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路漫漫(八)
八九十年代的珠三角,由于改革开放,港口多。所以引得许多外资过来投资各行各业。 产业离不开工作人员,所以大量五湖四海求职的人们涌入了城市。城市在快速发展当中,大家工作稳定,出来务工的人员们虽然都并没有暴富,但生活质量也在逐渐提高。也舍得给自己买点好吃的了。所以泽明他们两口子的生意也算是顺利。因为他们两口子恰好做的小生意就是海鲜买卖。小档口,虽然海鱼、虾蟹对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是会有点奢侈,但是还是会有人舍得偶尔去买一点回家去做饭,犒劳犒劳一下辛苦在外工作的自己。 而城市的本地人们,因为有房出租,有房租可收,亦或是自己家的土地被征收建厂,亦或商业地带征收等的补贴,就更舍得好好对自己,吃一些好吃的东西了…
所以生意是顺利的… 没多久两口子合伙算了一下,觉得接儿子出来读书也能承担的起,因为儿子在家乡总是有点叛逆,总是时不时的逃课出去玩,班主任都上门投诉好几次了。孩子们一进去校园,婆婆也不知道他们的情况了,而且婆孙相差六十多年,很多事情孩子们也不愿意跟婆婆说。 婆婆一个人同时照顾着六个孙子也辛苦… 计划一定,两口子就是努力挣钱,为了下一个九月一号开学季能接孩子们过来城市做准备了。 下一个九月一号,小漫也该上学前班了吧… (PS: 那个年代大部分地区都还没有幼儿园,上小学一年级前都会有个一年的学前班需要上,主要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学校生活。)
新的年九月一日开学季 如愿以偿的,把两个儿子接上城里继续就读小学后。就着手办理小漫的学前班入学手续了。那个年代可简单的了。由于也有一定的年龄段了,所以小漫也不会耍小孩子性子的了。留在家乡里和母亲一起生活。由母亲带着…
学前班主要是学习字母、拼音和数字跟玩游戏为主. 一切也没听老师反应有什么问题。小漫还算是蛮聪明的,在第一学期模拟考试中数学语文都考到了一百分。这使奶奶非常的自豪,回到村里到处宣扬。自己的孙女第一次上学第一学期就考了双科满分。 晚上特意买了肉回来加菜庆贺! 小漫朦胧印象中记得的就是:早上,奶奶煮好早餐,然后叫大伙儿起床洗漱。有时候会是白粥配点咸菜。有时候会是鸡蛋粥或者瘦肉粥,或者下个面条,让他们这几个孙吃完就去上课,广东的夏天有时候爱下雨,大家就披着雨衣出门。下午放学回来,奶奶也会做好饭,大家就各自吃饭。吃完饭后就洗各自的碗。各自做作业 妹妹们不懂的就问哥哥 。 然后就是洗澡洗衣服了。最后就是睡觉了…
农村的生活都是比较简单。奶奶也比较操心。后来堂哥们也被大伯、伯娘接出城市去上学了。留下小漫和堂妹。记忆很零碎。只记得稻香稻谷成熟时,帮忙邻居们收稻谷可以挣个几元钱,可以买好多好吃的… 只记得土地里种了菜,奶奶做饭的时候,有时候会叫去帮忙摘点菜回来… 记忆中村口的那条河流,一直源源不断的灌溉着这条村的土地…
小漫二年级的时候,也被接到城里去读书去了。奶奶因家里还有些事走不开,留在家乡打理老家… 城市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可是也是很忙碌的。爸爸妈妈总是为了生计而起早摸黑的做生意,没有办法像奶奶那样每天做好早餐给大伙儿吃,只能给哥哥们两元,小漫一元作为买早餐吃。 (那个时候包子五角一个,豆奶五角一杯) 那个时候也很多同学不舍得买早餐啊,或者就买一个包子,省下五角钱来买一包零食辣条...
后来物价上涨了,哥哥们的零花钱变成了五元,而小漫是两元。 好像从来也没有问过为什么,因为好像在大伙们的眼里,这都是理所当然的… 男孩子总是应该花多一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