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1】D-522【分形创新】

2020-05-22  本文已影响0人  知鱼之乐V

【理解】概念复述:用通俗形象的语言复述当日所学模型的基本概念,并论述可用于哪些场景。

【分析】举1-3个贴切当日模型的商业案例(成功或失败的案例皆可)。

【边界】模型的应用边界(在何种条件下失效)

【疑问】其它关于模型的未解疑问


一、【理解】

分形创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1、概念复述

(1)什么是分形创新?

基本要素的拆解是创新的基本功,要素拆解有两种⽅向:

 在不同的尺度上拆解;

 在不同的角度上拆解。

当我们在不同的尺度上找到相似的要素(及其结构)时,我们就找到了分形创新。

分形指同⼀事物在不同尺度下的具有⾃相似性。 更具体地讲,分形是在不同尺度上重复出现的相似的要素结构。 第⼀条曲线本身也是由很多⼩的S曲线构成,其中⼀条⼩S曲线,可能会成⻓为新的第⼆曲 线。

例如: 之所以说第⼀曲线可以由多条次级 S 曲线构成,是因为公司的主营业务可以被分拆为 多个独立的次级业务单元。每个业务单元都会经历完整的⽣命周期,包括欺骗性失望区、快速 增⻓区、衰退区,但各个次级业务单元在不同的阶段上所经历的时间不完全相同,目前所在的 阶段也不完全相同。这种情况称为在不同尺度上存在相似结构。此时单个次级业务单元遭遇非连续性,对⽬前主营业务的判断可以是它仍处在连续性时期。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缩小尺度进去、放大尺度出来”。

(2)分形创新有什么意义?

通过分形创新,我们可以得到三个结论:

① 业务是否遭遇非连续性,取决于我们看待它的尺度;

② 在更小的尺度上看问题,我们更容易找到潜在的第⼆曲线(遭遇非连续性的次级业务单元和不同尺度上重复出现的要素组合);

③ 第⼆曲线可以是从第⼀曲线长出来的,两者并不是绝对割裂的。

我们由结论2、3可以进⼀步推论: 找到第⼆曲线的过程与发展第⼀曲线的过程并不矛盾,我们在寻找第二曲线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推动第⼀曲线继续向前发展。

2、适用范围/应用场景:

 适用于企业、部门、个⼈

 通过拆解第⼀曲线,找到潜在的第二曲线(遭遇非连续性的次级业务单元和不同尺度上重复出现的要素组合)

3、注意事项:

(1)分形创新是跨越非连续性、进⼊第二曲线的⼀种⽅式。

它强调第⼆曲线是⻓出来的,本质上是说: 

 在大尺度上公司的主营业务是连续的、演化的,第二曲线与第⼀曲线密切相关; 

 在⼩的尺度上企业遭遇了非连续性,可以用组合创新的方式跨越非连续性、进⼊了第⼆曲线 

(2)分形创新更加强调,在发展第二曲线的过程中,要尽可 能继续推动第⼀曲线昂扬向上发展的必要性; 

(3)第⼀曲线本身由⽆数条次级的S曲线组成,其中⼀条次级的S曲线生长为独⽴的第⼆曲线。

(4)保持变化尺度看待问题的视⻆,从固定视⻆看⽆法跨越非连续性。 

(5)不要为创新⽽创新,当第⼀曲线发展⽐较好的时候极⼒发展第⼀曲线,在极限点到来之前探索第二曲线。

4、关键动作:

(1)对主营业务进行拆解;

(2) 将已拆解出的要素按不同尺度进⾏分类,观察重复出现的要素组合;

(3)将主营业务分解为不同的次级业务单元,判断哪⼀种是⾮连续创新;

(4) 观察重复出现的要素组合和次级业务单元中哪⼀种已经出现了超常规的增⻓;

(5)将已出现超常规增长或可确定为⾮连续创新的次级业务单元作为潜在第⼆曲线单独培养 。

5、分形创新怎么用?

  分形创新五步走

(1)选择时机:在第一曲线破局点已过、极限点未到、增长拐点时

(2)梳理能力:梳理第一曲线现有子业务及和核心能力,发展核心能力

(3)匹配需求:看市场需求,看能否匹配现有子业务及核心能力

(4)隔离测试:独立小机构与主业隔离,配初始资源,做MVP测试

(5)单点破局:找十倍好要素,定单一要素,All in 资源,开第二曲线

二、【分析】秒懂案例

分形创新+市场选择,开启第二曲线。

遗传+变异+选择+隔离=第二曲线

1、遗传

所谓的遗传,就是企业要有基本不变的要素,例如使命,愿景,价值观,或者企业要有核心技术能力或者组织能力等等,总之遗传是不变的。

儒家经常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这就是一种遗传。因为里面有相似性,就是儒家讲的和谐、仁爱,这样的理念在个人、家庭、组织、国家不同层面的体现,具有相似性、同构性。

2、变异

3、选择

4、隔离:Kindle案例

三、【边界】

分形创新的选择时机:在第一曲线破局点已过、极限点未到、增长拐点时。那么,当第一曲线还没过破局点时,分形创新意义不大。因为企业没有足够的资源,去支持独立小团队开展创新业务。

四、【问题】

分形创新如何避免干扰到主业?

分形创新时,独立小团队如何尽快扩大能力圈,为新业务储备核心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