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商君书》新解(一)
对于诸子之书而言,《商君书》可能不象《论语》,《孟子》《道德经》等著作那样为世人所熟知,但该书对中国历史及政治的影响之大,却不是其它书籍能够望其项背的。它不但是历代帝王的教科书,而且即便在今天它仍然影响着国家决策,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
如果说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孟子的思想是“义”的话,那么商子的核心思想就是“弱民”,《商君书》中的原文是“民强则国弱,民弱则国强,有国之道,务在弱民”,意思是说民众和国家是对立的,民众强大,国家实力就会被削弱,反之民众如果很弱,,国家就会强大,要想让国家保持长久,首先要作的是想尽一切办法让民众变得弱小。这与儒家的民富则国强理论是截然相后。
《商君书》通篇都在讲弱民之术,其具体手段可分为壹民,疲民,贫民,辱民,愚民。先来看壹民,在商殃看来,国家要想保持强大,就必须打仗,只有打仗才能把毒输于外,利留于己,只有打仗才能把对国家不利人和事消除于无形,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国家就只能存在一种人,那就是农民,打仗的时侯他们就是士兵,因此要断绝商人,游士,惰民,读书人等不事生产的人的生活来源,逼他们放弃原来的生存方式,只有种地才是唯一的就业渠道,举国上下不允许第二种人出现。只有这样国家在打仗的时侯才会有士兵,才会有充足的物质保障,这也就是历代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理论根据。既使是这样,商殃还把那些有能力反对国家的,对国家政策有异议的,拥有财富的,智慧善辩的以及善勇斗狠的人定性为强民,针对这些人商殃发明了“去强”理论,《商君书》原文是“以强去强,则国弱。以弱去强,则国强”意思是以强民的方式去掉强民,则国家就会变弱,以弱民的方式去掉强民,则国家就会变强。强民的方式就是开启民智,给民众自我发展的权利,弱民的方式就让其愚味,让其贫穷,如果采取削弱民众的做法去除强民,则强民就自然就被去除了。
再来看“疲民”,《商君书》原文是“治国之举,贵令贫者富,富者穷。民贫则国强,民富则有虱,有虱则国淫,国久强无虱则王”。意思是要想治理好一个国家,必须让贫者富,富者穷,富贵是人人想得到的,为了调动穷人为国效力,就必须施之于富贵,但人一富贵就会产生不良行为,那么就必须让他变穷,这样反复折腾,让民众没有安全感,另外,商殃规定,民众家里不准有余粮,原因是一旦有余粮,人就会懒惰,就不愿意生产劳动了,在他眼里民众必须为生活终日劳作,。按照马斯洛的理论,当人的最低需求都无法满足的时候,就不会有更高层次的需要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