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不要等失去了才后悔莫及,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020-12-20  本文已影响0人  笑妈聊情感

最近刚读完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写的《我与地坛》,豆瓣评分9.2,堪称经典佳作,被作者的文学造诣所吸引,被他的哲学思维深深震撼!

与其说它是一部文学散文,不如说是作者对自己身体遭受重创后对人生所激发的思考,从身处绝望到寻求人生目标与希望的过程,同时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以及思念之情。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地坛是一座废弃的古园,离作者家很近,而这个地方不只是一个无人问津的园区,更是作者多年以来用于“心灵疗愈”以及对人性进行深度思考的私人场所。因为很难想象当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瘫痪在床,无法正常行走,本来活蹦乱跳的自己突然无法动弹,任谁都无法接受。

当年的他像是一个受到重创的小孩,害怕与人接触,不想与人攀谈,甚至不敢与人有眼神交流,他将自己全副武装,对这个世界几乎失去了兴趣。身体病痛的多次折磨让他一心求死,因此心理变得极度敏感与脆弱,身边的亲人待他也都变得小心翼翼,特别是他的母亲,身怕说错一个字就会惹儿子伤心不高兴。

“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

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所幸他有爱他的父亲母亲,以及身边朋友的宽慰,特别是母亲对他的爱别无所求,只希望儿子能变得开心,从绝望中勇敢地走出来,能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因为这样才有希望回到正轨,不去做那些伤害自己的事情。

母亲总是这样,孩子发生任何不好的事情,在她心里折磨与痛苦是成倍增加的,因为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的肉,多年的抚育之情让母亲对孩子的爱越来越无可言说。命运的玩笑让一个孩子绝望了,但是这份绝望所带来的的伤痛会让孩子的母亲更加痛不欲生,因为对于她来说,宁愿无法行动的是自己,也不愿孩子遭受此苦难。

“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幸运的是,作者最终从自我的伤痛中成功地走了出来,多亏了他多年往返家与地坛,在地坛里他想通了很多事情,也通过不断地阅读与写作,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恢复了往日的精神气,不再为自己的遭遇感到痛心疾首,也不再为自己所遭受的不公感到懊恼不已。

他甚至想通了生与死,他不再急于寻求死亡,他也看开了许多,他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有很多事情需要经历,死既然是必然会降临的,为什么要这么着急呢?何不再去多体验一些没有体验过的事情呢!

“这也行是出于长大了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作者后来通过写作抒发内心的情感与心绪,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用文字表达出来,他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很成功。只可惜他的母亲再也看不到了,母亲意外去世让作者陷入深深地自责之中,他对自己曾经因为只关心自己的伤痛而无法顾及母亲的感受悔恨不已,可惜一切都无法挽回。

母亲在世的时候他一直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觉得所有的不公都发生在了自己身上,可是他却没有意识到母亲终日为儿子担惊受怕却又无能为力的自责与愧疚,母亲所受的折磨与煎熬不会比他少。虽然作者最终明白了母亲的用意,可惜一切都太迟了,也来不及表达自己对母亲最诚挚的爱意,他后悔莫及。

“子欲孝而亲不在”的遗憾任谁都无法改变,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珍惜当下我们所拥有的,好好爱我们身边的亲人与家人,趁他们还在,趁我们还有健康的体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因为活着比什么都好,健康平安比什么都重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