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大学生活

180元买条裤子的人,该不该得助学金?

2017-11-04  本文已影响113人  文萝卜

文/文萝卜

黑夜的黑不是最黑,而在于贪婪找不到底线

2017/11/4 周六 晴

班内一位助学金获得者在宿舍炫富,刚180元买了条黑裤子。

在朋友惊讶之余,她不以为然地继续展示最近的“战利品”:400多的小高跟,200多的帽子,近千元的手表。

听着这些,很难想象,她曾在一个月前当着全班人的面,抽抽搭搭地告诉我们,她家里有了特殊情况,母亲患了癌症。

听不下去。没有愤恨,只有心痛。

助学金,欺骗了多少人的同情心。

-01-

去年看到篇文章,讲的是一位贫困生的母亲,省吃俭用,打工攒钱,给儿子买了一双打球穿的耐克鞋。

孩子如视珍宝,每次打完球,都仔仔细细擦拭干净。但被他同学看到,上报了老师。

随后学校取消了他的助学金资格,理由是,既然穿得起耐克鞋,还需要什么奖学金?

这世界总是选择性地讲道理,选择时间,选择人物。你原先以为它是清白的,它却向你要钱,后来你以为它是功利的,它却又跟你论公平。

变化突如其来,猝不及防。

贫困证明有钱人一句话就能开,而困难户拿证明却还要看别人脸色。

每每助学金评定,富人家的孩子突然变得一个比一个穷,仿佛每家都砸锅卖铁过生活。那些上交的证明,内容大多是夸张的可怜收入,还有几乎为零的劳动力,或是那神奇的低保。

似乎贫困证明是个征文大赛。每个人都把家庭写的一贫如洗,恨不得用尽所有困境,来换取读者的同情。

不到四位数的家庭年收入,瘫痪的父亲患病的母亲,年老卧床的爷爷奶奶,嗷嗷待哺的弟弟妹妹,风雨飘摇的家。

仿佛在描写惨状时,人们都不约而同的诅咒起原本健康的家人。

但那只存在于书面,口头读时,却似在讲一个笑话。哪怕全是瞎编,读着也觉丢脸。

因为写完这张证明,不少人就要去逛街购物,不少人就要去护肤美甲,不少人就要去联机打游戏。

他们知道,只要突出“惨”和“穷”,助学金基本上就十拿九稳。至于写的内容是什么,根本没人在意。

-02-

曾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提问,十分经典,“拿了助学金该不该买iphone”。

似乎已成固定模式,拿到助学金的人总是很有钱,而且轻轻松松到手,仿佛那是馈赠。

反而真正贫困的人,得到助学金却偏偏要经过各种磨难和考验,到手反而像奖品。

想起上次评定助学金,七人要淘汰两人,辅导员要求举手表决。

举手表决的结果,全是面子给的票数。新任班长和团支书排名靠前,3000的助学金,后三位是2000的助学金。

可被淘汰的人,果不其然,是真正家境不好的那两位女生。

其实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七个人,论家境无论怎样,都不该淘汰她们两个。小梦猛地站起来,提出异议。班里瞬间安静,没人敢应和。

她看向辅导员,也发觉辅导员的眼神冷冷地盯着自己,表情严肃,仿佛自己的出现坏了她的好事。

“那你想怎么办?”

“纸上投票,匿名。”

票数再次统计,结果颠了个儿:两个女生变成票数前两名,新任班长团支书被淘汰。

完美。同学都不傻,知道这钱最该给谁。

其实还有一个4000的助学金。但文章开头的那位姑娘,演了漂亮的一出戏,浪费了她几滴泪水,博得了我们的同情心,完美地拿到了唯一的名额。

想起那天,她的话就不停地在我耳中徘徊。

“我妈得了癌症,正在化疗,需要很多钱。”

-03-

助学金的作用,是让贫困家庭的孩子缓解一时的困难,或是暂时为他营造一个与常人无异的生活状态。

该得助学金的孩子,只因穿了一双耐克鞋,就被取消资格。而用着iphone、花钱大手大脚的人,却拿着助学金心安理得。

每年的奖学金评定,都是一部大戏。

那张贫困证明好似战书,很多人不约而同地竞争,比比谁家更穷,比比谁装得更像。

你的房子常年漏雨,我的屋子四面透风;你的父亲瘫痪在床,我的母亲病痛难耐;你靠着几百块的低保,我感激亲戚的接济。

平时花钱成百上千的富家子弟,费尽心思去和贫困孩子竞争,去和同样根本不需要助学金的人竞争。

他们买双名牌鞋,别人夸耀时会忙不迭地解释:“心疼死了,没钱没钱,要靠助学金度日了。”

贫困的孩子偶尔吃顿十块钱的黄焖鸡米饭,被有钱的孩子看到:“土豪!抱大腿。”

有钱人总觉得,穷人就该有穷人的样子,吃馒头咸菜,穿地摊货,污头垢面。

但凡有一点不符合,他们就觉得你是个暴发户,嚷嚷着你有钱,态度还不尊重。

所以故事的最后,富家孩子拿着天降之财,毫无顾忌地肆意挥霍,贫困孩子精打细算,无数的声音起哄请客吃饭。

“道理我都懂,可我就是不讲道理啊!”

世界亦真亦假,亦正亦邪。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