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难,难的是保持这份喜欢
文|赵晓璃
写在前面的话:
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有一天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么一定是天下最幸福的工作了吧。
从我经手的职业咨询案例来看,80%以上的职场人都认为,现阶段的的工作状态之所以不如己意,多半是因为不喜欢导致的。
毕竟,很多牛人的职场故事大体都是这样的——
“TA发现自己对这个领域很有兴趣,于是一头扎了进去,通过孜孜不倦的钻研和耕耘,终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问题是,很多人只看到了故事的前半段,对于这个人如何艰苦努力的后半段视而不见,于是想当然认为,只要找到兴趣所在,就成功了一大半。
只能说我们把成功这件事想的太简单了。
一、我们每个人都曾拥有过很多兴趣
如果可以,请闭上眼睛回忆十秒钟——
从小到大,你都对什么事情感兴趣过?
我想答案一定五花八门。
甚至还有人会说:“从小到大,我似乎没有对什么东西感兴趣过。”
事实上,并不是你从小到大没有兴趣,只是兴趣的维持时间太短,以至于你想不起来了而已。
我们每个人在童年时代都曾经是一个“好奇宝宝”,那个时候我们眼前的世界是新奇的,我们无时无刻不被眼前的事物所吸引。
妈妈给你买了一套积木,你能兴高采烈地对着图纸研究半天;玩了一上午的积木,电视里播放了一部你最喜欢的动画片,你便放下积木,瞪着眼睛看到结束;动画片看累了,你又和小伙伴跑到外面玩儿,发现花园里有一朵娇艳的玫瑰,你高兴地伸手去摘,不小心被刺扎到了手指......
瞧啊,曾经的你对这个世界的一切充满了兴趣。
为什么你现在一点儿也想不起来了呢?
因为每个兴趣的持续时间太短了,以至于没有在我们的头脑中留下足够深刻的回忆。
发展心理学指出,三四岁是孩子们好奇心最强的年纪,问题在于兴趣很多,但注意力很短。
等我们长大之后,我们依然会保持着这份天然的兴趣,例如我们喜欢美食,这段时间对火锅很感兴趣,吃了一阵子又发现对日本料理很感兴趣.......
你会发现真正的“吃货”特别热衷一件事情,那就是满大街搜罗喜欢的美食,等尝完这道美食,很快又会去寻找下一道美食。
这就是我们每个人身上从孩童时代保留至今的兴趣,那是关于生命和这个世界最初的热忱,没有这股热忱,我们活不到今天。
问题在于,这种原生态的兴趣或热忱维系的时间很短,它取决于外界刺激,一旦外界刺激没有了,兴趣也就很快消失了。
所以在我们的脑海中,这类兴趣常常“雁过无痕”,没有留下明显的踪影。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共识,即,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过兴趣,只是如果这种兴趣都像吃喝这般处于本能(原始)阶段,则注定维持不了太久,更别提能发展成今后的职业甚至优势了。
二、兴趣只是开始,重要的在于和能力产生循环
我常常遇到这样的咨询者:
为什么想辞职?
因为对这份工作不感兴趣。
那你对什么感兴趣?
我想做文案。
说说看,文案都是做什么的?
蜜汁沉默。
说说看,文案工作者都是怎么入行的?
蜜汁沉默。
说说看,成为一名文案需要哪些条件?
蜜汁沉默......
这样的人,固然有兴趣不假,问题是,TA连上网搜索的事情都没有做过,也就意味着,这种兴趣依然停留在最原始的阶段,无法成为职业或事业的线索。
能成为职业或事业的兴趣到底是怎样的?
举个例子来说。
很多人都喜欢吃红烧肉,但是真正愿意下厨房做红烧肉的人屈指可数,而愿意买食谱研究甚至去饭店品尝红烧肉认真钻研,以便后期做出更正宗的红烧肉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但就是这寥寥无几的少数人,有的成为了厨师,还有的成为了美食博主,等等。
在刚才的例子中,“吃红烧肉”是原始兴趣,“下厨房烧红烧肉”意味着行为参与,而“买食谱研究甚至去饭店品尝红烧肉认真钻研”意味着思维的加入。
而这种兴趣显然比第一种更高级。
一是当事人开始主动思考钻研了,这就让当事人的兴趣比一般人更能稳定持久,从而在大脑形成新的回路,产生能力;
二是这个人不仅思考还不断地实践着,通过一次次尝试和总结,这个人的红烧肉做的越来越正宗,这就会进一步强化这样的回路,也就是逐渐强化烧红烧肉的能力;
三是当能力足够好,这个人烧出的红烧肉备受好评,就会给这个人带来正向反馈,有利于增强TA的自信,让TA更有动力再去研究红烧肉的各种烧法,甚至开始创新,渐渐地,TA烧出来的红烧肉会更有特点,让人吃了难忘,这就是优势。
因此,如果你只是单纯喜欢红烧肉给你带来的美味和愉悦,你是个“吃货”;
如果你愿意下厨烧红烧肉并悉心钻研,你是个“美食爱好者”;
如果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你取得了业界的认可,能烧出正宗的红烧肉,你渐渐就具备了“厨师”的能力和资格;
再进一步,如果你的红烧肉就是比别家做的好吃,让人吃了念念不忘,你就具备了核心竞争力,成为各大饭店不惜重金争抢的“金牌厨师”。
由此可知,兴趣这件事司空见惯不足为奇,关键在于我们要让兴趣与能力产生循环,渐渐摆脱外界刺激,从外求转为内寻,找到让自己开心快乐的源泉,做到这一点,你才能保持这份喜欢,经过时间的累积和磨砺,做到某个领域的专业级别。
三、顶尖高手最厉害的地方,在于看不见的志向
如果你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现实中那些真正厉害的高手,在兴趣和能力之外,似乎还比其他人多了一样东西,这样东西让他们比其他人更有责任心也更靠谱,这样东西,叫做“志向”。
我们以爱迪生为例。
毋庸置疑,爱迪生是伟大的发明家,但他最厉害的倒不是亮瞎眼的发明成就,而是他在失败中依然开心快乐的强大内心。
在我们的课本里,总是提及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爱迪生和团队尝试了1600多种耐热材料和600多种植物纤维,最后才制成一只能够发光45小时的碳丝灯泡。当别人问他为何能如此坚持不懈时,他说:“我没有失败,我只是找到了1000多种不适合做灯泡的材料!”
这才是高手真正厉害的地方。
即,表面上看起来,他们简直就是“苦中作乐”的典范,你可以按照上文的解释,说他们具备兴趣和能力两大要素,但别忘了,在失败了1000多次之后,换成一般人早就泄气了好么?那为什么这个人不仅没有泄气,反而兴趣高涨呢?这种惊人的毅力到底源于哪里?
爱迪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秘。”
在爱迪生的这句话里,“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就是爱迪生这辈子的终极追求,你可以用各种高大上的词语去描述它,有人说这是“理想”、有人说是“使命”,还有人说是“志向”。
志向不同,即便具备同样的兴趣和能力,最终的人生道路终究千差万别。
如果爱迪生的志向在于赚钱,那么当他成功制成灯泡之后,直接去开灯泡厂就好,靠着经营销售灯泡,就能让他和家人衣食无忧了。
但爱迪生的志向就是“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对他而言,灯泡只是其中之一,在他的履历中,你会发现有2000多项发明,1000多项专利,这样的显赫成就,绝不是世俗意义的“成功”所能引领的。
据说,在1000多次失败的灯泡实验中,爱迪生的助手觉得无趣,因为这些人的兴趣在于成功;而爱迪生却觉得兴奋而有趣,差别就在于,推送他前行的从来都不是成功,而是对大自然奥秘的痴迷与探索。
四、享乐是动物的本能,意义和价值是人独有的
现在你明白了吗?
为什么同样的工作,有的人就能很快度过新手期,迅速成长为一名熟手?
至少有两点。
一是这个人至少不反感这项工作,少数会真的喜欢;二是至关重要的一点,这个人具备了充足的能力,即便一开始不喜欢或者不确定自己喜欢,但随着兴趣和能力循环的打通,慢慢地喜欢上了这项工作。
为什么同样的熟手,有的人逐渐倦怠转身离去,有的人却能做到数年如一日的坚持?
大约有一点。
每个人的志向不同。
追逐外界目标(例如职位、收入等)的人,在达成目标之后,难免会丧失了前行的动力,TA会掉头到更赚钱的领域接着打拼;追逐内在价值(意义感、满足感等)的人,会越深入越兴奋,再枯燥的内容在TA看来都极为有趣,这种动力更为持久,而很多领域的高手,往往出于后者。
那么,我们该如何规划我们的职业呢?
如果按照这种思路,一言以蔽之,那就是通过挖掘我们最原始的那部分兴趣,慢慢通过学习和实践变成能力,通过能力寻找相应平台获得价值,在众多价值中找到自己最认可的某样东西进行深化,这是最有力量的生涯管理技术,它能让一个人在变幻莫测的大环境中,走出最坚定的步伐,成就不可思议的人生。
“是谁说伟大才值得被歌颂,乘风破浪后也不一定成功。生命只能向前,坚定信念的人都是英雄。”——《勋章》
作者简介:赵晓璃,资深职业生涯规划师,国家心理咨询师,职场作家。著有以职业咨询案例分析为素材的职场畅销书《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设计》,成为职业规划领域为数不多的咨询实战及个人发展实用书籍。2018年职业规划及工作方法干货类新书《从极简到极致:在擅长的领域做一个厉害的人》已在当当、亚马逊、京东等平台全面发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