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产品干货集

初创企业如何快速获取大流量【中】

2016-09-25  本文已影响17人  一笑社群

本文插画:唐辞

一笑社群

聚集社交电商,提升运营技能,带你洞察移动互联网本质。

副标题:内容是购物依据,人格信用是入口

最近云松接触了许多企业,有旅游业,有智能硬件,有金融类等,在关于企业新媒体运营这块,与他们深入沟通与探讨后发现,他们的诉求很简单也很明确,流量、粉丝、用户。的确,任何一家企业做新媒体这块,目的基本上就是上面三种。

所以,开始搭建新媒体团队,开公众号,写文章(搬砖),吸粉,也想从互联网这个大环境下快速吸纳一大波用户过来,转换成自己的粉丝,然后该卖货还是卖货。当然,这其中不乏也有些小成。看似这是一次成功的快速反映,解决了问题。但要想长期获取流量,这个套路真不靠谱、

实则,问题要比我们要想的要严重。从微信对降权营销类公众号,扶持原创号开始,好像上面那套逻辑真的行不通了,公众号打开率一降再降,现已跌破5%,那是不是现在的就要要求新媒体团队开始写原创文章呢?通过优质的内容转换粉丝?这背后的逻辑是怎样的呢?

关键词:内容、原创、人格、流量、商业化。

任何企业都必须有完整的独特内容,可以是以记录片的形式讲述品牌故事,也可以是持续的。

先来看自媒体矩阵一个案例:

互联网健身应用Keep,仅289天用户就突破千万。其运营团队在产品上线初期,便开始在社交媒体的多渠道布局。代号“埋雷计划”,锁定近100个垂直社区,长期连载品质较高的健身经验帖子。聘请专职内容原创团队,通过大力气的优质原创作品来发酵口碑,其大量的运动教程就是Keep的独特内容,(600多个运动课程视频,想想也是够了,这团队真特么变态)

再来看一个人格化的IP——故宫淘宝的案例:

故宫淘宝的微信公众好以极具幽默调侃的语气,用一种全新的互联网视角解构早已熟知的帝王将相间的旧事。明朝的第十位皇帝朱厚照,被打上“任性皇帝”标签,而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则成为“一个悲伤逆流成河的运气不太好的皇帝之故事的主角”故宫淘宝巧妙利用跨界的新元素,重构了以明、清为历史的传统认知,一句话,用正确的姿势打开历史的大门。

最为经典的“朕想静静”一词,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作为九五之尊的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一句“朕想静静”是显得是多么的无奈,而无奈的同时又有点卖萌。这四个字蕴含了皇帝无数的辛酸历程,不得不佩服故宫淘宝打造IP的切入点,真是卖的一手好萌。

从上面两个案例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运营逻辑,建立人格化的IP(标签化)+全网多渠道的布局(自媒体矩阵)=流量、粉丝(源源不断的粉丝)

背后的逻辑是怎样的?

内容产品化、人格IP(标签)化、流量社群化

把每一次内容推送都当成是最后一次推送。不求完美,但求极致。而人格IP化,意思就是说通过不断的内容创造,形成一个标签性特别强的人格(装B、卖萌、浪、死磕等)。这事真没有捷径,而罗辑思维就是很好的代表。为什么要做IP?因为IP能唤醒尊重。

回到“内容是购物依据,人格信用是入口”这句话上来,我们现在购物的依据已经不仅限于产品的价格、质量、品牌,而更关心的是这个产品是谁生产的?生产这个产品的人是怎样的?这就是消费升级,我们不会再为冷冰冰的产品买单,而会为了一个人的人格买单,我信任你,所以我相信你的产品。

就像罗胖卖的书,书不是他写的,也不是他印刷,难道是罗胖卖的书质量更好吗?扯淡。是罗胖花一个小时的时间为你解读这本书有多么的好,里面都有哪些好的内容,是真的对你有帮助,久而久之,你就会罗胖这个人产生信任,他说对,他说的什么都对,所以无论他卖什么你都愿意为他买单,道理就很简单了,无非就是因为我信任这个人啊。

在前段时间,罗胖的女儿出生的那晚,他开直播,就卖两套书,原价不超过100元的书籍,硬是卖上了几万的价钱,更有丧心病狂是,问罗胖直播间所看到的东西可以卖吗?一句话:人格是交易的入口。

云松是谁?

全名:胡云松,v信:justforyouchangemz 95后,自媒体人,一月生产6万字原创运营文章作者,唐晓涵自媒体联盟成员。曾写《自媒体必须知道的28个新媒体平台》获得全网30多个平台转发,阅读流量50万+。

自我定位:专注自媒体运营、与社群运营,死磕运营不回头。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初创企业要想快速获取流量?请听下回分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