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国学经典简友广场哲思

《道德经》学习第七十六天

2019-08-29  本文已影响139人  快乐大拙
《道德经》学习第七十六天

今日开始学习《道德经》为道篇,第62章“道者万物之奥”。这章的重点是:求以得,有罪以免。这是老子给后世人的背书,勉励后人多读经,知行合一,照做即可。

【正文】

道者万物之奥

善人之宝

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

尊行可以加人

人之不善

何弃之有

立天子

置三公

虽有拱璧以先驷马

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

不曰:

求以得,有罪以免邪?

故为天下贵

【直译】

大道是万物的宝藏与庇护,

是善人的宝藏,

不善人也要保住她。

美言可以用于交往,

尊行可以给善行的人加分。

那就算是不善人,为什么要丢弃大道呢?

所以:

立位天子,

设置三公,

虽然有进奉拱璧在先,驷马在后的礼仪,

也不如进献大道。

古时候的人,为什么贵重这个道呢?

不就是因为:

有求就可以得到,有罪可以豁免吗?

所以是天下人最宝贵的。

【我所悟】

修道改变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我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谓性格,顾名思义,就是个性的格局,往往就看成是无法改变的。实际上不尽然,根据专家研究以及我们的自身经验看,性格,更多的是由后天的家庭环境、教育、遗传习惯等因素构成。也就是说性格是可以改变的。

环境的改变可以使人的性格随之变化;修道更可以使人性格改变,也就是说经过静修读经、口传心授之后,就可以改变性格,使其氣质升华。

我理解本章就是对道的赞美,即道之贵!读经吧!就像老师讲的:我的强烈建议就是把这五千言背下来,不怕堆积在心。人心最灵,他会自己消化的,自然会思索,自然有点点真知会冒出来,涌现出来。经典“内化于心”,而自然“外化于行”。读经静修还是初步,但是,初步不可少,逐渐就自然行于大道了。这个时候就自然逐渐有从大道源源不断而来的真知,取得无穷的宝藏。

【本章作业】

1、请用2-4个字,描述本章的主题

道之贵。

2、已手抄一遍本章

3、“三公”是什么职务?

太傅、太保,天子下的重臣。

4、为什么修道可以做到“求以得有罪以免”?

读经、静修,以及明师点化之后,都能逐渐对天地和大道,有种无形的交流感应,慢慢氣质就有种自然的变化;知而行,行于大道而自然感应得到。其气质变得柔弱、有弹性、细腻、不僵硬、靈活、善曲折变化,自然能渗透,能无形之中化解掉一些无形的阻力、障碍、滞涩。这样不就求以得,善于做成事情?也因为灵活柔弱而不起强烈的冲突,自然就各种顺利;而身体不因为无形的冲击,神宁氣和形安,不就不遭罪吗?

5、字的解释:①奥:奥妙,宝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