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归宗

修行人应如何理解君子务“本”

2020-12-24  本文已影响0人  金光法门一雾色泛舟

原创 道然

   

  观诸众生,烦恼妄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不懂得如何务本。相对来说,“务”本身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正确识“本”。若不识其本,则自远其道。“本”的实质,是一种对客观事实全方位的认知、尊重与契合。其中不仅包括了本心、本职,更包含了本质、本力与本位。

  拿我来说,我的本心是传道,我的本职是二代主师。这样理解看似并无问题,但若仅此认知,就会导致:要传什么、怎么传,完全出于我的个人意愿,而这就容易变成一种满足自我私欲的方式,或者是站在我个人境界上的随意输出。事实上,我虽为主师,亦为修行人,金光法门所传之道为神之道,而神所传均基于弟子和众生所需。这才是传道的本质。我的本力,并非“得道者”,而是由于我所领悟的法理与证得的境界,可以圆融无碍地将神之道法通过我传递给弟子。我的本位确切来说,是上通下达者。所以,我须务之本为:应众生所需引神之法传于人。而我应时刻谨记,是神在通过我的肉身传道,并不是我在利用神的智慧传道。

  同样的道理,不少弟子有着利他之心,并且将自己的本职和使命定位为普渡众生者。就其本心来说,值得倾佩与鼓励。但若仔细分析一下,便不难发现其中的隐患。

  普渡众生的本质要求是什么?是无有所住所执之清静庄严心,是平等不二之大慈悲心,是见众生皆可超拔之大无畏光明心。而如此之心力,实乃菩萨之境界也,又岂是一个普通修行人之本力可及?而若无视其本质本力枉然凭一己之力出手相救,亦或是私下讲经说法,无论所说的内容对或错,其行为均出于我相之心,且易滋生求福德功利之得失心与痴贪心。

  那正确的本位是什么,实际仍是一名修行者,而非菩萨。若真想利他,所务之本应为学习菩萨之愿心、积极修行与弘法,这才是我们真实的能力可以办到的。“弘法”与“渡人”,虽看似接近,却映射出完全不同的“本”。故曰,以渡众生心成菩萨,而实无有所渡。重点就是这后半句,意思是并不存在一个“我”在渡众生,也不存在这个我需要渡的对象,更不存在因此而产生的执着妄想与私欲。不论出于何种目的,哪怕是救人,若一旦脱离“本”,即为贪求、即非清静,即离道也。

  所以,对于“本”的把握,需要我们正确认清和面对所有的事实,全方位地衡量并深刻自省本心、本职、本质、本力和本位,不可以偏概全。凡偏离处必有虚伪,而虚伪非道之属性;凡偏离者必定会设法抓取一切来填补与事实之间的差距,便会顿生妄心、妄行与烦恼,便会心不安神不定,乃至被各种负能钻了空子。“本”不可偏,本偏则道偏。

  君子识本,方能务本,本立而道生。

金光法门/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