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那些逼逼90后的80后大叔大妈出列
前不久,开始听到单位的95后小姑娘自称老阿姨了,她说这让她特别有焦虑感,难道不是要开始自称大妈的时候才应该有焦虑感吗?
算了,谁不是从第一次被陌生人教导孩子:“来,叫阿姨。”开始耿耿于怀自己的年纪呢?毕竟到现在为止,我还是无法学会做一个稳重的成年人,有的话不当说就不说,有的架不当吵就不吵,到了“热水青年”的年纪,这些道理仿佛就是在反对我做个热血青年一样。
最近网上开始流行“佛系”这个词儿,说现在的年轻人都讲究一切随缘,不争不抢,而我呢?还是一副不高兴就跟谁都没面儿的主,总结的话,应该算是“老年朋克”吧。
今天查询物流的消息,不小心留意到了凡客,“老年朋克”又要炸窝了。我都遗忘这个牌子多久了?虽然我唯一穿过他们家的东西是袜子,那时候的办公室,买凡客的男同事都是一批一批的。
这种遗忘真是莫名其妙不知不觉,就在电商如雨后春笋般一个接一个冒出来的时候,该忘的就自然忘了。
我去查了一下百科发现,凡客巅峰时期的销售额占全国电商的30%份额。几年过去,当年买凡客的各位同龄人,是不是已经开始筹划自己如何体面的过30岁以后的生活了?
今年高考是90后参加的最后一次高考,再过4年,大学里就没有90后了,最晚的一批90后也成年了,最早的一批90后已经接近30岁,我们这些80后呢?
当下这些30岁的人在哪儿呢?
王朔说:在我们北京这儿,50年代杰出代表是刘索拉,又能写字儿又能写曲儿;60年代杰出代表是王菲;70年代我希望是徐静蕾,如果她做得好的话。80年代我还没看出来谁有价值。
面对30岁。提笔竟写不出许多。
30岁这个年纪像是我们的岁月诅咒,人生走到半路,时间越来越少,不久前的自由奔放,标榜着“青春就是用来挥霍”的口号,现在看起来真是幼稚得难以原谅,对,我们被迫从少年变为了成年。
因为大多数人总认为30岁必须发生点什么。
因为大多数人总对30岁的人要求苛刻。
20岁出头儿的自己,看着30岁这个数字,觉得遥遥无期也充满期许,我们在心里嘀咕“不会到了30岁还是碌碌无为的年轻人吧”。
我们觉得这是一个足够老的年纪,像是一个新的开始,然而当这个数字来临的时候,每个挣扎的人都在跟自己的雄心对抗,从“未来无限可能”直接跨到“人生的机会已经很少”的命门,我们会主动砍掉很多可能性,让自己变得踏实,或者看起来踏实。
我们让皮囊尽可能的看起来接近90后,却收敛自己的灵魂让它无限接近30岁该有的样子。
一群又一群的年轻人,在大城市的颠沛中长大成年,在繁华又残酷的城池中,步入中年。当代社会生活不能蹲下来,更别提坐着。只能往前走,紧着人也要往前走。于是我们总能迎来一场又一场大型崩溃,BGM还是管弦乐团的大协奏,且没有指挥。
你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对,这个城市里还住着四体不勤的文艺青年,30岁的魔咒,对于文艺青年也无一幸免,当现实把文艺青年分为:成功的,和不成功的两种类型时,再也无法直视那一张张岁月静好的脸。成功的变成了一脸世俗,不成功的变成了一脸愤世嫉俗。
千帆过尽后的不灭初心只是随口一说的俗语,从生活的尘埃里发掘出的美好,不外呼是赚得多和嫁得好。
那么,你认为30岁的关键词是什么?
【中庸】
想了半天,只能这么形容,因为在各种人群中我就是很普通。
我对目前生活的现状不满意。哪怕我满意了,也要让自己不满意,否则我就真的是中年人了。
我相当,非常,无比恐惧,恐惧自己没法再提升了,停在这里了。但再提升哪里那么容易?二十几岁的时候,努力是自觉的,速度是几百迈的,进步是必然的。
此刻,越接近30岁越力不从心,没办法,总要努力的。
【合适】
工作合适,生活状态合适,忙碌的程度可以接受,焦虑压力也能负荷,经济状况良好。
只是到了这个年纪,不可避免的为以后生子,养老的前景感到忧心,但还没到绝望的程度。偶尔夜半尿急会醒,茫然状态的时候,从内心里反省自己,觉得自己做得不对时要有承认自己是个大傻逼的觉悟,睡醒后再和自己和解。偶尔会后怕生活里发生重大到自己的经济,心理无法准备的大变故,才反应过来原来还是一枚单身狗。
所以我能用不合适来形容吗?
【低调】
如果中年油腻男人爱在公开场合大谈特谈几个亿的生意,让你恶心,那么中年女人喜欢当众炫耀手上的珠宝,肩上的爱马仕包包,和前者并无区别,听了同样让人作呕。
到了30岁,开始认为显摆自己有奢侈品这件事,只有年轻姑娘秀起来才可看,毕竟年纪轻轻赚到几个包是值得可喜可贺的,那多多少少算作是独立自强努力拼搏的象征。
中年女人可千万别这么做了。三四十岁的人了,拥有几只上万块的包包还算的上人生奖章吗?人到中年,连动用一点资产买几只包还那么兴奋激动,只会让人觉得寒碜,“你看她,这么大岁数了,也是吃过见过了吧?炫耀个包有意思吗?”
没意思,特别没意思。
也许你在别人眼里是已经拥有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限量的包,明星同款珠宝的人了,你这一晒,就露怯了,就输了,别人会以为你也不过如此,你过得其实也没多好。
【服】
趁着70、80后还在拼了命的阻止自己油腻的时候,生猛的90、95后就做了你的上司。
没错,我们就是保温杯里冷却的热血。
我们在重复着同样的工作,间歇性的踌躇满志,持续性的混吃等死,不知不觉中我们拾起了保温杯……我们经常加班,工作却没有太大起色,做的事情好像并不重要,却又累得每天晚上倒床就睡早上听不见闹钟也醒不了。
当我们教育90后作为年轻人就该努力奋斗时候,当我们吐槽90后“裸辞”成习惯的时候,早会上新来的90后,便是我这个30岁中年女人的直属上司。
拜托,别再写那些90后员工难伺候的文章了,先送我几幅如何与90后上司和平相处的锦囊吧。
【新生】
步入30,立个什么呢?
决定要敢往自己的伤口上撒盐。最刺激,最挑战,最终要的一份感情,就是自己与自己之间的感情。看了将近15年的《欲望都市》,到了30岁看它还是会哭,因为终于明白,女人快乐的秘诀并不完全是爱情和有钱,而是一份能看清自己的智慧,以及如何拿捏爱与被爱的尺度。
是不是也开始嫌弃30岁?我想是因为恐惧吧。
尤其是在2017年,中年危机成为了时下最热门的话题。大家开始总结中年人的特点,拼命找出中年人的共性,然后一起嘲笑,仿佛这样就可以和中年人划分出一道鲜明的分水岭。
男生为了发际线发愁,为钱发愁,怕自己变成网上热议的“油腻中年人”,也怕自己终究一事无成,被老婆瞧不起。
女生呢?在为眼角的鱼尾纹,为难以控制的脂肪发愁。更为嫁不出气而假装不着急,以各种理由怼亲戚。
在举国佛系的文化背景下,和“年少无知”这个词语告别之时,我开始不知所措。
终究到了再也不能用“年少无知”替自己辩护的年纪了。
时间在肉体上单程碾过,却无法收集身后留下来的肉糜肉渣。
经验也好,教训也罢,记住的忘掉的,原来并没有在心里埋的很深。但却坚信了善恶并不分明,坚信了曾经不齿的手段原来在某些情况下真的有用,坚信了某些被定义成坏人的人,居然也值得被称赞和尊敬。
这就是三十而立的收获……吗?
再问问度娘,这搜索的结果排行在前的几个标题,已经足够让人瞎眼,这不是一个应该在年末讨论的话题……吧
我发现,当代人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人称的问题,遇到事情主语总是使用第一人称,很容易陷入被动。
我建议是以第三人称观察生活。
比如:我今年30岁了,不说我今年30岁了,改说老李今年30岁了。这样效果就会好一些,有种从当代生活中全身而退的感觉吗?
30岁的青年们调整好心态,在魔幻超现实的当代社会中继续玩命吧。
先集体体个检
然后请留下你的答案~
作者:广龙师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