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我就不爱《三字经》这类书
我昨天晚上读了老舍先生的一篇文章《读书》,反复读了几遍后,心里也涌现出了一些话要说。老舍先生说:“《三字经》这类书,据我看,顶好在判了无期徒刑后去念,反正活着也没多大味儿。”
老舍先生不爱这类书,但我却说不上不爱。记得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从姑姑家搜罗到了一本彩画版的《三字经》,我迷了好一阵子。当时的那种喜欢,比得上鲁迅先生对长妈妈送他的那本《山海经》的喜欢。
每天放学后,把《三字经》铺在家里的水泥地上,用粉笔头在地上写:“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父母看我这股认真劲儿,脸上挂的满是笑容。
不过说实话,我那会哪懂什么性善还是性恶,只觉得这书念起来顺溜极了。现在,我才明白,我没考上清华北大,全赖我父亲——因为“子不教父之过”嘛。
老舍先生说的这类“无味”的书,市面上还很多;和《三字经》齐名的还有《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我也为我家孩子买了本全套的,每次为孩子读的时候,总觉得索然无味,又弃之可惜。
作为一个理科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了好几年。为了考大学,这方面的功夫下得可够深,深到“铁棒磨成针”。
为了验证勾股定理,草稿纸都不知道浪费了多少张;为了验证电路的串联和并联,我把家里的电线的火线和零线串了起来,结果那电线呲溜呲溜的冒烟,烧了,当时吓得半死;为了背会元素周期表,那可真是费了老大劲啊;还有植物的光合作用,到现在我总觉得卧室摆的花,一到了晚上就要和我抢氧气。
之前买了一本吴军的《数学之美》,看到第三章“统计语言模型”的以下公式:
P(S) = P(w1)P(w2|w1)P(w3| w1 w2)…P(wn|w1 w2…wn-1)
我就决定放弃了,我就不是这方面的料。我和老舍先生在这方面观点一致:“对这类书,老有点敬意。”
作为一名程序员,专业方面的书籍是不得不读的,尤其是“公认”的经典书籍。比如说《重构 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编程珠玑》、《代码大全》等等。
我就买了很多这方面的书,也都粗略的拿起来读了几章,但实在是读不下去,匆匆又搁置一旁。太深奥,太枯燥!
这些书的名气都很大,谁要敢说这些书不好,除非是吃了狼心豹子胆。反正我不敢。
我总是要求自己,现在读不懂不要紧,以后年纪大了再读。但我现在已经28了。
这方面的书很多,推荐这方面书的人也很多。
一些网络写作者动不动就来《一个月读了100本书,强烈推荐这10本》、《读了这3本书,你将改变人生》、《你不读这6本书,注定穷一辈子》。这些写作者包括我,我就写过一篇《你不得不读的书籍清单2015版》,读这篇博客的人还特别多。
我现在觉得自己当时真是大言不惭,厚颜无耻!读书当然是好事,应该倡导,我就特别喜欢《朗读者》里面推荐的文章和书。在这里,我劝戒荐书的一些写作者们,往后开书单的时候负责任一些。
嗯,老舍先生在这篇《读书》的文章后半部分说了一些他的读书方法,他说不勉强谁跟他学。但是我觉得这些方法还是很值得学习的。
-
这书让人读不懂,不读;这书读了让人糊涂,不读;这书没有趣味,不读。
-
读书没必要非得都记住。比如说,没必要非得记住“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是培根说的,知道这其中的意思就可以了。说实话这句话挺绕的。
-
读完书后,不要总是去品头论足。就像听一本专辑,10首歌里有一两首听着不错就可以了,不是每个歌手都像周杰伦那样有才华。
关于《读书》这篇文章,我就说这么多,其他的,我也说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