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落*云居生活篇青春婚姻育儿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孩子都变得如此脆弱了?

2018-05-17  本文已影响184人  陪你今生来世

                          01

        刚才在学生安全教育平台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母亲节悲剧,男孩喝下剧毒农药,只为了让妈妈回家!

          5月7日这一天,刚好是母亲节。

          四川宜宾珙县的19岁男生谢某,为了逼迫在外打工的妈妈回家,更好的照顾年幼的妹妹。在几天前喝下了剧毒农药“百草枯”。

          最后因为医治无效,在母亲节那天离开了人世。

          看完文章,真的让人扼腕叹息:19岁,正值花样年华,男孩却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02

          我们不知道他们家是什么情况,妈妈为什么不肯回到家中?

          但即便是妈妈不回来,我觉得作为一个十九岁的大男孩(离世之前在外地打工),已经有了独立(挣钱)的能力。

          何况家里还有爸爸,他们完全可以一起撑起这个家, 有什么事情比死更大,更难解决呢?

          死者为大,我们不该指责孩子的轻率。

            但是,我们真该想想: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为什么遇到事情的时候都是那么的脆弱,不堪一击?

                          03

            我们上网随便一搜,关于青少年自杀的案例真的是层出不穷。

            小到一句批评,一个指责,一次考试失利。大到生活琐事,学业压力,家庭变故。

          单是上海市新学期开学之初,就连续发生了几期中学生跳楼自杀的案例:

        2017年2月14日,15岁初二学生卢某的尸体在上海市某小区的草丛中被发现。

          2017年2月15日,年近14岁的上海市初一学生赵某从小区高层跳楼身亡。

            2月16日,一名初二学生从学校五楼跳下,庆幸的是经救治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

        像这样的突发事件每年都有发生,多到数不胜数。

                          04

        《家庭科技》2018年第02期中有一份调查显示:

          曾有自杀意向的学生占调查者的10.9%,曾做好自杀准备的学生占4%。  自杀已经成为了中国青少年的头号死因。

          从这些频发的自杀事件背后,我们看到的是生命教育,心理教育和抗挫折教育的普遍缺失。

        我们要孩子,不是把他(她)们生下来,只要供给吃穿,送到学校交给老师就够了。

          孩子需要爱的滋养,更需要我们的悉心陪护,教育和引导。

                        05

          9月10日,我们都知道是教师节。却鲜有人知:9月10日也是“世界预防自杀日”。

            作为父母,首先我们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尽量对孩子的所思所想做到先知先觉。

            其次,我们的教育观念也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平等和尊重,让他们从中有更多的参与感,认同感与幸福感。

            更重要的,也是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一部分,就是对孩子应有的挫折教育和心理教育。

            在日常的学业或生活中碰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没法排解心中的苦闷,就焦虑,抑郁,甚至精神崩溃。

          我们应该告诫孩子:生命是无价的。 随意了结生命是对家庭和自身极度不负责任的表现。

            总之,我们每个家庭,以及学校和社会,都应该想方设法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树立起防火墙意识,让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身为父母,我们更应该担起教育的责任。关注孩子身体成长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心理健康。

          希望我们的孩子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以正确的认知和足够的强大去应对!而不是以不堪一击的脆弱去逃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