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读书简友广场

[1126]《幸福曲线》:人生由一个个周期组成,浮沉乃是常态(一

2023-06-03  本文已影响0人  张泽腾_

看完这本书The happiness curve(中译名《你的幸福曲线》),我知道这本书,是从笑来老师的课程中知道的,他讲了一节《定投如何消灭你的中年危机?》,里面就提到了这本书,他说这本书值得看,我无动于衷,过了两年多,我也有一些经历了,现在能够明白这本书的价值所在,知道“周期”对我们的意义,于是我就看了。

中年危机真的存在吗?

书里面探讨了这个问题,其实很多的学者都认为“中年危机”并不存在,之所以会提出这个概念,是因为心理学家通过大数据,提取几十万人的调查数据,看不同阶段人群的生活满意度,然后画出来一条线,看上去就像是U型曲线,之后,他们认为,“中年危机”是存在的。

还有一些科学家拿猩猩做实验,评估它们在不同年龄段的幸福度,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到了猩猩的中年,它们也会有幸福感下降的情况,于是这些科学家就提出来,这种幸福程度变化的现象是普适规律。

可实际上呢?这种危机更可能是一种主观感受,并不是一种客观现象,人到中年,忽然被裁员了、婚姻破裂了、身体垮了,这是到了中年才特有的现象吗?这真的是“突然发生”的?难道没有任何迹象?对于这个“中年危机”,我还是持保留态度的。

我们活在主观世界里

同样是16度的井水,夏天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它很凉快,可到冬天的时候,我们却觉得它暖和,这难道不是证明了,我们的感知是有偏差的吗?心理学上有个很好的调查结果,90%以上的司机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处于平均水准以上……现在知道我们人类有多不靠谱了吧?

德国的经济学家Hannes Schwandt做的研究非常有意思,他不仅让人们给自己当前幸福度打分,还让他们给未来五年的幸福度打分,最后得出来两条曲线,也让科学家们非常惊讶。

在20岁前后,人们对未来充满期待,总认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这没有错),然后,很多人在跟现实世界的碰撞中,遇到一些困难,然后,开始惆怅,失落,慢慢地失去前行的信念和勇气……到了40岁,发现自己依然不能做好一些事情,再加上一些外部因素,给他们“最后一击”,于是他们就“中年危机”了,不断降低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确实能做好一些事情,当这两条线交叉的时候,就是一个人开启重生之时。

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对自己的期望越来越低,而自己实际的能力越来越高,到了老年,虽然人们身体开始有各种各样的毛病,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感觉自己生活得很好,感觉很幸福。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从青年时候就开始降低对自己的期待呢?是不是在青年时期就能获得很大的幸福感,也不会有“中年危机”了?这样的猜想虽然不切实际,可是对于年轻人来说,会有更多的启发吧?

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墓碑上有一段长长的话,有一个人死到临头,才发现,如果自己最初是反过来的,先改变自己,然后影响家人,在家人的鼓励下或许自己可以改变国家,甚至有可能改变整个世界,可惜啊,最开始就错了,预期太高,越到年老,越是懊悔……

现实一点,对自己的期待低一点,尽最大努力去做好相应的事情,就是胜利,总比那些期待很高、却没有拿到任何结果的人强太多了吧?

书里面还讲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很多的人在中年可能会有身体上的疾病,这些病痛会占据他们的一部分注意力,进而导致他没有时间去考虑生活中的各种烦恼……这也是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很多人在经历巨大的病痛之后,看破人生,对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淡然处之,并且过得越来越幸福,这确实是一笔难得的财富,哈哈。

对时间的错误感知

人们对时间的感知是有误差的,不信的话,可以看看有多少人做新年计划,到了第二年,只是修改年份,却没有修改内容,你就能知道人们的“一厢情愿”有多严重了。当然,我觉得做计划很难,还不如培养好习惯,日事日毕,这就很好,今天做好今天的事,慢慢地就能预期第二天,做好这一周的事情,就能预料到下一周,如此顺延,慢慢地就能做出长达一个月、半年、甚至是一年的计划。最开始应该缩小范围才对,而不是一上来就做很长期的计划……

我知道很多人都想着退休,不过,这也是“一厢情愿”,现在已经不是计划经济时代了,这个词已经慢慢地退出历史舞台,也没必要存在了,只不过很多人被他们的原始大脑所控制,“急于求成”、“不劳而获”。“退休,不用干活就能拿工资,不用为了生计而发愁,多好啊!”想必这是很多人的想法,我曾经看到很多20来岁的青年人眼里闪着光,跟我说,他们的一些长辈退休之后,一个月能拿XX退休金,他们的兴奋溢于言表,对于这种情况,我都是默默地听着,也不说话,毕竟这是他们的职业选择。

我也知道很多上了年纪的长辈,他们生活很奔波,羡慕那些固定岗位的工作人群,觉得他们退休之后不用干活也都有国家养。碍于他们是长辈,我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这也不是我的人生……

现在国家宣布延迟退休,而且有很多的人在退休之后依然选择重新开始新的工作,开创新的事业。如果还有印象的话,会记得自己在上学时期,度过漫漫长假,在家里无所事事、感觉非常空虚、无聊的场景吧?真退休了,意味着自己不再创造价值了,自己变得对他人”没用了“,这样的生活真是自己所期待的?

我真不能想象,在当今寿命不断延长的时代里,一个人65岁退休,活到100岁,有35年的时间,真的完全虚度过去,如此低质量的人生,问问自己,真的有意思吗?我知道我自己的答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