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豪赌的正确打开方式
余华的小说《活着》里,描写了徐富贵和父亲两代人如何前赌后继,把一份殷实家业赌光。徐父把三处院落赌得只剩最后一处,生生让自家豪门沦为小康,不过一家人安身立命倒也衣食无忧。孰料儿子富贵秉持父业,变本加厉,嗜赌成性,落入别人设的赌局圈套,终把最后这处房产拱手让人。
看电影时,我对两句话印象深刻,一句是徐父骂儿子早晚要败了祖业时,宝贵反唇相还了一句:当年人人叫的徐大混蛋,那可不是指我;另一句是徐父死前喃喃吐出的最后一句:我原以为,我能死在这个院子里。
赌博是魔鬼啊!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其实人生也是一场赌局,与我们同局对坐比输赢的,就是这名利二字。与名利开局之初,我们都少年意气,指点江山,一身血性,满怀信心,以为自己一定会是赢家。只有将一生的光阴付给名利场后,我们与名利的对弈才算真正结束,回过头来看,谁还不是在凡俗生活中一地鸡毛地活着。
事情也不全是这么糟糕,换个角度看,又是另外的况味。
人生既已是赌局无疑,我们自然需要付出筹码。少年时,为了高考一搏,我们牺牲了数年原应得的玩乐休闲,埋头学习;工作后,为了职场进迁和薪水加升,我们黑白颠倒地加班加点,以做工作狂为己任。就这样,年幼时赌未来,青年时赌工作,再长些赌家庭,我们是在不同赌桌之间穿梭的赌客。
在人生赌局中,不到最后开牌,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输是赢。当然,你可以选择中途退局,但这不合人生赌场规律,而且,此前你的获利皆会落入人生庄家囊中,这买卖不划算。
当然,同样的起跑线,同样的筹码和付出,可能有人鸡犬升天飞黄腾达,也可能有人臊眉耷眼血本无归,那些都是小概率事件,咱们只看主流,只注视大多数。
所谓我拿青春赌明天,你用真情换此生,我们大多数人在付出应有的努力,兼之一点好运气后,总归能笑着过完一生,这就是赢了!这样就算是人生赌局的赢家!
这不是我说的,这是保尔.柯察金的定论: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最后那句高大上的不提了)
瞧见没有,只要你好好地过,伟人都会说你赢了,给你隔空点赞!
现实生活中咱们人人不能免俗。上班开会、听喝、喝人,挣工资;下班买汰、带娃、家务,过日子,天天过得像打仗和救火。这无可厚非,因为这些全是咱与人生对赌不可或缺的筹码。
只是,能不能把手中筹码加重一点呢?既然是赌局,何妨豪赌一把呢?人人都有筹码,只要咬牙逼自己几把。人生如赌局,不赌,咱就输了。我们没拼爹的筹码,只有拼汗、拼智,即使输了千百回也得咬牙挺住,努力升级手上的赌技以利再博。百转千折后,也许能博得一个不太平庸的未来。