字来命名的。所以,绕了一大圈,其实是想说,林建华校长可能习惯了化学的形声造字了,也许是第一次认识“鸿鹄”时就用了固有的“化学模式”吧。看来,偏科有危险啊!
这样说来,似乎可以狡辩一下,但细想起来也不足以成为错误的直接理由。
由“鸿鹄”而引发……(三)从致歉信看其诚意与否。林校长致歉信中说,是因为当时农村教育的停滞和“文革”的干扰等等。不说这些还可原谅,如果这样甩祸于人就不“地道”了。1955年出生,比俺大不了几岁,俺也是农村人,虽然小学不知道“鸿鹄”,但中学该知道了吧?再说你还上大学,教大学,管大学……
俺虽如“燕雀”之弱小,却也曾立下“鸿鹄”之志,并且不断地在教授《陈涉世家》的过程里,强调其立志的重要。所以,此理由确不能成立。
由“鸿鹄”而引发……上图可以看出有“上纲上线”之倾向,无奈,还是“致歉信”有狡辩之嫌。林校长还说,自己写书,讲话稿是自己写的,难道认识“鸿鹄”比著书立说还难?
不过,在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一句话可能就摊上大事儿了,有时觉得这样也许对当事人有些尴尬,也想能为其寻出开脱的理由。但是,往往事与愿违,致歉信就应该“诚心”,越简短越好。
读错字与致歉信引来的不同反响,似乎有些“小题大做”,但对于“风口”上的最高学府的校长来说,最起码有失慎言。有些事的发生就是这样无意,其影响更是无法收回,但还是给以知错就改的空间吧,愿林校长挺住。
看来,不但要有“鸿鹄志”,更要读准“鸿鹄字”,原来汉字还有杀伤力啊!
最后,还是以一句文言送之:
《左传·宣公二年》:“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由“鸿鹄”而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