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读书笔记(二)

2019-01-24  本文已影响0人  啊遥Ayao

       

回到我阅读前提出的两个问题上。“什么是电视的语态?”作者孙玉胜在后记中提到“《现代汉语词典》中找不到这个词汇,但又没有比这更准确的词能概括我的认识和体会。”可见,“语态”并不是特殊名词,而是作者数十年从事媒体行业的独到心得。“电视语态又是如何改变的?”作者通过整本书,用跨度十年的故事告诉了我答案。改革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当代环境下,媒体产业结构发生急剧变化,电视衰落,十年前的理想主义在当今显然已不适用。如何让媒体的语言表达重新吸引观众,让观众愿意听,电视新闻的改革仍在路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电视语态仍需继续改造。这也是我们作为媒体人的义务和责任。

然而我最喜爱的部分,还是本书的第一章第一节《太阳每天都是新的》,1992年孙玉胜被抽调到摄制组参与《广东行》的制作。他也对创新节目拍摄方式的有不确定感。但他却始终相信,一切崭新的东西都是最有魅力的,也许可以试一下吧。孙玉胜认为,正值青壮时期的青年就如同太阳一样,有着无尽的梦想和无限的创造力。1993年元旦《广东行》如期播出,而孙玉胜又被委以开辟中央台里早间新闻专栏的任务。继而央视有了第一个早间新闻节目《东方时空》。我并不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以前也遭受过挫折,当时想的是忍一忍就过去了。我想到以后学习工作,可能会遭受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但想一想我还年轻,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更乐观坚韧一点会更好吧。正如孙玉胜所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今天的流水不会重复明日的河床”。

本书中还有一个观点引发了我的联想,作者孙玉胜在《千期改版:打造“新闻杂志”》这一章中提到:“出色的电视记者有可能沿着两个方向分化,一部分优秀记者转向了主持人,另一部分优秀记者在某个领域学有所专,成为专家,进而成为这个领域的评论员”。我虽然是新闻传播学的学生,也对记者这个行业有一些浅薄的认识。但看到这句话后,我仍陷入了深思。记者并不是只要带上一支笔或是一个话筒就能出去采访。采访的前期准备以及临场反应,都需要其掌握大量相关专业资料和绝佳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如何能发掘问题本质,提出一针见血的问题。如何能有独到见解,写出针砭时弊的文章。如果没有在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我想以上一切都会是纸上谈兵,而记者也会被轻松替代。正如课堂内老师所说,要学好一门外语。我想可能不止在语言方面需要勤加修炼,性格和为人处事同样需要完善。多读一些能提升自己思想境界的书籍,提升和开拓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思考角度。对同一问题能有更为深刻和本质认识,做到内容延伸意义上的独家新闻。我想,这是我当前所认识到的并且追求的目标。

还有一个很小的细微之处引发了我的思考,早期加入《东方时空》的主力之一的是地方台同行。富有“青春和理想”安徽台记者戴明加入了《焦点时刻》并很快成为主力记者,却在一年半后被诊断出肾衰竭,他选择离开了他曾深深向往的地方。我不希望以后我也因身体原因而离开我热爱的岗位,身体素质对于一个工作人来说是同样重要的。以后需要多参加体育活动。

总的来说,读完这本书我在专业技能和精神力量上收获很多。具体而言,本书给我的观感有以下几个方面。作为观众,我对从小看到大的一系列央视节目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以一个受者的角度看到了媒体人在幕后为了制作引人入胜的节目所倾注的心血,钦佩之感是不由自主的。作为刚入门学习新闻传播学的学生,本书讲述的作者亲身经历和对电视理念的注释解读。这让我更加感同身受,电视传媒人的职业道德与操守,新闻工作者们的严于律己。为中国电视产业,新闻事业默默付出的理念。探求真相的执着。作为网民中的一员,网络固然给我们提供了自由言论的平台,但我们也要遵纪守法,弘扬正能量。发挥自身微弱的舆论力量与不正义之事作斗争。本书我认为值得一读再读,不论是媒体人还是观众,重温十几年前那些朝气蓬勃的理想者的黄金时代,看清自身承担的责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